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知识点
1、氯化钠: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
物性: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途:①、重要的调味品,②、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③、农业上配制溶液选种,
④、工业上作重要原材料,制取Na₂CO₃、NaOH、Cl₂、HCl等
⑤、生活中腌制蔬菜、水果、肉类
⑥、交通方面,用NaCl除积雪。
(其他可溶性盐也具有这种性质,但要注意环保)。
2、粗盐:含有可溶性NaCl、MgCl₂、CaCl₂,也含难溶性固体:如泥沙。
粗盐提纯方法:溶解→沉淀(反应或静置或吸附)→过滤→蒸发→结晶。
3、①名称:碳酸钠②化学式:Na₂CO₃③俗称:纯碱、苏打④物性: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⑤用途:工业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等
4、①名称:碳酸钙②化学式:CaCO₃③主要成份:大理石,石灰石、鸡蛋壳、贝壳
④物性:白色粉末状固体,难溶于水⑤用途:建筑材料、补钙剂、摩擦剂等。
5、①名称:碳酸氢钠②化学式:NaHCO₃③俗称:小苏打④物性:白色粉末状固体、可溶于水⑤、用途: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除去浓硫酸清洗后的残留液。
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现象:反应剧烈,有气泡产生,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原理:Na₂CO₃+2HCl=2NaCl+CO₂↑+H20
7、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现象:反应剧烈,有气泡产生,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原理:NaHCO₃+HCl=NaCl+CO₂↑+H₂O
8、CO32-、HCO3-的鉴定方法
①药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②方法:取样,向待测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出现白色浑浊,则证明待测样品中含有CO32-或HCO3-。
9、Na₂CO₃与Ca(OH)₂反应
现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理:Na₂CO₃+Ca(OH)₂=CaCO₃↓+2NaOH.
10、Na₂CO₃与BaCl₂反应
现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理:Na2CO₃+BaCl₂=BaCO₃↓+2NaCl
11、CuS04与Fe反应
现象:在铁的表面析出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原理:Fe+CuSO₄=FeSO₄+Cu
12、盐的化性:①能与较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②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能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④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1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
14、复分解反应定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且各元化合价不变。
AB+CD=AC+BD
15、复分解反应条件: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必须是两种化合物。
②、反应物有酸时,另一反应物可溶于水或不溶于水,但一定要溶于酸。
③、反应物无酸时,两种反应物必须要溶于水。
④、反应物一般是酸、碱、盐、金属氧化物两两之间的相互反应。
⑤、生成物中必须要有水或气体或沉淀。
16、常见酸碱盐溶解性情况
①初中阶段,酸一般认为可溶于水。
②碱中有铵、钾、钠、钡可溶,钙微溶,其他一般不溶(AgOH不稳定,容易分解,不存在)
③盐中:a、铵、钾、钠、硝酸盐全溶。
b,氯化物中只有AgCl不溶,其他全溶。
c、硫酸盐中,钡盐(BaSO₄)不溶,CaSO4,Ag₂SO₄微溶,其他硫酸盐可溶。
d、碳酸盐中,铵、钾、钠可溶,镁盐微溶,钙钡不溶。
17、沉淀颜色
①白色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沉淀:CaCO₃、BaCO₃、Mg(OH)₂,Al(OH)₃
②白色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AgCl,BaSO4
③红褐色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沉淀:Fe(OH)₃
④蓝色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沉淀Cu (OH)₂
18、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①离子是否共存.
离子间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不能共存,常见不能共存组合有:
a、OH-与H⁺、NH₄+、Mg²+、Fe²⁺、Fe³⁺、Cu2+、Ag+不能共存。
b、H⁺与OH-、CO32-、HCO3-.不能共存
c、CO32-与H+\Ca2+\Ba2+不能共存。
d、Ag+与Cl-或OH-,Ba2+与SO42-\CO32-不能共存。
19、农业上,肥料分为农家肥,化肥。
20、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21、氮肥的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缺氮会造成叶色变黄。
22、磷肥的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23、钾肥的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
24、氮肥、钾肥、磷肥的鉴别
①外观:氮肥和钾肥为白色晶体,磷肥为灰白色粉末。
②气味:
③水溶性:氮肥和钾盐能金部溶于水,磷肥绝大部分不溶于水
④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若有刺激性气味放出的是铵态氮肥,若没有刺激性气味放出的是钾肥。
为什么铵态氮肥(铵盐)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因为,二者混合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逸走,降低肥效。
25、铵盐(含NH₄+的盐)的鉴定方法:a,方法|(干态):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若有刺激性气味产生,且生成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样品中含NH4⁺。
b、方法2(湿态)、取少量样品配成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若有刺激性气味产生,且生成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样品中含NH4+。
26、物质除杂:将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除去,可以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除杂原则是除杂时不能将本物质除去,同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27、物质鉴别(区分、区别):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鉴别。
物理方法有: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水溶性,溶解时吸热或放热,挥发性等。
化学方法有:主要利用物质与物质间的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明显特征现象进行区分。
例如反应有气体或特征沉淀生成。
28、关于NaOH的变质情况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首先吸收水蒸气而潮解,然后吸收空气中的CO2,反应变质原理:2NaOH+CO₂=Na₂CO₃+H20。
因此,NaOH在空气中可能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必须密封保存。
29、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方法: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
a、溶解时,玻璃棒作用:搅拌,加速溶解。
b、过滤时,玻璃棒作用:引流作用。
C、蒸发时,玻璃棒作用: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以防飞溅。
△待蒸发皿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转移固体时,也用玻璃棒。
30、常见离子鉴定方法。
①、Ca ²+的鉴定方法: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₂CO₃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溶液中含有Ca2+。
②、Mg²+或Al3+的鉴定方法: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溶液中含有Mg²+或Al³⁺。
③、Fe²⁺的溶液是浅绿色,加NaOH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Fe3+的鉴定方法:
a、含Fe³⁺的溶液是黄色。
b、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若有红褐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Fe³⁺。
⑤、H⁺的鉴定方法
(利用酸的五种化性鉴别)
a、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b、用较活泼金属:Mg、Al、Zn、Fe等
c、用某些金属氧化物:CuO、Fe₂O₃等,CuO+H₂SO₄=CuSO₄+H₂O;
Fe₂O₃+3H₂SO₄=Fe₂(SO₄)₃+3H₂O
d、用某些难溶性碱:Fe(OH)₃,Cu(OH)₂
Fe(OH)₃+3HCl=FeCl₃+3H20
Cu(OH)₂+2HCl=CuCl₂+2H₂O
e、用某些盐:Na₂CO₃.或NaHCO₃
Na₂CO₃+2HCl=2NaCl+CO₂↑+H₂O
NaHCO₃+HCl=NaCl+CO₂↑+H₂O
⑥、Cu²⁺的鉴定方法
a、含Cu²+的溶液是蓝色。
b、用NaOH溶液,具体方法: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溶液中含有Cu2+。
⑦、Ag⁺的鉴定方法: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Cl和稀硝酸的混合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溶液中含有Ag⁺。
⑧、Ba²⁺的鉴定方法:
方法1:用Na₂CO₃溶液
方法2:用Na₂SO₄溶液
⑨、NH₄⁺的鉴定方法:
方法:用熟石灰或者NaOH溶液。
⑩、OH-的鉴定方法:
方法1、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等等;方法2,用含Cu ²+或Fe³⁺的溶液
⑪、CO₃2⁺的鉴定用含H⁺\Ca2⁺或Ba2⁺溶液
⑫、HCO₃-的鉴定方法:用酸
⑬、SO42-的鉴定用Ba²+溶液鉴定。
其中Cl-的鉴定方法:用Ag+和稀硝酸的混合液;MnO4-的鉴定方法:初中主要看颜色(溶液为紫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