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1细胞的增殖(市公开课)
6.1细胞的增殖(市公开课)
0—4N
4N
4N
0
0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数量的变化
4N
DNA 加倍原因: DNA复制
恢复原因: 细胞一分为二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DNA
4N
原因: 后期着丝点断裂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有丝分裂的过程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B
练习
8.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看到解离后的根 尖变酥软,原因是( ) A.龙胆紫使细胞变软 B.酒精使细胞变软 C.盐酸使组织发生分离 D.根脱水
C
9.一个含有20条染色体的细胞,在连续进行两次有 丝分裂之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 ) A.10条 B.20条 C.40条 D.80条
B
练习
分裂期 前期:
(两出现两消失)
* 核膜、核仁消失; * 染色体出现; * 纺锤体出现; * 染色体散乱排列 在纺锤体中央。
分裂期 中期: 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最好时期
* 染色体形态固定、 数目清晰,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分裂期 后期:
* 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在纺锤体的牵引下 向细胞两极移动。
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染色体
4N
加倍原因: 着丝点分裂
恢复原因: 细胞一分为二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有丝分裂
•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数目变化
分裂 间期 染色体 形态 变化 DNA 数目变化 2a—4a 4a 4a 4a 2a 分裂 前期 分裂 中期 分裂 后期 分裂 末期
染色单体 数目变化
练习
4.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D
练习
5.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染色体的变化 情况(虚线表示纺锤丝)。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 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54
扩散效率=
NaOH扩散的体积 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一、细胞不能无限的长大
实验结果:
边长 (cm) 表面积 体积 (cm2) (cm3) 表面积/体 积比值
(相对表面积)
NaOH扩散的 扩散效 深度/cm 率
1
6 24
1 8 27
6 3 2
0.3 0.3 0.3
0.936 0.657 0.488
2
3
分裂期 末期:
(两出现两消失)
* 核膜核仁出现; * 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 纺锤体消失; * 细胞一分为二。
染色体与染色单体、DNA的关系
复制
着丝点
着丝点分裂
一条染色体
DNA分子数 1
一条染色体包含 两条染色单体
DNA分子数 2
两条完全相 同的染色体
DNA分子数 2
有单体时: DNA数目=染色单体数=2倍染色体数 无单体时: DNA数目=染色体数
C
A.②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⑤④③② B.②③①④⑤ D.①⑤④③②①
练习
6.观察马蛔虫受精卵装片时,辨认染色体数目 的最佳时期是(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B
7.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 的正确顺序是( ) A.固定→解离→染色→压片 B.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C.漂洗→解离→染色→压片 D.解离→染色→漂洗→压片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阐述细胞周期的内涵
练一练
下图表示的是连续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请 回答以下问题: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a
b
c
d
e
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哪些点之间的距离表示?
三、有丝分裂
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裂的本质:
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三、有丝分裂
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为例:
2.增殖过程包括: 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过程。 有丝分裂 产生体细胞
2.分裂方式 (真核细胞)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有丝分裂
三、有丝分裂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1.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
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分裂间期
一个细胞周期
核膜
核仁
染色质
着丝点 细胞核
分裂期 分裂间期: (物质准备时期)
DNA复制 有关蛋白质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分裂期 分裂间期:
(物质准备时期)
* 染色体的数目没有变化,
复
制
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
* DNA的数目加倍。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有丝分裂
• 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数目变化
分裂 间期 染色体 形态 变化 染色体 行为 变化 染色体 数目变化 着丝点断 复制 散乱分布 着丝点 裂,姐妹 在纺锤体 排列在 染色单体 (DNA加倍) 中央 赤道板上 分开 2N 2N 2N 4N 分配到 两个 子细胞 2N 分裂 前期 分裂 中期 分裂 后期 分裂 末期
10.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同之处为( ) ①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②染色体复制方式不同 ③DNA数量变化规律不同 ④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C D.②③
谢谢!
植物有丝分裂过程
• 原生动物细胞中的伸缩泡就是增大膜表面 积与体积的比。 • 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大小与核的大小成比 例,所以像草履虫这样个体较大的细胞有 两个细胞核,保证正常的核质比。
事实上:
组成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
器官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一、细胞不能无限的长大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 实验原理:
1、NaOH遇酚酞,呈紫红色。 2、在相同的时间内,NaOH扩散的深度与琼脂块的总体积 的比值,可以反映NaOH在琼脂的扩散速率,此过程可以 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问题探讨
象与鼠的个体大小相差悬殊.
思考讨论: 1.请推测象与鼠相应器官和组织的细胞大小差异如何?
无明显差异
2.生物体的长大,是靠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 的增大?
问题探讨
多细胞生物体 体积的增大 (生物体的生长)
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 细胞增殖---增加细胞的数量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相 同 点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
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分裂间期完成染色体复制; 分裂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前 期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不 同 点
由细胞两极发出的 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扩展形成细胞壁,将 一个细胞分裂成两子 细胞
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 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 凹陷,把细胞缢裂 成两个子细胞
5%~10%
两膜消(核膜、核仁消失)、 两体现(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 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染色体在纺 锤丝牵引下分别向两极移动 两膜现(核膜、核仁出现),两 体消(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中期:
后期:
末期:
练习
1.真核细胞的直径一般在10-100μ m之间。下列有 关生物体的体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错 误的是( )。 A.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B.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C.细胞较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 转运和交换。 D.受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大小的制约。
B
练习
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
D
3.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 A.无染色体的变化和纺锤体的出现 B.无染色体的复制 C.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 A D.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
• 实验结果:
0.3cm 0.3cm 0.3cm
1cm
2cm
3cm
一、细胞不能无限的长大
实验结果:
边长 (cm) 表面积 体积 (cm2) (cm3) 表面积/体 积比值 NaOH扩散的 扩散效 深度/cm 率
1
2 3
6 24
1 8 27
6 3 2
0.3 0.3 0.3
0.936 0.657 0.488
54
1、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琼脂块增大而 减小; 2、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 随琼脂块增大而 减小。
一、细胞不能无限的长大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效率有什么关系?
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 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0.3cm 0.3cm
0.3cm
1cm
2cm
3cm
一、细胞不能无限的长大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限制因素:
无丝分裂
② 无 染 色 体 变 化 、 纺 锤 体 出 现
细胞核先延长
核中部向内凹进 (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
特 点 : ① 遗 传 物 质 也 复 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