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诵午读,让读书成为习惯
——读书实践活动经验交流
旬阳县双河镇中心学校汪辉田
自2018年以来,为了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心灵,让读书成为农村孩子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我校开展了“晨诵午读暮省,让读书成为习惯”主题实践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引导学生读名著、读经典、读科普、读时文,读绘本,在“晨诵、午读”中,学生走进名著,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读书实践活动中,我校始终在思考应该引导孩子们读什么(读的内容)、怎么读(读的形式)、什么时间读(时间分配)等问题。
现将点滴经验总结如下。
一、具体做法
读书的关键,一是选好内容,二是训练习惯,三是时间保证。
1、什么时间读(时间分配问题)
晨诵时间:每周二至周五早操前10分钟,早读在室内上三十分钟,剩下十分钟由当堂老师负责组织学生到操场(早操所在位置)站队,分高低段集中诵读,然后早操。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培养学生读书和运动习惯。
午读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午自习前20分钟。
疫情后不再集中,活动全部分散在教室。
2、怎么读(读的形式)
形式:晨诵(分高、低段集中诵读)+午读(分散在教室默读)(1)晨诵——相伴古诗文,为每一天注入生命源泉。
形式:统一内容,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方式(诵读)。
通过晨诵,培养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领略优美的母语,体验诗歌所传达的情怀、美感及音乐感,希望通过每天的黎明时分与经典诗歌共舞,让学生们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时间得以舒展,心灵得到唤醒,师生共同传达一种愉悦、饱满的的精神,并由此开启一天的学习。
要求:①集体诵读。
让学生放声朗读,体验汉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通过声音刺激大脑,增强记忆。
②教师指导读、领读。
学生诵读前,教师要指导,避免读破词句、唱读、无表情读,注意文章的抑扬顿挫、节奏和情感,关注诵读质量。
③适时评比。
根据学生的诵读情况,班级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诵读之星”评比,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享受诵读乐趣。
(2)午读——开卷有益,积跬步以至千里。
形式: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方式(默读),不统一内容。
我们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当我们还是孩子时,吃过很多食物,到现在已经记不清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骨头和肉。
”读书对思想的改变也是如此。
我们通过午读这一形式,让学生可以在班级图书角借阅书籍自由畅读,开阔阅读视野,增长见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通过共读,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拥有共同话题,让学生感受一种幸福完整的学习生活。
要求:①以默读为主。
②内容健康向上。
3、读什么(读的内容)
(1)“晨诵”的内容应该符合三个标准:一是有趣的;二是有
用的;三是经典的。
我们的晨诵范围:①教科书中的名言警句;②《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古诗词;③统一配发的国学读本。
《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等适合孩子诵读的国学经典。
2018年9月——2019年底晨诵自编教材《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读本》。
2020年疫情以后,晨诵内容以国学读本为主。
(2)“午读”内容:最适合各学段儿童阅读的书籍,。
不同年龄的儿童,由于心理发展阶段的限制,能读懂的童书相对有限,因此,要从大量的童书中寻找出适合每一年龄段儿童阅读的书籍。
低年级(一至二年级):阅读图画书、故事书,图画表达与文字相结合的办法,让低年级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乐趣。
中年级(三至四年级):主要是经典美文(古今中外的童话、寓言、诗歌、散文、经典名著)。
高年级(五至六年级):以主题探讨为主,加大自由阅读的量,增加自然科学、文学名著方面的阅读;
2018年9月——2019年底午读以上述内容为指导,以图书室为储备资源为主,各班建立图书角,形成了图书借阅制度。
2020年疫情以后,午读书籍以图书室储备+快乐读书吧,学校添置一部分图书,学生自购一部分,互相交换着读,紧贴部编教材,不断丰富读书的种类。
二、活动效果
1、晨诵口袋书,让音韵与文字完美结合。
晨诵活动中,我们发现只教学生大声诵读,音韵和文字无法结合,很多古诗学生读着读着就会背了,但是书写时会有别字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校专门订制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口袋书,口袋书大约手机的一半大,便于携带,每天早操前拿出来跟着老师一块读,晨诵之后装入口袋,跑操、做操都不影响而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古诗词的记忆。
2、图书室与图书角结合,打造班级文化特色。
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面向班级开放,各班建立班级图书角。
图书室、图书角、学生手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三方结合成立班级图书角,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各班黑板开辟栏目版块,如“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背诵名人名言,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感受名人刻苦读书的精神。
3、评比活动,适时激励。
如,开展“读书月”、“建设书香校园”、“阅读之星”、“每周一展示”等评选活动,班级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诵读情况交流,开展“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活动,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阅读任务。
在校园里,树立读书榜样,营造校园读书氛围,结合少先队工作,开展读书主题活动,通过活动使每一名学生受到触动,从而主动读书,热爱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三、特色活动
1、校级“每周一展示”,巩固读书活动效果。
“每周一展示”活动已经成为我校读书主题活动的一大特色。
每周一升国旗后,进行班级诵读活动展示,这是对班级诵读活动的一次检阅,主要从仪表形象、语言表达、态势神情、朗诵效果、创意等方面对班级进行评分。
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班级常态化阅读活动,打造班级活动特色。
各班在校级活动方案的指导下结合班情,开展了形式各样的展示活动,其中具体代表性的有三大类:一是读书笔记;二是课堂上5分钟朗读展示;三是阅读打卡。
事实证明,做读书笔记和课堂展示类输出活动对提高记忆力,提升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阅读打卡活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班级结合班情制订基于微信群的打卡活动,不搞一刀切,倡议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形成班级活动特色。
四、活动后的反思感想
“晨诵午读,让读书成为习惯”,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乡村学生家庭实际情况,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光明行动”,减少作业,让读书成为作业的一部分,倡导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将家庭引入到读书行动中来,让我校的读书活动从打造“书香校园”走向“书香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