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城北大道景观规划设计
昆山市城北大道景观规划设计
昆山市园林局沈娟
摘要:城市道路是城市景观的窗口,是城市形象的载体。
本文以昆山市城北大道为例,讨论了其设计原则,提出了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评价。
关键字:城市道路昆山市道路景观生态植物景观
昆山的城市景观有着江南水乡的特质,但又一贯追求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受到海派文化的影响。
近几年来景观品质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越来越优越。
城市道路是组织城市各部分的“骨架”,也是城市景观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
城市道路的规划与设计,除了必须满足道路交通的功能与技术要求外,还必须重视研究如何使城市道路成为观赏城市风景景观的良好场所,城市道路空间及相关设施应当具有艺术观赏性,从而使道路及其景观同周围环境达到和谐与统一。
昆山城市道路的特点就是每条路都有自身的景观特色,并且做到定位准、高质量、低投入。
城北大道则因地制宜的利用了道路两侧的水景,凸显了现代鱼塘景观。
1 项目概况
城北大道位于昆山市城市的北部,是连接东西向的市级快速干道,分为东西两部分,全程长约8.1公里,道路宽50米,中央隔离带宽3米,两侧快车道各宽12米,两侧机非隔离带宽各5米,两侧人行道宽各3米,规划两侧人行道向外扩20米,作为城北大道两侧绿化带。
城北大道是北部各工业区段的一条绿色交通走廊,即是重要的交通干道,又是昆山主要的景观大道。
提出建施城北大道,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既开辟了一条城市轴线干道,也开辟了一条视觉风景走廊,还反应了昆山市的地域特征,并将昆山道路的新面貌展示给了整个社会。
2 规划原则
2.1 生态性原则
道路绿化及周边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并充分体现季相的变化和色相的对比,同时注意疏林与密林与草坪的韵律节奏的变化。
在满足植物造景的同时突出强调植物的生态效益,强调以绿为主。
道路绿化也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突出强调道路绿化的生态效益对于改善城市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2.2 整体性原则
道路本身的各组成要素及道路周围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组成,即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隔离带和两侧绿化都以大苗木为主,并注意和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使其和周围环境互相融合。
如车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分隔带采用统一的行道树树种。
如立交桥节点处可以结合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将森林公园和道路景观建设统一考虑,使二者的景观相互融合相互借用.
2.3 连续性原则
将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并不意味着千篇一律,要在统一中有变化。
城北大道的景观设计根据不同区段的用地性质充分把握其景观环境的性格来进行了不同性格的规划设计,并适当设
置景观节点使其景观得以统一又有变化,有效的延续了景观,达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
如非机动车(人行道)绿化树种的选择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都采用了常绿树,保证了视觉上的统一和连续。
2.4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强调因时制宜,充分保护和利用周边现有景观资源、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并在规划中遵循因高就低、适地适树、就地取材的原则。
如两侧绿化带狭窄的地段,有效的保留和利用了现有的水体和鱼塘进行道路借景设计,丰富了景观层次和意境。
2.5 人性化设计原则
树种选择上注意人性化设计,如在车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分隔带道树运用上建议采用落叶树种(如法桐、银杏、马褂木、国槐等),夏天有浓郁的树阴遮蔽,冬天有斑驳的阳光洒在路面,还可以透过树干和树枝的空隙欣赏道路两边的景观,满足了人们观赏道路周围景观的同时还满足了人们对阳光“冬阳夏荫”的心理需求。
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设置也并非贯穿始终,而是根据人流量的需要在部分路段取消了人行道的设置。
3 规划特点
整条道路发挥三大功能,体现三种效果,考虑三个因素,搞好了两个结合
3.1 发挥三大功能
一是交通干线功能,充分发挥其快速通道功能,景观环境设计也就主要是为了体现简洁、明快、现代的城市风貌。
二是城市景观大道功能,使之成为外围交通系统的一大景观,设置3米宽人行道,便于人行。
在景观设计手法上注意与两侧环境的协调统一,形成通透的、内外借景的景观视觉效果。
三是绿化功能,展示其改善城市环境生态的功能。
植物造景上,尽可能的采用密植的大苗木林和灌木林,以丰富的色彩和花色体现道路景观环境的城市的装饰效果。
3.2 体现三种效果
一是气势宏伟,体现一流效果。
整条道路两侧空间开阔,地势平坦,农田和水网为道路景观提供了自然的底色,将形成一派自然的森林景观。
二是美观大方,显示饶城大道、窗口大道的风格。
三是绿色屏障,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展现现代都市园林风光。
3.3 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实施的可行性。
主要考虑选用植物的生长特性、在本地区生存的质量、表现效果。
二是建设成本。
讲究植被的有机、艺术的结合,不单纯追求高档搭配。
三是养护成本。
充分考虑长期养护问题,尽可能降低养护成本,便于保持。
3.4 搞好两个结合
一是宽与窄的结合,注意克服道路内侧规则绿化带与外侧20米宽左右自然绿化带形成的自然宽窄所造成感官脱节问题,主要考虑设计方案中三个主要形式的20米外围绿带的变化风格与表现形式,搞好外围景观绿带与当地自然地形所产生的宽窄感觉与水体与陆地之间的比例关系。
长江北路至顺陈路段根据现场情况应合理布局两侧的现有水体。
自然沟通,自然梳理;巴城段现场两侧各20米宽左右则应根据现场实际地形进行植物景观的大气营造.
二是车与人的结合,根据车行与人行的特性,在车行道上体现磅礴的气势,人行道上体现优美的环境。
4 结语
城北大道景观规划设计是昆山市园林局指导并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的,2007年年底提交方案成果,工程分期施工,巴城段及周市段部分目前已竣工。
道路景观的设计已不只是单纯的工程技术设计,还必须作为城市设计进行综合考虑,要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因素,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才能使城市道路真正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昆山市绿地系统规划2007
〔2〕林哲浅论风景旅游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划师,1999(2)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