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作业[1]

经济法作业[1]

经济法案例作业三
资料:A、B、C三人经协商准备成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甲,主要从事家具生产,其中:A为公司提供厂房和设备,经评估作价25万元;B从银行借款20万元现金作为出资;C原为一家私营家具厂的厂长,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提出以其管理能力出资,作价15万元。

A、B、C制定公司章程后,向工商局申请注册。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本案例中包括了哪几种出资形式?请分析A、B、C的出资效力。

(2)甲公司能否成立?为什么?
经济法案例作业四
资料:2007年8月8日,甲、乙、丙、丁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公司)。

公司未设董事会,仅设丙为执行董事。

2008年6月8日,甲与戊订立合同,约定将其所持有的全部股权以2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戊。

甲于同日分别向乙、丙、丁发出拟转让股权给戊的通知书。

乙、丙分别于同年6月20日和24
日回复,均要求在同条件下优先购买甲所持公司全部股权。

丁于同年6月9曰收到甲的通知后,至7月15日未就此项股权转让事项作出任何答复。

戊在对公司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乙在公司设立时以机器设备折合30万元用于出资,而该机器设备当时的实际价值仅为10万元。

公司股东会于2008年2月就2007年度利润分配作出决议,决定将公司在该年度获得的可分配利润68万元全部用于分红,并在4月底之前实施完毕。

至7月底丁尚未收到上述分红利润,在没有告知公司任何机构和人员的情况下,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实施分红决议。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丁未作答复将产生何种法律效果?并说明理由。

(2)乙、丙均要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甲所持公司全部股权,应当如何处理?
(3)如果乙出资不实的行为属实,应当如何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