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酵操作流程

发酵操作流程

基因工程菌发酵操作流程1.检查发酵车间是否达到发酵要求(所以设备处于待用状态)。

2.通知蒸汽车间按时送符合要求蒸汽。

3.种子罐基础培养基的领料及定容配制。

4.种子罐的PH、DO电极的校正安装和补料口堵头更换。

5.种子罐进料,调PH。

6.种子罐基础培养基在位灭菌,同时灭移种管道上段。

7.种子罐冷却后可连接酸、碱、消泡剂补料瓶。

8.种子罐培养基温度、PH(需进一步校准)、罐压、消泡达到发酵条件。

通知菌种室准备菌种转接。

9.无菌操作将种子罐所需MgSO4、Amp转入菌种转换罐。

10.种子罐扩增培养发酵阶段需平稳控制罐压、PH、DO、温度、消泡。

11.大罐基础培养基领料及配制。

12.大罐PH、DO电极校正安装及补料口堵头的更换。

13.大罐进料、定容、调PH;碱罐碱液的配制。

14.大罐基础培养基在位灭菌,同时对移种管道、进料管道、补料管道、碱罐及碱管道上段的灭菌。

15.大罐基础培养基温度降至发酵温度后再次校准PH、DO。

连接补料瓶调节至发酵条件。

16.无菌操作将大罐所需MgSO4、Amp转入菌种转换罐并转入种子罐。

17.利用压力差将种子罐里的种子液移接到大罐。

18.补碱时,将管道上阀门打开。

程序设为自动,控制流量。

19.补料罐补料培养基的领料定容配制。

20.补料罐补料培养基在位灭菌,同时对管道上段灭菌。

21.补料时,将管道上阀门打开。

程序设为自动,设置流量。

22.诱导剂领料,在配料罐中加水配制定容。

23.将诱导剂打入种子罐,灭菌后保持罐压。

24.利用压力差将种子罐里的诱导剂移接到大罐。

25.一段时间后,大罐的PH、DO呈上升形态即为发酵结束,可放罐离心。

芽孢杆菌发酵操作流程1.检查发酵车间是否达到发酵要求(所以设备处于待用状态)。

2.通知蒸汽车间按时送符合要求蒸汽。

3.种子罐基础培养基的领料及定容配制。

4.种子罐的PH、DO电极的校正安装和补料口堵头更换。

5.种子罐进料,调PH。

6.种子罐基础培养基在位灭菌,同时灭移种管道上段。

7.种子罐冷却后可连接酸、碱、消泡剂补料瓶。

8.种子罐培养基温度、PH(需进一步校准)、罐压、消泡达到发酵条件。

通知菌种室准备菌种转接。

9.无菌操作将种子罐所需MgSO4、Amp转入菌种转换罐。

10.种子罐扩增培养发酵阶段需平稳控制罐压、PH、DO、温度、消泡。

11.大罐基础培养基领料及配制。

12.大罐PH、DO电极校正安装及补料口堵头的更换。

13.大罐进料、定容、调PH;碱罐碱液的配制。

14.大罐基础培养基在位灭菌,同时对移种管道、进料管道、碱罐及碱管道上段的灭菌。

15.大罐基础培养基温度降至发酵温度后再次校准PH、DO。

连接酸、消泡剂补料瓶调节至发酵条件。

16.无菌操作将大罐所需MgSO4、Amp转入菌种转换罐并转入种子罐。

17.利用压力差将种子罐里的种子液移接到大罐。

18.补碱时,将管道上阀门打开。

程序设为自动,控制流量。

19.发酵一定时间后,程序中PH设为手动,停止对PH、DO控制20.一段时间后,大罐里孢子大量生长后即为发酵结束,可放罐离心。

设备操作规程一.种子罐灭菌1.首先排夹套水,关闭所有阀门。

然后先后打开夹套排污阀、夹套进蒸汽阀。

夹套开始进蒸汽对罐体进行预热。

2.微开取样排蒸汽阀、取样进蒸汽阀,对取样管路进行灭菌。

灭菌时间一般10分钟。

取样管路灭菌结束后,先后关闭排蒸汽阀、进蒸汽阀。

3.全开过滤器后端隔离阀,微开过滤器蒸汽排放阀、过滤器进蒸汽阀,对过滤器及管路进行灭菌,每隔一段时间需打开过滤器下端排污阀排放过滤器壳内冷凝水,通过调节进出蒸汽流量的大小将过滤器壳内压力维持在0.11 MPa左右。

灭菌时间一般10分钟。

过滤器灭菌结束后,同时关闭过滤器后端隔离阀、过滤器进蒸汽阀,关闭阀门时过滤器壳内压力不允许跌到0,然后开启过滤器前端隔离阀通入空气,过滤器壳内压力在0.10 MPa左右后,关闭过滤器前端隔离阀,将过滤器段保压。

需注意,因过滤器壳与管路降温时,内部压力也会损失,因此在压力损失后通入空气以便维持其保压压力。

4.在种子罐温度上升期间,要打开启尾气调节阀排放罐内冷空气然后关闭。

当罐内温度升到90℃时,打开取样进蒸汽阀和取样阀,使蒸汽从取样阀进入罐内,并打开进气路进蒸汽阀,先将进气路进蒸汽阀到过滤器蒸汽排放阀间那段管路灭透后,关闭过滤器蒸汽排放阀,打开进气隔膜阀,使蒸汽从空气管路进入罐内。

5.当温度达到设定灭菌温度121℃后,通过调节取样进蒸汽阀、进气路进蒸汽阀、尾气调节阀的开度,使罐压保持在0.11 MPa及灭菌温度121℃。

夹套进蒸汽阀可以根据蒸汽情况微开或关闭,夹套排污阀一定要开着。

注意:尾气调节阀不能全部关闭,以保证蒸汽流通,达到有效灭菌。

6.当罐温达到121℃后,灭菌倒计时开始。

此时可对种子罐接种管、移种补料管(3000L罐)进行灭菌操作。

对于种子罐接种管可全开罐体端隔离阀,微开排放阀对管路进行灭菌,灭菌时间30分钟。

7.当倒计时为0时,程序自动将灭菌开关关闭,灭菌结束。

先关闭取样阀、取样进蒸汽阀,再关闭进气路进蒸汽阀,全开过滤器前后端隔离阀,将空气通入罐内。

(注意:此操作时需保持过滤器处压力高于罐体压力)调节尾气调节阀,使罐压始终高于大气压。

检查所有进蒸汽阀是否关闭。

注意:实罐灭菌过程保证罐压始终处于正压状态,否则会染菌。

8.关闭夹套排污阀,打开夹套排水阀、夹套手动进冷水阀,进冷水对罐体进行降温。

待罐温低于100℃后,关闭夹套排水阀、夹套手动进冷水阀,打开自控进水隔离阀、回水阀。

系统进入发酵控制状态:按工艺要求设置控制参数,打开发酵开关,各单项控制开关,如温度控制开关、转速控制开关等进入发酵正常运行。

二.发酵罐灭菌1.首先排夹套水,关闭所有阀门。

然后先后打开夹套排污阀、夹套进蒸汽阀。

夹套开始进蒸汽对罐体进行预热。

2.微开取样排蒸汽阀、取样进蒸汽阀,对取样管路进行灭菌。

灭菌时间一般10分钟。

取样管路灭菌结束后,先后关闭排蒸汽阀、进蒸汽阀3.全开过滤器后端隔离阀,微开过滤器蒸汽排放阀、过滤器进蒸汽阀,对过滤器及管路进行灭菌,每隔一段时间需打开过滤器下端排污阀排放过滤器壳内冷凝水,通过调节进出蒸汽流量的大小将过滤器壳内压力维持在0.11 MPa左右。

灭菌时间一般10分钟。

过滤器灭菌结束后,同时关闭过滤器后端隔离阀、过滤器进蒸汽阀,关闭阀门时过滤器壳内压力不允许跌到0,然后开启过滤器前端隔离阀通入空气,过滤器壳内压力在0.10 MPa左右后,关闭过滤器前端隔离阀,将过滤器段保压。

需注意,因过滤器壳与管路降温时,内部压力也会损失,因此在压力损失后通入空气以便维持其保压压力。

4.在发酵罐罐温度上升期间,要打开启尾气调节阀排放罐内冷空气然后关闭。

当罐内温度升到90℃时,打开放料进蒸汽阀和放料阀,使蒸汽从放料阀进入罐内,并打开进气路进蒸汽阀,先将进气路进蒸汽阀到过滤器蒸汽排放阀间那段管路灭透后,关闭过滤器蒸汽排放阀,打开进气隔膜阀,使蒸汽从空气管路进入罐内。

5.当温度达到设定灭菌温度121℃后,通过调节放料进蒸汽阀、进气路进蒸汽阀、尾气调节阀的开度,使罐压保持在0.11 MPa及灭菌温度121℃。

夹套进蒸汽阀可以根据蒸汽情况微开或关闭,夹套排污阀一定要开着。

注意:尾气调节阀不能全部关闭,以保证蒸汽流通,达到有效灭菌。

6.当罐温达到121℃后,灭菌倒计时开始。

此时可对发酵罐移种补料管及补碱管道(3000L罐)进行灭菌操作。

打全开移种管道、补料管道及补碱管道阀门,微开移种管道、补料管道及补碱管道的排蒸汽阀门,灭菌30分钟。

7.当倒计时为0时,程序自动将灭菌开关关闭,灭菌结束。

先关闭放料阀、放料进蒸汽阀,再关闭进气路进蒸汽阀,全开过滤器前后端隔离阀,将空气通入罐内。

(注意:此操作时需保持过滤器处压力高于罐体压力)调节尾气调节阀,使罐压始终高于大气压。

检查所有进蒸汽阀是否关闭。

注意:实罐灭菌过程保证罐压始终处于正压状态,否则会染菌。

8.关闭夹套排污阀,打开夹套排水阀、夹套手动进冷水阀,进冷水对罐体进行降温。

待罐温低于100℃后,关闭夹套排水阀、夹套手动进冷水阀,打开自控进水隔离阀、回水阀。

系统进入发酵控制状态:按工艺要求设置控制参数,打开发酵开关,各单项控制开关,如温度控制开关、转速控制开关等进入发酵正常运行。

三.补料罐灭菌1.首先排夹套水,关闭所有阀门。

然后先后打开夹套排污阀、夹套进蒸汽阀。

夹套开始进蒸汽对罐体进行预热。

2.微开取样排蒸汽阀、取样进蒸汽阀,对取样管路进行灭菌。

灭菌时间一般10分钟。

取样管路灭菌结束后,先后关闭排蒸汽阀、进蒸汽阀。

3.全开过滤器后端隔离阀,微开过滤器蒸汽排放阀、过滤器进蒸汽阀,对过滤器及管路进行灭菌,每隔一段时间需打开过滤器下端排污阀排放过滤器壳内冷凝水,通过调节进出蒸汽流量的大小将过滤器壳内压力维持在0.11 MPa左右。

灭菌时间一般10分钟。

过滤器灭菌结束后,同时关闭过滤器后端隔离阀、过滤器进蒸汽阀,关闭阀门时过滤器壳内压力不允许跌到0,然后开启过滤器前端隔离阀通入空气,过滤器壳内压力在0.10 MPa左右后,关闭过滤器前端隔离阀,将过滤器段保压。

需注意,因过滤器壳与管路降温时,内部压力也会损失,因此在压力损失后通入空气以便维持其保压压力。

4.在补料罐温度上升期间,要打开启尾气调节阀排放罐内冷空气然后关闭。

当罐内温度升到90℃时,打开取样进蒸汽阀和取样阀,使蒸汽从取样阀进入罐内,并打开进气路进蒸汽阀,先将进气路进蒸汽阀到过滤器蒸汽排放阀间那段管路灭透后,关闭过滤器蒸汽排放阀,打开进气隔膜阀,使蒸汽从空气管路进入罐内。

5.当温度达到设定灭菌温度121℃后,通过调节取样进蒸汽阀、进气路进蒸汽阀、尾气调节阀的开度,使罐压保持在0.11 MPa及灭菌温度121℃。

夹套进蒸汽阀可以根据蒸汽情况微开或关闭,夹套排污阀一定要开着。

注意:尾气调节阀不能全部关闭,以保证蒸汽流通,达到有效灭菌。

6.当罐温达到121℃后,灭菌倒计时开始。

灭菌时间30分钟。

当倒计时为0时,程序自动将灭菌开关关闭,灭菌结束。

先关闭取样阀、取样进蒸汽阀,再关闭进气路进蒸汽阀,全开过滤器前后端隔离阀,将空气通入罐内。

(注意:此操作时需保持过滤器处压力高于罐体压力)调节尾气调节阀,使罐压始终高于大气压。

检查所有进蒸汽阀是否关闭。

注意:实罐灭菌过程保证罐压始终处于正压状态,否则会染菌。

7.关闭夹套排污阀,打开夹套排水阀、夹套手动进冷水阀,进冷水对罐体进行降温。

降至一定温度后为发酵罐的补料做准备。

四.碱罐灭菌1.首先排夹套水,关闭所有阀门。

然后先后打开夹套排污阀、夹套进蒸汽阀。

夹套开始进蒸汽对罐体进行预热。

2.微开取样排蒸汽阀、取样进蒸汽阀,对取样管路进行灭菌。

灭菌时间一般10分钟。

取样管路灭菌结束后,先后关闭排蒸汽阀、进蒸汽阀。

3.全开过滤器后端隔离阀,微开过滤器蒸汽排放阀、过滤器进蒸汽阀,对过滤器及管路进行灭菌,每隔一段时间需打开过滤器下端排污阀排放过滤器壳内冷凝水,通过调节进出蒸汽流量的大小将过滤器壳内压力维持在0.11 MPa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