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提纲讲解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提纲讲解

八年级生物期中复习提纲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一、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它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1、血管:物质运输的管道。

脉搏是指动脉的跳动,青筋是指静脉。

类型血流方向结构特点管壁弹性管腔血流速度动脉从心脏→全身厚大小快静脉从全身→心脏较薄小大(有静脉瓣)慢毛细血管从最小的动脉→最小的静脉极薄(仅一层上皮细胞)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极慢2、血液:物质运输的载体1)血浆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其它养料和废物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名称形态结构数量主要功能红细胞(含血红蛋白)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较大。

(血红蛋白—红色含铁蛋白质)最多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氧含量高时,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反之,易与氧分离)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最少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最小较多止血、凝血血细胞结构图3、心脏——物质运输的动力1)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心脏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2)结构:四个腔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主动脉肺肺动脉肺肺静脉心脏结构图3)瓣膜:房室瓣;动脉瓣保证血液朝向一个方向流动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4)生理 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4、血液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O 2→组织细1)过程 胞,CO 2→血液)→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O 2→血液,CO 2→肺泡)→肺静脉→左心房流动脉血流静脉血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血液循环示意图体循环:动脉血 静脉血 2)血液循环中血液性质的变化肺循环:静脉血 动脉血 血型:ABO 血型系统:A 型、B 型、AB 型和O 型(5)输血与血型AB 型:万能的受血者;O 型:万能献血者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血液凝集为红细胞凝集)血量:成人体重的7%~8%;献血量200~300ml 注意:1)贫血(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数值低于正常值 2)发炎或白血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3)血压: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

一般所说的血压实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测量部位:肱动脉 高血压-----舒张压超过12kPa 低血压-----收缩压低于12kPa4)血液分层、凝固、凝集 组织O CO 细胞2营养物质细血管网CO 2O 2肺泡2废物2、排泄(1)排泄概念: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皮肤: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途径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泌尿系统: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以尿液的形式排出粪便的过程叫排遗。

(2)泌尿系统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3)肾脏的结构皮质:周围,呈深红褐色·肾脏髓质:里面,颜色较浅肾盂:呈漏斗状肾小体肾小球肾单位肾小囊肾脏结构和肾小管功能的基本单位(4)尿的形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滤过肾小囊内(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不能滤过)形成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原尿中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大部分水)→形成尿液。

图表1尿的形成示意图(5)尿的排出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6)排尿的意义a排出废物;b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c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血浆√√√√√原尿√√√√尿液√√√注意:蛋白尿和血尿:肾小球毛病(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或者血细胞)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可能肾小管问题或者是糖尿病尿量明显增多:可能是肾小管问题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1)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细胞体结构树突:多、短神经突起轴突:长、一条(轴突+髓鞘=神经纤维)元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2)神经系统的组成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功能: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小脑:协调运动,维持平衡脑干:“生命中枢”(心跳、呼吸、血压调节中枢)脑大脑结构灰质:(大脑皮质)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颜色灰暗,里面有语言(人类特有)、听觉、视觉、感觉等高级神经中枢。

白质:神经纤维汇集,颜色白亮,有传导功能白质:在外,神经纤维构成,传导作用 功能:反射和传导(2)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及联系: 类型 项目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产生过程生来就有的一种本能 后天生活、学习形成的 神经中枢位置 神经中枢在脑干或脊髓中 (低等反射活动) 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高等反射活动) 神经联系 固定,不会消退 不固定,会消退 举例 吃梅分泌唾液望梅分泌唾液联系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定义: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来自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感受器 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非条件反射反射 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脊髓 结构灰质:在里,蝶形,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里有低级神经中枢) 反射的类型 条件反射2、人体对信息的感知:眼与视觉眼的附属结构:眼睑、泪腺、睫毛、结膜(红眼病和沙眼发病的部位)角膜:无色、透光外膜巩膜:“白眼球”(1)眼的结构虹膜:“黑眼球”含色素、中有瞳孔眼球壁中膜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眼球脉络膜:营养作用内膜:视网膜(成像和产生视觉神经冲动)房水内容物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折光作用玻璃体眼球结构示意图(2)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主要折射结构)→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产生冲动)→视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产生视觉)成因:晶状体过度变凸,眼球前后径过长(3)近视及其预防 矫正:配戴凹透镜(4)模拟眼球成像实验:凸透镜 晶状体 白纸板 视网膜3、耳与听觉:P47外耳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中耳 鼓室 听小骨 半规管内耳 前庭耳蜗(与听觉形成有关) 听觉的形成:P47耳廓收集,外耳道传到中耳 听小骨传递和放大 刺激 外界的声波 鼓膜振动 内耳 耳沿听神经传递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大脑皮层) 4、激素调节激素:内分泌腺分泌的,在血液中含量很少,但对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的化学物质。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激素(最重要)(1)激素调节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最大,对大脑发育有影响) 胸腺:分泌胸腺激素内分泌腺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 胰岛:分泌胰岛素睾丸(男性):雄性激素 性腺 卵巢(女性):雌性激素(生长激素垂体幼年分泌不足:患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幼年分泌不足:患呆小症幼年分泌过多:患甲亢胰岛素胰岛分泌不足:患糖尿病治疗:注射葡萄糖(3)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异同相同:身材矮小侏儒症: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智力一般正常不同:呆小症: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智力低下第17章运动与行为1、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组成。

头骨骨骼躯干骨四肢骨2、骨的基本结构P60骨膜:坚韧的结缔组织膜;含有血管(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神经和成骨细胞(骨的生长和再生)骨密质(长骨骨干部分)骨质骨松质(长骨两端部分,呈蜂窝状)骨髓:骨髓腔、骨松质(红骨髓,终身具有造血功能)3、骨的连结:不活动的连结,如脑颅骨半活动的连结,如脊椎骨活动的连结(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4、关节——骨连结的主要形式P62关节具有牢固性、柔韧性、灵活性。

关节头关节面关节窝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叫做脱臼关节软骨表面光滑,能减少两骨的摩擦,缓冲运动时产生的震动关节囊能把相邻的两骨牢固的联系起来关节腔内有滑液,能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5、骨骼肌:肌腹——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红褐色,由肌细胞组成(随意肌)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白色的部分,由结缔组织组成肌腱可以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受到神经系统的刺激后,骨骼肌收缩、舒张,牵动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产生各种动作。

6、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必须由多组肌肉群(至少两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调,共同完成。

如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7、动物的行为觅食行为:猎豹捕食羚羊,螳螂捕蝉争斗行为:(攻击行为)羚羊为争夺配偶相互攻击对动物所起作用:防御行为:尺蠖拟态,乌鸦聚众鸣叫,乌贼释放墨汁繁殖行为:孔雀开屏,青蛙高叫社群行为:蜜蜂、蚂蚁、狮子、狒狒(1)类型先天性行为: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

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从行为获得过程:后天性行为:动物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又叫学习行为。

如小狗算算术、大山雀偷饮牛奶⑴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2)动物行为的特点⑵与生活环境相适应,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

⑶由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等相互作用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