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吸毒问题浅析
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吸毒问题是危害人类的一大公害。
据2002年联合国麻醉品管理局资料显示,全球吸毒人员逾2.2亿人。
中国也未能幸免,截止2002年底,我国登记在册吸毒人数超过100万。
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心健康、断送青少年的锦绣前程、毁灭无数幸福家庭、吞噬社会巨额财富、破坏社会正常经济秩序、诱发多种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传播艾滋病等疾病、败坏社会风气,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
目前关于吸毒问题在青少年和女性两方面尤为突出。
—,关于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探讨
青少年吸毒是一种社会现象,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但这个问题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这一现象并不是一种脱离社会背景、孤立、偶发的案例,而是置于当时社会背景条件下,社会诸多相关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现象。
青少年吸毒是一种既损害个体身体、摧残个体灵魂、危及个体生命又损害群体及社会利益、损害群体意志、危及群体及社会价值规范的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严重的社会病态。
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第一,不良的家庭环境是造成青少年吸毒的首要原因。
家庭是青少年人生起步的第一堂课,父母是孩子接触最为密切的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中心的张玉林调查研究认为:从众多青少年毒品犯罪人员分析来看,共同的一点是不完整的家庭和工人、农民家庭的子女占了绝大多数,这是青少年毒品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般有以下情况:A. 家庭缺乏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健全的生活方式。
B. 离婚家庭,导致家庭结构破裂,也是导致青少年毒品犯罪的一个重要方面。
C. 家庭的不轨行为。
家庭成员中某些恶习或不轨行为给子女提供了直接模仿的榜样。
第二、学校管理不善和学校教育不够重视。
学校是未成年人直接接受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的专门场所。
而沿袭多年的应试教育使中、小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轻德、教育方式陈旧、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导致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育管理不力,减弱了学校教育育人的双重作用。
很多青少年染上毒品是由于学习成绩不良,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落,在群体中遭到排斥等因素引起的,现在的青少年多为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的社交圈主要来自学校,于是在学校的环境中同学之间也易形成一个亚文化的群体,而因为青春期的团体模仿心理比较强,所以在团体形成后就比较会引发其他的犯罪行为而这样对社会和青少年本身的危害是无穷的。
因此,学校作为培养青少年的第二战线,在早期预防和及时发现方面有着很大的责任。
第三、同龄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
同龄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
在众多同龄群体中,青少年受同龄群体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对同龄群体的依赖。
青少年接触最多的就是同龄人,要成为合群的一员,他的言行就得与周围的伙伴相融合,如果其所处的是一个不良群体,则他将会处于一种两难境地,是“独善其身”,做一个孤独的人,还是同流合污,确实令人难以适从。
青少年在这个时候,往往会在“合群”意识的作用下和集体氛围的冲动中,不知不觉的走向吸毒的道路。
第四、不良社会风气的污染和不法分子的引诱。
未成年时期的青少年,思想敏锐,少有保守思想,好奇心重,独立欲望强烈,对任何“新生事物”都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犟劲,他们敢想、敢求、敢做,但由于年少无知,社会经验缺乏,思维的片面性很大,甚至分不清是非,因此,一旦受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的影响,就可能误入歧途。
2.解决青少年吸毒主要措施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A.家庭方面。
在预防青少年吸毒时,首先应加强以父母为主的家长的毒品意识。
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到预
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有意识地把预防犯罪的法律意识运用于子女的身上,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基础上,家长不仅要有充分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法律意识,还应规范自身行为,更好地进行言传身教。
家长在对子女进行道德、法律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教育方式。
B.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要做的不仅是教书,还要承担育人的责任。
其次,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实现禁
毒防线前移。
C.同龄群体方面。
首先应加强对同龄群体的指导。
其次,正常的人际关系会使得吸毒者因担心破坏这些
关系而放弃吸毒。
D.社区方面。
首先,重拳出击,严厉打击毒品犯罪。
其次,要从萎缩毒品消费市场着手,深入开展
禁吸戒毒工作。
大力改善贵州的戒毒收容条件,帮助吸毒人员真正从生理和心理上摆脱对毒品的依赖,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社会的危害。
最后。
培养青少年的“拒绝技巧”和“压力抵御”能力。
二.关于女性吸毒问题的探讨
吸毒女性青少年,在吸毒青年少中占的比例较高,增长幅度大。
80年代中期以前,吸毒者多为男性,女性青少年吸毒者较为少见。
但从80年代末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各地均发现女性青少年吸毒迅速增长之势。
女性吸毒者多系25岁以下的青少年。
女性吸毒者以无业、待业人员为主。
女性吸毒者以城市女性为主,农村中吸毒女性相对较少。
在城市吸毒女性中,又以中小城市女性为主。
女性吸毒者已婚率普遍较低,多数未婚,即便是结过婚,其离婚率也很高,未婚同居现象较为严重。
这与女性吸毒者年龄偏低有关。
女性的体质相对男性而言一般要差,因此,女性吸毒者成瘾较男性所需时间要短,次数要少,毒品摄入量要低。
也就是说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上瘾。
吸毒容易导致和诱发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就女性吸毒者而言,有两个特点:其一,从事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比例高,就笔者在戒毒所的工作体验及所掌握的资料估计,女性吸毒者相关违法犯罪的比例当在80%以上。
其二,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类型较为单一——多数从事卖淫活动。
A原因:客观原因:
1、毒品犯罪活动日趋严重的国际环境的影响
2、不良社区环境的影响
3、不良交际环境的影响
4、不良家庭环境的影响
5、吸、贩毒人员及其他非法人员的强迫、引诱、欺骗、教唆
主观原因
1、缺乏对吸毒的违法性认识
2、大都存在人格缺陷
3、好奇心理
4、对毒品的危害认识不清
B女性吸毒的防治
1 、加强和开展专门针对女性的法制、毒品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2、加强对女性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价值观教育,培养和增强女性对毒品的自我抵御能力
3、建立健全家庭、集体、社会保护网络,创造保护女性的良好环境
女性仍然是社会的弱者,为女性特别是女性青少年提供良好的保护环境,是预防女性吸毒的一项有效和必要的措施。
总之,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吸毒。
无论是老是少是男是女。
我们都应该从各界关注这个问题。
“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