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27章思考题答案第一章行政法概述1.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1.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1.3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1.4行政关系是指(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1.5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律规范)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1.6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和(行政法律关系内容)1.7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8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1.9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1.10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1.11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1.12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主体变更, 客体变更,内容变更)1.13关于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行政法律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b. 行政关系属于法律关系c. 行政关系经行政法调整转为行政法律关系d. 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1.14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1.15行政法律关系的不对等性体现在(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1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行政合法性原则)。
2.2以下说法不属于行政程序合法内容的是(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情合理)2.3关于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合理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是否适当问题)2.4行政合理性原则基于(自由裁量权)产生2.5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基础性 B. 主观能动性 C. 普遍性 D. 自身特殊性2.6以下内容属于行政程序合法的是( A.B D)。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行政机关在裁决时不能偏听偏信B. 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C. 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情合理D. 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当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2.7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是(A. C. D)。
选择一项或多项:A. 任何行政职权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B. 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之上,要有正当的动机C. 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都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D. 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2.8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体现在(B.C.D )。
选择一项或多项:A. 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B. 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乎情理C. 行政行为的动因应当符合法律目的D. 行政行为应当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之上2.9(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2.10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根据实际行政活动的需要,基于(自由裁量权)而产生和存在2.11什么是行政法基本原则答: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范之中的,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
2.12行政法基本原则有哪些内容?答: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
2.13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答:(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任何行政主体都不得自己设立行政权力,也不得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行事。
(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都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不仅要遵守实体法规范,而且要遵守程序法规范。
(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2.14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答;(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
凡有悖于法律目的的行为都是不合理的行为。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
行政行为不得违背社会公平观念或法律精神,不得存在法律动机以外的目的或追求。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活动时必须出于公心,平等地对待行政相对方。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即应符合事情的常规或规律。
第三章行政和体概述3.1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相对方)申请为前提3.2程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3.3行政立法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行政权利)的权力3.4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3.4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3.5行政优先权包括(先行处置权)(获得社会协助权)以及(推定有效权)3.6以下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D)。
选择一项: A. 行政处罚 B. 行政立法 C. 行政奖励 D. 行政调解3.7行政职责的核心是(C)。
选择一项:A. 程序正当性B. 强制性C. 依法行政D. 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3.8下列有关行政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选择一项:A. 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管理的组织B. 只要是行政机关任何时候都具有行政主体资格C. 只有行政机关才能成为行政主体D. 行政主体还包括执行公务的国家公务员3.9关于行政主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行政机关一定是行政主体B. 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C. 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产生法律后果D. 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3.10关于行政主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D.)。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机关B. 行政机关都是行政主体C.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范围大于行政主体D. 非行政机关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3.11行政优先权包括(A.C. D)。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获得社会协助权B. 行政处罚权C. 推定有效权D. 先行处置权3.12行政职权的特征包括(B.C.D)。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灵活性B. 强制性C. 不可处分性D. 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3.13行政主体的特征是什么?答: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2.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3.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3.14行政职权的特征是什么?答:强制性;不可处分性;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3.15行政职权的特征是什么?答:强制性;不可处分性;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第四章行政机关‘4.1国家行政机关的体制主要包括(首长制和委员会制)(层次制和职能制)和(集权制与分权制几种形式4.2在我国,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国务院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4.3 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4.4 国务院各部、委和行、署在行政法上的职权主要有制定规章权和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4.5 在我国,最基层的人民政府是乡镇人民政府4.6 以下主体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是(C)。
选择一项:A. 区公所B. 街道办事处C. 派出所D. 地区行政公署4.7 以下属于国务院职权的是( C)。
选择一项:A. 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工作B. 领导国家机关C.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D. 制定规章4.8 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是(全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高效率原则B. 适应需要原则C. 精简原则D. 依法设置的原则4.9 关于对国家行政机关概念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全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B. 是国家机构重要组成部分C. 行使的是国家行政权力D. 权力依据是宪法和有关法律4.10 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C.D)。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B. 具有较强的执行性C. 按照一定层次和结构组织D. 具有国家强制性4.11 国家行政机关有哪些特征?答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4.12 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法律依据;隶属关系;职责权限;任职期限;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第五章公务员5.1公务标志是用来表明公务员身份或用于公务器具的外形标记,以便社会外界区别。
5.2 公务员的双重身份是指个人身份和公务身份5.3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
5.4有权机关任命公民担任行政公职叫做(A)。
选择一项: A. 委任 B. 任命 C. 选任 D. 聘任5.5关于公务员个人身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
选择一项:A. 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所有权利B. 履行宪法和法律要求公民履行的义务C. 所属公务机关对其个人过错负连带责任D. 行为不具有强制性5.6公务员职务关系因(D)而消灭。
选择一项: A. 升职 B. 撤职 C. 免职 D. 辞退5.7关于公务员公务身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选择一项:A. 行为不具有强制性B. 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所有权利(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6.4 王某到山林中捉野猪,被某县林业局所设立的林业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截住,工作人员发现其无证入山,对其罚款10元,工作人员的罚款应该由(县林业局)的名义作出。
选择一项: A. 工作人员个人 B. 县政府 C. 护林防火检查站 D. 县林业局6.5下列组织中,(D)可以进行行政委托。
选择一项:A. 山东省龙口市公安局治安科B.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C. 贵州省总工会D. 上海市教育局6.6行政授权的依据是(B )。
选择一项: A. 法律 B.法律法规 C. 法规 D. 规范性文件6.7在行政授权中,不可以接受授权的主体是(B)。
选择一项: A. 行政机构 B. 行政机关 C. 企事业单位 D. 社会团体6.8以下主体可以接受行政授权成为被授权的组织的是(ABD )。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山西省吕梁市律师协会B. 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C. 广东省佛山市人民政府D. 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官桥派出所6.9. 以下主体可以接受行政委托成为被委托的组织的是(B C )。
选择一项或多项:A. 陕西省咸阳市人民政府B. 山东省滕州市公安局官桥派出所C. 吉林省长春市律师协会D.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法院6.10 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在于( A.C.D)。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行为后果不同 B. 主体不同 C. 性质不同 D. 产生依据不同6.11 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什么?答:被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法上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行政诉讼法也规定,被授权组织所为行政行为被提起诉讼时,由被授权的组织作被告应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