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精度预计设计书指导教师:班级:测绘07-4学号:**********姓名:一、设计专题冠山矿一、三井间-540大巷贯通测量方案设计及精度估算和技术造价二、测区概况北煤公司关山煤矿原辖一井、二井和三井三个矿井。
其中,一井为中央并列立井和二段暗斜井分水平采矿开拓方式,二、三井为斜井开拓。
现为了开拓深部煤层时,改善与属于通风条件,决定将三井合并,将厡一井新开拓一对竖井(主井及副井)延伸到-540米水平,掘进一对主石门及-540米水平大巷。
原三个井所产煤炭全部经由-540米水平大巷运到新竖井提升。
为加快工程速度,-540米水平东翼大巷有一井和三井两端同时以全断面巷道相向掘进贯通。
本巷道贯通贯通测量路线井上、下闭合总长度共约9km,其中在-540米水平大巷中尚需实掘2300米。
施工所在岩层大部分为沙页岩,地质情况比较简单。
围岩稳定,地压不大。
支护方式一律采用锚喷。
巷道掘进方式为风动式凿岩机打眼,火药爆破,颤抖式装岩机装车,矿车运输,巷道断面宽3.5米,拱高2.5米。
冠山一井新竖井井口标高+210米,井底车场标高-542米,井深752米左右。
贯通大行坡度为5%(三井高,一井低)。
从目前巷道施工位置及掘进速度考虑,贯通相遇点选在三井第二段暗斜井甩车场西侧,设7点与设9点之间k处。
按照«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和巷道工程要求,本次贯通在水平重要方向x上,允许偏差为M X允=±0.5米,高程方面的偏差允许值为M Z允=±0.2米。
现在已知条件已给出,国家二等控制点A(石厂)为:X A=4628191.41 Y A=56287.43 边长 S AB=4151.137 S BC=3367.436 坐标方位角a AB=41°38′44″.26 a BC=312°36′12″.94矿区范围为:东经129°39′到120°54′北纬41°45′到41°54′采用3°高斯投影带,第40带中央子午线为L0=120°。
三、冠山矿一、三井间-540大巷贯通测量方案设计(一)平面测量方案设计1)地面两近井点导线测量由于矿区保护不善,一井和三井近景点已经遭到破坏,必须重新设置两点,根据矿区所在国家三角网,用控制网点水神庙、疙瘩山、平顶山插入三井近井点,用控制网点疙瘩山、大黑山、石厂定角测出一井近井点,都按照四等三角规格施测。
两近井点间布设一级导线,敷设方向应与欲掘巷道方向大体一致,根据《煤矿测量规程》(2010版)规定,每条导线长500m左右,测距相对中误差1/30000,导线全长下相对中误差1/20000用拓普康GTS-750全站仪,此全站仪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2mm+2ppm*Dm)mm。
测回法四测回,测回互差小于±5″,方位角最大闭合差小于±10″。
测距三测回,一测回最大互差10mm,单程测回间最大互差15mm,往返测回互差2(2mm+2ppm*Dm)mm。
布设导线形状和位置已绘到平面图上。
2)定向测量 ①主副井一侧在主副井筒中各挂一根垂球,用油或者水作为稳重,根据一号井近井点,和导线上的已知点,在主副井间建立导线,测定两垂球A ,B 的坐标,敷设地面连接导线时应尽量减少导线点数,减小角度带来的误差。
从近井点引来的节点O 到垂球线A,B 的导线应尽可能是起延两垂球线连线方向延伸。
使两垂球显得相对精度更高,地面采用5″级导线,地下采用7″级导线,导线敷设形状与位置在平面图上已经画出。
②三号井一侧由于三号井是斜井,可直接用测距导线导入定向,即在洞口附近后洞内设置一条定向边,(在平面图上已经画出)仍可用平面测量中的拓普康GTS-750全站仪,敷设7″级导线,测回法两个测回,同一测回中半测回互差不超过"20±,两测回间互差不超过"12±。
测边时一测回读数较差不大于10mm, 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5 mm ;往返观测同一边长时,换算为水平距离后的互差,不得大于1/6000。
3)井下导线测量地下导线应尽量沿线路中线布设,边长要接近等边,一般边长不得小于60m ,不得大于200m 。
敷设7″级导线,测回法两个测回,同一测回中半测回互差不超过"20±,两测回间互差不超过"12±。
测边时一测回读数较差不大于10mm, 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5 mm ;往返观测同一边长时,换算为水平距离后的互差,不得大于1/6000,用拓普康GTS-750全站仪。
一井一侧从主副井定向边开始敷设,根据上述规定敷设到欲挖掘巷道尽头,三井一侧类似一井,随着航道开挖,先敷设边长较短精度较低的施工导线,而后敷设高等级导线对低等级导线进行检查校正。
保证巷道在x ′方向上的精度。
(二)高程测量方案设计1)地面两井口高程基点测量根据所给资料以及两井之间距离,可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根据《煤矿测量规程》(2010版)规定,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入下表第3行所示,测区一三井位置和水准路线如下图所示。
2)导入高程将经过检定的钢尺挂上重锤,自由悬垂在井中。
分别在井上和井下安置水准仪,在A、B点上读数a1和b2,然后在钢尺上读数b1和a2,同时记下地上于地下的温度,由此可以计算出B点的高程。
可采用两次仪器高和移动钢尺进行两次两测回测量其高程。
两次仪器高的高差互差小于3mm,两次观测互差小于H/8000(H为井深)。
3)井下高程测量平巷中用S3水准仪后前前后往返观测,往返测高差的较差按《煤炭测量规程》不得超过高程闭合差±50mm R(R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
斜巷中采用三角高程测量与导线同时施测。
仪器高和觇标高应在观测开始前和结束后用钢尺各量一次。
两次丈量的互差不得大于4mm,取其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
每条导线边两端点往返测高差的互差不大于10mm±0.3mm×L(L为导线的水平边长,以km为单位),每段三角高程导线的高差往返测互差不应大于±100mm L(L为导线长度,以km为单位)。
四、冠山矿一、三井间-540大巷贯通测量精度估算(一)平面测量精度估算①地面导线的测角误差:根据规程得测角中误差Mβ上=±5″。
②地面量边误差:按拓普康GTS-750全站仪的测距标称精度M D=±(2mm+2ppm*Dm)mm,求得平均边长D≈466.56m的M D=±(2mm+2ppm*0.46656m)mm=±2.93mm.③两井定向误差:根据规程反算求得一次定向中误差M a0=±21.2″。
④井下导线测角误差:根据规程得7″级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测角中误差Mβ下=±7″。
⑤井下导线量边误差:根据拓普康GTS-750全站仪的测距标称精度M D=±(2mm+2ppm*Dm)mm,按井下导线平均边长114m,求得M D=2.23mm。
y地上导线对x 方向上的误差影响M X ′β上=±(M β上/p )∑'2yR 上=±0.108mM X ′l 上=±'∑a ml22cos 上=0.005m井下导线长度地下导线总长L=6156m 。
井下导线在X ′方向上的误差计算井下导线引起误差:M X ′β下=±(M β下/p )∑'2yR 下=±0.317m边长丈量三次 :M X ′l 上=±(1/3)'∑a ml22cos 上=±0.0113m定向测量产生误差 主副井一侧:主井:M X ′主=±(M a0/p )R y 主′=±0.276m副井:M X ′副=±(M a0/p )R y 副′=±0.268m 三号井一侧M X ′三=±(M a0/p )R y 三′=±0.023mM X ′定= (M X ′主2+M X ′副2+M X ′三2)0.5=±0.385m所以M x ′=±(M X ′定2+M X ′β上2+ M X ′l 上2+ M X ′β下2+ M X ′l 上2)0.5=0.168m 贯通相遇点K 在水平重要方向'X 上的预计误差:M x 预′=2 M x ′=0.336m(二)高程测量精度估算①地面水准测量误差:按照规程限差求算四等水准测量每千米的高差中误差 M kl 上=±(20/22)=±7mm②导入高程误差:按照规程限差求得一次导入高程的中误差 M h0=±(1/22)×(h/8000)=33mm③井下水准测量误差:根据规程反算求得每千米的高差中误差M kl 下=±(50/22)=±17.7mm④井下三角高程测量误差:根据规程反算求得每千米的高差中误差为M kl 三=±50mm地面水准测量误差引起的K 点高程误差: M H 上=±M kl L =±0.007×71.3=±13mm导入高程引起的K 点高程误差:M H0主=±32.7mm井下高程误差: 主副井一侧:M H 主=±M kl R =±0.0177×89.3=±35mm三号井一侧:M H 三=±M kl L =±50×11.2=±73mm独立测两次高程所以贯通在高程的总误差:M H=±1/2(M H上2+ M H0主2+ M H主2+ M H三2)0.5=±62mm所以预计K点高程误差为M H预=2 M H=±124mm经济技术造价一、水准测量费用(一)地面部分造标费用,6887元每点,共7点,合计48209元人民币。
地面是四等水准测量,每公里787.28元人民币,地面导线长3725米,总计价格约为2933元人民币。
地面水准点平差313.95元/点,总共7个点,总价为2197.7元。
(二)井下部分井下水准测量,每公里400元人民币,总长6156m,合计2462元。
井下水准平差200元每公里,合计1231元。
二、导线测量(一)地面部分造标费用1568.71元/点,共7点,合计10981元。
四等导线1640.21元每公里,共3725米,合计6110元。
(二)井下部分井下7秒导线1500元每公里,总长6156m,合计9234元。
三、绘制竣工地形图1:5000地形图一张,价格11667.97四、总价合计总费用约为93794.67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