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化农贸市场规划设计说明

标准化农贸市场规划设计说明

昆明大板桥下李其村农贸市场规划方案设计2011年9月目录一、规划依据 (1)二、现状分析 (1)(一)地理位置及区域环境 (1)(二)建筑现状分析 (1)(三)开发条件分析 (1)三、规划区性质及规划目标 (2)(一)规划区性质 (2)(二)规划目标 (2)四、规划构思 (3)(一)规划理念 (3)(二)空间结构形态 (3)(三)功能分区及规划布局 (3)(四)景观规划 (4)(五)建筑环境及色彩控制 (5)六、专项规划 (6)(一)道路竖向规划 (6)(二)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7)(三)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9)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投资估算 (10)(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二)投资估算 (10)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12月31日);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4、《昆明市技术管理条例》;5、国家相关规范、规定及昆明市政府和规划部门相关规定和规划要求;6、1:1000地形图;7、建设项目的规划条件要求:地面硬化及停车场面积不小于市场面积的5%。

二、现状分析(一)地理位置及区域环境1、地理位置大板桥下李其村果蔬农贸市场位于昆明主城区至昆明新机场的高速公路旁,规划区周边常住人口2万多人,所在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14491.1331平方米(约合21.74亩),东侧为城市公共绿化带。

规划区现状地势平坦,地势东南高,西南低,场地中东部有少量岩石山体,建设中会有少量拆迁,用地条件较好,适宜建设。

(二)建筑现状分析规划区内有少量临时性建筑,用地条件较好,适宜建设。

(三)开发条件分析对规划区现状综合分析可知有利于建设的因素有如下几点:1、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发展前景好大板桥下李其村果蔬农贸市场是介于昆明主城和新机场空港经济区之间必经区域,为了满足周边社区人群购买蔬菜及日常用品的需求,我们将开发一个集农产品配套服务,日常用品销售及生鲜蔬菜销售为一体标准化农贸市场。

新机场空港经济区现正在发展阶段,其今后将与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世纪城商住片区一起构成了连接昆明主城和呈贡新城的黄金商务中心。

同时,大板桥的特殊地位以及周边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行业资源丰富,是实现集镇区域化经济的地利条件,是建设以服务群众为本,方便群众日常买菜、买生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福祉之地。

什么样的菜市场才能被称为标准化菜市场呢?按照《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要求,标准化菜市场首先应具备良好的环境设施。

以菜市场周边环境为例, 1公里内,无有毒有害等污染源,无生产储存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场所;市场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

按照管理规范,还统一设置消防、检验、通风、排水、废弃物处理、公厕等配套设施,1做到食品安全、环境整洁、标识统一等。

当标准菜市场建成后,居民去菜市场买菜的过程可能就是这样:首先进门看一下市场导购图,然后到不同的经营区域购买食材,沿着宽敞干净的通道转了几圈后,出门还能去食品检测室测一下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卫生是一个极大的改善,同时又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得日常没有管理以及规范的街边市场得到统一的管理与监督,构建健康、和谐、稳定的购物环境。

2、建设用地条件好规划区内大部分用地地势较平坦,现状建设条件较好。

场地面积能够满足标准化农贸市场对于场地的需求。

标准化农贸市场对于周边社区配套的成熟化与便捷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规划区性质及规划目标(一)规划区性质根据规划要求将规划区的性质定为:面向群众、服务周边、以销售果蔬生鲜为主导,兼有生鲜仓储功能的现代化标准农贸市场。

(二)规划目标1、建设项目积极响应昆明市“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的号召,充分利用场地现状周边资源,发展可持续的农产品贸易产业链,弥补一般菜市场功能单一,经济效益地下的不足。

2、运用“果蔬生鲜市场”+“功能模块化”的规划理念,通过精心规划、设计、实施,使规划区最终成为区域一流果蔬生鲜市场,同时依靠规划区内的仓储功能为农贸市场提供必要场所。

3、努力创造出一个与城市总体环境相协调、空间丰富的、功能协调的、环境优美的标准化农贸市场,塑造崭新的农贸市场形象。

4、利用标准化农贸市场的优势:(1)、购买的便利性。

(2)、环境的卫生性。

(3)、应用的方便性。

(4)、价格实惠性。

(5)、观念的实用性。

2四、规划构思(一)规划理念“果蔬生鲜市场”+“功能模块化”1、果蔬生鲜市场:1——购买的便利性。

政府为了保障市民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在一定区域内都设立了标准化菜市场。

这些市场一般都开在居民聚居区,已经提供了相当便利的购买条件。

生鲜超市从便利性上来讲,未必能超过这些菜市场。

2——环境的卫生性。

即使是生鲜超市,在环境方面也不能和敞亮的标准化菜市场比,这是优势。

3——应用的方便性。

这一点,相信标准化菜市场可以做到很好,包装菜的卖相很好,使用也很方便。

同时,标准化菜市场里可以提供免摘的干净蔬菜,回家用水一冲,就可以做菜了,也很方便。

而且包装起来的菜看起来不如展开的菜新鲜,对消费者而言,未必会有我们预期中那样的强烈吸引点。

4——价格实惠性。

目前,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先进国家的物流园区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不仅能够满足日常消费者对于新鲜果蔬及生鲜的要求,同时能够满足第三方批发、规模化仓储的要求。

并为周边买菜人群提供一定的信息,以便于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宽松的消费环境。

2、功能模块化:标准化农贸市场明确了城市工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农贸交易指明了产业发展的模式。

模块化作为一种快速工业化的产物,更有利于建设整个农贸市场,使得整个市场更加有秩序。

模块化产业组织作为信息经济时代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形态,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以虚拟运作为特征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和企业组织管理模式。

(二)空间结构形态考虑到整个标准化农贸市场在结构上对功能、景观的需要——景观融合环境,交易结合仓储、销售,采用功能独立、空间穿插、嵌入式景观的布局形式,以展示交易活动、购物人员流线,创造景观层次丰富的环境,营造多样、流动的展示和信息交流空间。

(三)功能分区及规划布局通过认真、仔细调研、园区的主要功能划分为三个区。

1、农贸市场区农贸市场区,建筑面积为1513.48平方米。

建筑立面简洁、时尚、大方、由大面积的横条窗和屋顶拱形构架组成。

屋顶设计为玻璃顶,局部区域透光,使建筑内部有良好的采光,建筑造型别致,色彩明快,体量大,满足日常人们消费的需求。

32、生鲜仓储区整个园区由2个单体尺寸为48.2米 X 24.2米的果蔬生鲜仓库组成,总建筑面积4665.76平方米,周边场地道路环通,满足日常物流快速高效的要求。

为了节约土地,果蔬生鲜仓库建筑层数为两层,高度为7.5米,两侧开启横向条窗,从而不但提高了仓储效率,同时保证仓储质量。

3、配套服务区配套服务区为整个标准化农贸市场的生活、办公、管理用房,满足市场管理人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等基本要求。

总建筑面积8187.2平方米,建筑形式统一,立面简洁、大方,由大面积的竖向带形窗组成。

建筑布局充分契合用地形态,留出足够的绿化休闲空间,构建出丰富多彩且富于韵律感的空间形态,创造出多样化的配套服务空间。

(三)道路交通规划合理的交通组织是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本项目的道路交通组织分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两部分进行规划。

1、动态交通组织规划区交通系统呈树枝状。

规划从人流及车流疏散及消防等因素考虑,结合现状条件,在规划区中心布置一组环状的车行道作为园区主要通道,规划在园区主干道和城市规划道路的交通节点上设置出入口,保证园区交通的畅行。

园区道路有8米和14米两种道路宽度,辅助交通系统发达,通过建筑间硬质铺地组织环形交通系统,满足园区快速疏散及消防的要求,提供了优美的道路景观。

2、静态交通组织在规划区内各区都布置了停车场,满足农贸市场的日常停车需求。

(四)景观规划1、原则规划区内的景观规划以保护生态、美化城市环境、塑造现代城市景观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景观基础,同时建筑与开放空间有序结合,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塑造空间变化丰富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景观,注重建筑景观与绿化景观的配合。

2、规划手段(1)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为了使内部景观融入城市景观,与大环境取得共鸣,主要交通入口位置均放大景观,形成主要景观节点。

园区道路景观结合主要景观节点给整个园区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同时建筑间的院落景观,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处理,形成了宜人的城市空间,创造了优美的城市景观。

(2)注重与城市空间的结合规划注重与城市空间的结合,通过建筑的合理布局,使园区的内部景观4之间和内部与外部城市景观之间形成景观渗透带,使园区内部环境形成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使其与外部环境更加和谐,形成了一种有序变化的空间系列。

使得整个园区建筑布局疏密有致,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3)注重建筑景观的塑造建筑是规划区内最重要的景观要素之一,各项建设应根据建筑功能性质的不同,在其造型、色彩、体量等方面既有所区分,又协调统一,以此创造优雅的建筑景观环境,提升整个农贸交易园区的景观品质。

规划区内建筑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建筑形式简洁、流畅、时尚,色彩淡雅明快,体现现代国际产业园区的新形象。

(4)注重绿化景观的塑造规划以建设花园般的农贸园区为其绿化景观塑造的目标,以合理的绿地率为基础,配以多层次的绿化配置,以精心的设计塑造变化丰富的绿化景观。

规划中注重绿化的层次搭配结合,沿城市道路及内部道路两旁均布置绿化带,各个层次的绿化协调配合,共同塑造优美的绿化景观。

(五)建筑环境及色彩控制建筑环境和色彩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群的参与感受,优美和谐的环境景观对人群有良好的心理引导作用。

本规划区建筑总体空间的设计处理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对园区内的所有建筑物、构筑物的体量、位置和空间组合做综合的协调与全面的规划处理,使它们的外形特征整齐、统一、比例适度、匀称、色调明快、和谐;进出自然,起伏有度,共同构建有机建筑艺术群体……由于工厂类型复杂,其总体空间处理也考虑因地制宜,随其生产规模、特点和要求不同而有区域性的变化。

根据功能需求和所处位置,道路四周边沿的建筑体量较大,造型挺拔、简洁、大方、时尚,使之成为果蔬市场与农贸交易的经典之作。

除此之外,地面铺装、小品也是美化、绿化环境的重要元素。

车行道以外的路面可依据不同的分区“性格”趋向,采用色彩、造型具审美个性或识别性的铺装。

各式小品点缀在其中,活跃小环境,增加了规划区的情趣。

五、建筑单体设计农贸市场形象效果直接影响到园区整体视觉效果,如今各个城市社区的农贸市场已不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的简易钢架搭接的建筑物,而是把建筑艺术中的风格、意义、内涵、形式、功能等融进设计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