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D版)编制:xxx 2017年 01月 10 日审核:xxx 2017年 01 月 10 日批准:xxx 2017年 01 月 10 日2017年 01 月 10日发布 2017年 01 月 11日实施xxx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目录 1 文件控制工作程序 3 记录控制工作程序8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管理工作程序10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12 危害辩识、危险评价控制程序16 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管理程序21 内外部协商、沟通与交流工作程序23 管理评审工作程序25 人力资源提供和管理工作程序27 产品实现的策划工作程序29 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管理程序31 物资采购及验证工作程序32 分包管理验证工作程序36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工作程序39 产品防护工作程序43 能源资源管理程序45 职业健康管理程序47 废水、废弃物管理程序49 安全、消防、文明施工工作程序51 噪声、粉尘污染与控制程序55 施工机械设备运行控制程序57 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工作程序60 应急预案与响应程序62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65 顾客满意程度测量工作程序68 内部审核工作程序70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工作程序73 环境监测、测量及合规性评价工作程序75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监测和测量工作程序78 不合格品的控制工作程序80 环境、安全健康事故、事件不合格项的控制工作程序82 纠正措施管理程序85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87文件控制工作程序文件编号:1.目的对与综合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资料进行控制,保证各有关场所都能及时得到所需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使用作废文件。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综合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的管理与控制。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批准综合管理手册。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管理手册和批准程序文件。
3.3办公室负责体系文件及与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其他要求等相关外来文件及相关表格的控制;负责对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编制、编号、发放、更改等控制和管理;负责对与公司综合管理体系有关的行政文件、外来文件的控制管理。
3.4各有关单位负责本单位专用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发放及保管。
3.5公司各部室、项目部专(兼)职资料员负责对与综合管理体系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接收、登记、发放、回收、归档等控制管理,并保证及时将信息传达到相关岗位。
3.6公司各职能部室结合日常的管理,对项目部各种文件学习、使用、保管情况进行检查。
4.工作程序4.1文件分类a.综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适用的法律法规及体系内、外审形成的文件;b.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c.各种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图集;d.顾客提供的文件:如图纸、招标文件等。
e.各级岗位职责;f.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作业指导书;g.公司内部发放的文件及上级(如建设部、市建委等)下发的有关文件;h.约定文件,如合同、洽商等。
i.施工需用的各种表格。
4.2受控文件的标识分类:4.2.1受控文件由责任部门在文件封面右上角盖“受控”章和编分发号,以示受控。
4.2.2非受控文件因需要发出时,只需在文件封面加盖单位公章、编号并做好登记即可。
4.3文件的编制、审核、审批4.3.1综合管理手册由企管部组织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审批。
4.3.2程序文件根据所管辖要素由主管部门负责编制,企管部审核,管理者代表审批。
4.3.3公司级的文件由办公室组织编写,总经理审核批准下发,办公室保留文件会鉴单并存档。
4.3.4各职能部室的专用文件由各职能部室编写,并由各职能部室的主管领导审核批准下发。
4.3.5涉及到所有由国家正式发行的技术性文件、标准规范、图集以及与综合管理体系活动有关的文件资料由办公室管理;图纸、施工方案由项目部统一管理,受控、发放。
4.3.6公司重大环境因素清单、重大危害、危险因素清单、职业安全和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等由工管部负责组织编制,技术质量部经理审核,管理者代表审批。
4.3.7各项目部作业指导书和重大环境因素清单、重大危害、危险因素清单、环境、安全健康目标及管理方案、管理职责等由项目部自行编制,项目部主任工程师审核,项目部经理审批。
4.4文件的生效文件上注明生效日期的,按该生效日期生效,未特别注明时,文件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4.5文件的发放4.5.1发放的范围综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发放范围由企管部确定,管理着代表审批;其他受控文件发放范围由各部室、项目部确定,主管领导审批。
确保承担关键岗位的人员要得到现行有效版本文件。
4.5.2发放的方法综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由企管部发放到各相关部室及项目部,其他受控文件由各部室、项目部负责发放。
4.5.3公司各部室、项目部设专人负责文件和资料的收发登记,及时准确发放到位。
4.5.4文件和资料的收发,发文单位应填写《发文登记表》,收文单位签字,收文单位应填写《收文登记表》,以便确认。
4.5.5办公室及时转发与综合管理活动有关的行政文件和外来文件,并履行收发登记手续。
4.5.6文件的作废4.5.6.1受控文件作废后,由各部室、项目部专人清理、登记,及时从所有发放或使用场所收回失效和作废文件,经主管领导批准后,作废文件加盖“作废”印章,及时销毁,填写《文件(记录)销毁登记表》,同时在《发文登记表》“备注”栏内注明。
4.5.6.2需要保留作废文件供参考时,需同时加盖“作废”和“保留”印章。
4.5.7文件的复制管理4.5.7.1受控文件一般不予复制,如需复制应报受控文件的主控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并按4.2.1条款要求实施。
4.5.7.2非受控文件的复制须经文件原审批人批准后方可进行,由专人办理,并履行发放、编号手续。
4.6文件的评审与修改4.6.1当标准发生变化或产品活动、组织机构发生变化时,均应对体系文件进行评审并进行修改,必要时进行换版。
4.6.2文件的修改及审核、批准应按原审批权限进行,由承办部门发出《文件更改通知单》。
4.6.3综合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修改,企管部负责,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4.6.4修改文件的审批应由原审批人审批,当原审批人不在职时,可由接替其职务的人员审批。
若指定其他部门或人员审批时,该部门或人员要以原审批的有关背景资料为依据,禁止未经和批准的任意修改。
其他文件的修改由文件的主控部门负责,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并将修改后的文件按原文件发的范围发放。
4.6.5文件修改批准后,执行如下规定。
4.6.5.1文件的更改应由责任部门发出《文件更改通知单》,确保各相关部门及时更改文件。
受控文件更改需在全部受控版本上进行。
更改的方式:换版(改版号)、换页(标修订状态)、划改(加盖更改人章)。
4.6.5.2文件经多次更改或大幅度修改,需要换版时由责任部门负责进行换版。
4.6.5.3书面文件更改时用蓝(黑)色钢笔填写。
4.6.6文件更改时,与所更改文件有关的其他所有文件也应作相应修改,以保证相关文件的有效性。
4.7文件的保管4.7.1文件应保管由专人负责保管,便于查阅、借阅。
4.7.2当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应到文件管理部门“以旧换新”。
新文件的发放仍沿用原文件的标识方法,破损文件由文件管理部门销毁。
4.7.3遗失文件的部门应提出申请后补发,补发文件使用新的发放号码。
5.支持性文件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71-20036.形成的文件和记录发文登记表收文登记表借阅登记表文件更改通知单文件(记录)销毁登记表记录控制工作程序文件编号:1.目的为了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三个体系的记录,保证三个体系的有效运行,并提供可追溯性的证据,为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为外部顾客或其他相关部门需要时提供客观、真实的证据而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室、项目部在三个体系中运行中所涉及记录的控制。
3.职责3.1各职能部室、项目部负责各自的记录控制、归档和保存。
3.2办公室负责竣工项目技术资料在公司备案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4.1记录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照片、光盘、录音(像)或电子媒体等形式。
4.2记录的分类4.2.1施工技术资料4.2.2施工管理记录4.2.3体系运行控制记录4.3记录的责任分工4.3.1单位工程各专业的技术资料由主任工程师主管,各专业技术人员填写,如:洽商、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方案、施工日志、结构验收单、竣工图纸等。
4.3.2施工管理记录由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检查并填写。
4.3.3体系运行控制记录由内审员负责组织填写。
4.3.4分承包方的产品质量记录,由各分承包方的技术负责人及时整理,并向总包单位移交归档。
4.4记录要求4.4.1各有关部室、项目部按照程序文件的规定,完成相关工作后,应立即做好记录。
4.4.2所有记录应当保证及时、完整、清晰、准确,必须用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4.4.3签字应按表格规定的人员亲笔签名,不得由他人代签。
4.4.4各有关部室、项目部编制本部门的《记录清单》,清单中应包括记录种类、名称、责任人、收集时间、保存期限等;办公室负责编制《综合管理体系记录总清单》。
4.5记录的收集4.5.1各职能部室、项目部及时收集各类记录,均按照种类及发生日期顺序登记整理。
4.5.2机关职能部室按相应的业务管理规定收集保存记录。
项目部由技术人员负责,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通知中所规定的范围及内容收集。
4.6记录的标识:记录的标识以记录的名称、表格编号、时间等表示。
由各职能部室、分公司自行标识,立卷、编号和编目,以便查阅。
4.7记录的整理及归档:各职能部室、项目部要指定专人对体系运行的记录进行分类整理、装订并按有关要求归档。
4.8记录的传递及借阅4.8.1当记录已形成文件需要传递时(包括上报、下发或收到的文件),传递人员要做好收、发登记。
4.8.2当需要借阅记录时,借阅人要填写《借阅登记表》,登记时要规定借阅期限,按期归还。
需要将记录带走时要经单位领导批准,只给复印件,注意保守本企业秘密。
4.9记录的保管和处理4.9.1各类记录由各职能部室、项目部自行妥善存贮,要有防火、防潮、防腐措施,做到不易损坏。
4.9.2工程竣工后,项目部应将该工程一份竣工资料交办公室备案。
4.9.3记录不允许随意涂改,尤其是记录中的各项数据和文字,如出现笔误或计算错误,需要修改原数据或文字时,经划改后在其上方更正,签上更改人的姓名和日期。
4.9.4记录保存期满之后经部门领导批准后销毁,保存销毁记录,填写《文件(记录)销毁登记表》。
需要继续保存的记录,可继续保存在本部门。
4.9.5记录的保存时限:一般性记录保存期限见《综合管理体系记录总清单》,仍须保存的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继续存档。
5.支持性文件《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6.形成的文件和记录《借阅登记表》《记录清单》《综合管理体系记录总清单》《文件(记录)销毁登记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工作程序文件编号:1.目的为了及时获取、识别、更新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取、传达、更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