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县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全县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全县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X〕37号)《中共X省委、X省人民政府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X发〔X〕27号)和《中共X州市委 X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州市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X发〔X〕6号)精神,有序推进我县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内容
(一)核定资产。

对集体所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依法依规进行权属界定,并分别登记造册。

召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代表会议,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审核确认。

对得到确认的清产核资结果,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并上报乡镇主管部门备案。

在进行清产核资的同时,依照相关政策法规妥善处理债权债务问题。

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实行台账管理。

在清产核资基础上,把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确权到不同层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并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或成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具体折股量化的资产范围。

(二)界定成员。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统筹考虑户籍关系、承包土地、对集体积累贡献及村规民约等因素,指导群众协商的基础上制定确认集体经济成员的具体程序、标准和管理办法,
民主确定成员身份,界定结果要张榜公布。

成员身份界定既要得到多数人认可,又要防止多数人侵犯少数人权益,切实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制度,编制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名册,并在县主管部门备案。

(三)确定股权。

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民主程序,将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人、落实到户。

股权设置应以成员股为主,是否设置集体股,以及集体股占总股本的比例,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决定。

对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以农业为主、负债较多的村,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决定,可设置一定比例的集体股,但集体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一般不超过20%。

对于股权管理,提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一次性量化股份,不随人口增减变动而调整股权的静态管理方式。

(四)建立组织。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村庄性质、成员结构、资产情况等,建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履行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

对于集体经营性资产存量较大、经营性收益丰厚稳定的村,可以组建以资产股份合作经营为主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对于经营性资产存量较小、村集体经营活动较少的村,可以暂时组建经济合作社,待条件成熟时,再转为股份经济合作社。

对组建的经济合作社或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县农委发放组织登记证书。

(五)健全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及时制定合作社章程,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结构;健全财务管理、集体资产
股权、审计监督等方面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

建立集体资产股权证书管理制度,以户为单位向成员(股东)发放股权证书,作为其占有集体资产股份、参与管理决策、享有收益分配的有效凭证。

健全集体收益分配制度,明确收益分配范围,规范收益分配顺序,确定收益分配比例,对收益分配中集体公积金、公益金的提取比例、性质、用途等做出具体规定;建立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机制,规范有偿退出的条件和程序;制定继承集体资产股份以及农民以其所持集体资产股份向金融机构申请抵押、担保贷款的具体实施办法等。

(六)资产运营。

股份合作制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确保资产安全、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合适的市场主体或成立实体进行资产运营,参与市场竞争,或通过承包、租赁、招标、拍卖等形式,盘活现有资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从实际出发,因村施策,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现代物流、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整合利用集体积累资金、政府帮扶资金等入股龙头企业、村与村合作、村企联手共建、扶贫开发等,多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二、工作步骤
从X年开始实施,到X年结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全面推进阶段(X年度)。

清产核资工作完成后,X年全面推开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12月底每个乡镇完成30%有经营性资产村的试点工作任务。

(二)深入推进阶段(X年度)。

X年深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组织开展攻坚年活动,重点对城中村、城郊村以及资产存量大、经济发达的村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力争当年全面完成股改任务。

(三)总结完善阶段(X年度)。

对已经开展股改的村,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提升改革质量,巩固改革成果。

全面进行改革工作总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加强组织联系、宣讲改革政策、督导改革落实等工作。

要建立工作台账,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进度管理,加强工作部署和调度。

(二)加强宣传培训。

加强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宣传,让基层干部群众全面了解改革的目的和政策要求,动员广大群众更好的支持和参与改革。

按照省市培训工作的要求,逐级培训业务骨干和操作人员,提高业务人员政策水平和操作能力,切实做到指导有力、方向精准。

(三)落实经费保障。

落实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经费,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制度,将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开展,不得额外增加村级组织负担。

(四)建立督查机制。

建立县、乡镇工作督查指导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对工作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进行通报批评,
限期整改;对不负责任、违规操作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