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基础知识
姓名:
一、《中华人民公证法》颁布实施有何重大意义?
1.服务大局打造公证公信力。
2.服务民生奠公信之基。
3.改善民生树立公证公信力。
4.拓展业务扩大公信影响力。
5.化解矛盾维护公信力。
6.注重宣传向社会渗透公信力。
7.服务园区提升公证公信力。
8.“信誉至上就是执业之本。
二、公证有哪些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公证具有三种法律效力。
(1)证据效力。
公证的证据效力,是指公证证明的内容具有特殊的证明力,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7条明确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公证证明在民事诉讼中原则上无须审查则应被采证。
(2)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
具体说,即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某项法律行为必须进行公证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不履行公证程序,则该项法律行为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大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根据法律、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某些法律行为非经公证不能产生法律效力;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按照国际惯例、国际条约和双边协定,法律行为非经公证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3)强制执行效力。
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公证处可依法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债务人到期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持该债权文书公证书为执行依据,不经过审判程序而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同时也可大大减轻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工作负担,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三、公证的业务范围有哪些?
公证机关业务范围有以下几项
(1)证明法律行为;(2)证明有法律意义的文书;(3)证明法律事实;(4)证明非争议性事实;(5)证明无疑义的债权文书有强制执行的效力;(6)办理与公证有关的辅助工作;(7)其他公证事务。
四、公证与律师见证有何不同?
一、什么是律师见证?
许多人听说过律师见证,甚至申请做过律师见证,但更熟悉的可能还是公证。
其实,律师见证和公证在法律性质方面是类似的,是基本相同的。
律师见证是由作为法律专业人士的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就当事人的某一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予以确认的一种律师业务类型,是律师的基本业务之一。
律师见证的目标有二:一是当事人行为要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误解等情形,为此律师要同当事人面谈并查阅、核实各类材料之原件;二是当事人行为要合法,不存在违法或规避法律之情形,为此律师要认真查阅全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各类规范性文件。
只有当事人的行为既真实又合法,律师才可以进行见证才会出具《律师见证书》;否则,律师会建议或要求当事人调整行为方式直至符合真实合法的要求,如仍达不到此要求,则律师应该拒绝当事人的见证委托。
二、律师见证与公证机关的公证究竟有何区别?
律师见证是律师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以律师事务所及见证律师的名义,对当事人的申请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予证明的一种司法活动。
公证机关的公证是公证机关代表国家经过法定程序所进行的证明活动,其证明效力是法律予以明确规定而确认的,证明效力通常强于一般律师见证。
律师见证的法律属性应该归为“人证”或“私证”,而且律师见证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那些国家规定必须公证的事项只有经过公证才能生效。
但是,律师见证的的确确有许多优点。
律师见证的程序比较方便、灵活、快捷。
见证过程中能提出法律意见,对尚未成熟的事件能提供法律帮助。
这些优点是公证机关无法具备,难以实施的。
尤其是涉外投资合同、涉外投资项目的洽谈可以委托律师代理而不能够办理公证。
五、公证与民间证明有何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公证”一词,但很多人不了解它和一般的民间证明有什么区别。
公证是国家专门设立的公证机构代表国家所作的证明,是法定证明。
民间证明,又称为“私证”,如见证、中人、证人证言等。
公证与私证在性质、效力、证明方式、权威性上是截然不同的。
公证与民间证明的主要区别在于:
一是性质不同。
公证是国家的司法证明活动,是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法律监督和法律保障的重要法律手段。
二是主体不同。
公证是国家司法证明机构——公证机构所作的证明活动,民间证明则是公民或非法定机构所作的证明。
三是效力不同。
公证具有法定的证明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要件效力,并可以在域外发生法律效力;而见证等民间证明则不具有法律效力。
四是证明范围、内容不同。
公证能证明各种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不受行业、当事人类别、行为性质和内容的限制。
公证证明的内容不仅是证明对象的真实性,还必须证明其合法性;私证所能证明的事项要少得多,而且只能证明证明人所见事实的真实性。
五是公证机构必须按法律规定的程序、条件、方式进行证明活动。
六是公证具有权威性、公正性、通用性、广泛性、规范性,这是私证所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