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数字交换技术汇总
图7.1 全天话务量变化示例
7.1.1 话务量
话务量的大小与用户数量、用户通信的频繁程 度、每次通信占用的时间长度以及观测的时间 长度有关。
单位时间内通信的次数越多,每次通信占用 的时间越长,观测的时间越长,话务量就越 大。
由于通信次数、每次通信占用时间的长度都 是变化着的,所以话务量也是一个随时间变 化的量,即是一个“随机变量”。
7.1 话务量基本概念 7.2 控制系统的呼叫处理能力 7.3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引言
本章重点讲述了话务理论基础知识。话务理论运 用概率论的统计方法,研究电话交换系统的负载 网络结构和服务质量的数量关系。
统计和话务测量是观测交换机和网络情况的一种 工具,有助于短期维护或长期的网络规划。
譬如:通过各种话务流向,话务负荷的统计等来配置 中继和交换能力;通过测量统计各种话务事件,得为0.4 Erl,每用户忙时话务量为0.04 Erl,则根据 计算扩容1000线用户,需扩容( )条E1中 继系统(一个E1按30个话路计算): A、2 B、5 C、4 D、1
解: 0.4*30*N=1000*0.04 N=3.33 所以取4*E1,答案C
7.1.1 话务量
7.1.1 话务量
例2.某中继线1小时内有6个10分钟的占用时间, 问该中继线的话务量是多少?
解: C=6, 小时
∴A = C×t = 1 Erl
例3.一个城市由市区和农村组成。市区面积为400平方公里, 1000个人/平方公里,每小时每个用户2个电话,每个电话平 均通话时长为50秒;农村面积为500平方公里,100个人/平方 公里,每小时每个用户1个电话,每个电话平均通话时长为40 秒。试计算该城市1小时内总共产生的话务量是多少?
第7章 交换技术基础
任课教师:李红岩
回顾:第2、3、4章
回顾:第5、6章
交换机拥有完善的维护操作子系统,具有 各种自动监控功能,能发现故障并及时消 除故障的影响,保证系统不间断地工作。 但还需要采用预防性维护,维护人员应能 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种输出信息、话务测量 等手段,使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7.1.1 话务量
一、话务量的计算 话务量等于在一个平均占用时长内话源(即用户和 上级网络单元)发生的平均呼叫数。
话务量A与用户的呼叫次数C和每次呼叫的平均占 用时间t有关:A=C(次/小时) ×t(小时/次)
话务量的基本单位是爱尔兰(Erlang),或叫 “小时呼”,简写为Erl。由定义可以看出,Erl 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7.1.1 话务量
二、网络单元的话务量
网络单元指的是一条中继电路(64Kb/s),一个网络端口 (64Kb/s),一个用户板端口或者一些与呼叫有关的软件 单元。
根据话源话务量定义,网络单元的话务量为
A=λ·S
=C/T·S
=C·S/T C── 呼叫次数 T── 单位时间(一个小时) 当A=1时,网络单元被100%占用。当A<1时,网络单元被 占用了相应的百分数。例如,一个网络单元的话务量是0.8 爱尔兰,表明这个网络单元(如,一个中继电路)的利用 率是80%,也可以说,在一个小时内,网络单元被占用了 0.8小时。
三、网络的话务量
网络由二个以上网络单元组成,例如,中继线群, 交换网络,用户网络,一块用户板以及与呼叫有 关的软件功能块。网络话务量为完成话务量其定 义及表达形式如下: 定义 A=C/T·S=λ·S 1 A=C/T·S 网络话务量A等于在平均占用时长S内发生的平均 占用次数。
2 A=C/T·S=1/T·CS 网络话务量A在数量上等于在单位时间(T)里, 网络被占用时间的总和CS。
7.1.1 话务量
话务量是用户占用交换机资源的一个量度,反映 用户在电话通信使用上的数量要求。在交换局内, 它表现为交换设备的繁忙程度。
交换机的话务量是指单位时间(1小时)内,交换系
统承担的话务负荷和每次处理任务平均占用的时间。
全天话务量变化(图7.1)
说明
通常所说的话务量,是指系统 在一天的最繁忙时间里一个小 时的平均话务量。
话务量也用分钟呼(cm)或百秒呼(ccs)来表示: 1Erl=60cm =36ccs。
7.1.1 话务量
话务量计算的例子
例1.一个交换机,其交换网络连接1000个用户 终端,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为0.1Erl。求该交 换机总的话务量。 解:
A = 0.1 Erl ×1000 = 100 Erl 则该交换机总的话务量为100 Erl。
解: 市区话务量A1= 400×1000×2×(50÷3600) = 11111.11ERL
农村话务量A2= 500×100×1×(40÷3600) = 555.56ERL
∴A = A1 + A2 = 11111.11ERL + 555.56ERL = 11666.67ERL
则该城市1小时内总共产生的话务量是11666.67ERL。
本章主要讲程控交换机运行维护阶段相关 的理论基础,包括:话务量、呼损、最大 忙时试呼次数、可靠性指标等概念和计算 公式。
第7章主要问题
1.什么是话务量? 2.话务量如何计算? 3.话务量和呼损的关系? 4.评价程控交换机的话务处理能力的两个指标是什么? 5.什么是BHCA、MTBF、MTTR?
第7章 交换技术基础
一条中继电路的话务量是0.7E(规范规定 值)。可以说,每条中继线的利用率为70%。 也可以说,在一个小时内,中继线占用时 间达0.7小时。
当知道两个局间话务量An,呼损En(A),查 爱尔兰表得中继线数N后,需检查每条中继 线的利用率μ,μ=An/N,μ应小于等于0.7E, 当μ大于0.7E时,所需中继线数量应按下式 求出,N=An/0.7E。
7.1 话务量基本概念
7.1.1 话务量
电话用户进行通话时,必然要占用电话局的交换设 备,用户通话次数多少和每次通话时间长短都从数 量上说明用户使用电话的程度,也说明电话局内的 交换设备被占用的程度。从数量上表明用户占用交 换网络和交换网络单元程度的量叫话务量。话务量 又称电话负载,是电信业务流量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