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表面加工方法
一、工件表面的形成原理
组成工件的表面:平面、圆柱面、圆锥面、球 面、成形表面(圆环面、螺旋面等)。 任何表 面都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母线)沿着另一条线 (导线)运动的轨迹。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形成表 面的发生线。如图母线为1,导线为2。另外还要 注意两条发生线之间的相对位臵。
二、表面的形成方法
由于使用的刀具切削刃形状和采取的加工方 法不同,形成发生线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种。
2.铣平面 铣平面有周铣和端铣两种方式。
周铣法(用圆柱铣刀加工平面) a.逆铣铣削时,铣刀刀齿在工件切入处的切削速度与工件进给速度方向相反。 b.顺铣铣削时,铣刀刀齿在工件切入处的切削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速度方向相同。
端铣法(用面铣刀加工平面)
a.对称铣削工件相对于铣刀回转中心处于对称位臵的铣削方式,称为对称铣削。 b.不对称铣削铣刀轴线与工件铣削宽度对称中心线不重合的铣削 不对称逆铣 根据铣刀偏移位置不同 不对称顺铣
(1)刨平面的工艺特征和应用范围 因刨削的切削速度、加工表面质量、几何精度和生产率, 在一般条件下都不太高,所以在批量生产中常被铣削、拉削和 磨削所取代。但在加工一些中小型零件上的槽时(如V形槽、T 形槽、燕尾槽),刨削也有突出的优点。
(2)宽刃精刨 1)采用宽刃刨刀
2)切削速度极低(5~12m/min),切削过程发热量小。 3)切深极微
2.3 铣削特点
1)断续切削,冲击、振动大; 2)多刀多刃切削; 3)半封闭式切削; 4)切削负荷呈周期变化。
常用铣床
床身
悬梁
主轴
刀杆支架 滑座
工作台
底座
升降台
卧式升降台铣床
常用铣床
床身 主轴
工作台
床鞍(滑座) 升降台 底座
立式升降台铣床
立柱
顶梁 立柱
常 用 铣 床
主轴箱 横梁 卧铣头 工作台
成形法: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轨迹法: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 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展成法:利用刀具和工件作展成切削运动 的加工方法。 相切法: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 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三、工件表面的成形运动
1.直线运动 2.旋转运动 3.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复合运动
图4-1 加工误差与成本的关系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 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 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若延长加工时间,就会增加成本, 虽然精度能提高,但不经济。 经济表面粗糙度的概念类同于经济精度的概念。 本章主要介绍四种典型表面(外圆柱表面、孔、平面、齿面) 的加工方法。
适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加工精度要求不很高的工件。
二、平面磨削的特点及应用
1)平面磨床的结构简单,机床、砂轮和工件系统刚 性较好,故加工质量和生产率较内、外圆磨削高 2)平面磨削由于利用电磁吸盘装夹工件,可很好地 保证磨削平面与基准平面间的平行度,中小件可 多件磨削,以提高生产率。 3)在大批大量生产中,用磨削来代替刨、铣削加工 精确毛坯表面上的硬皮既可提高生产宰,又可有 效地保证加工质量。
立铣头
卧铣头
床身
龙门铣床
3. 拉平面
拉平面方式 刨平面需经多次行程才能完成一个平面的加工, 铣平面虽然在一次行程中就能完成一个平面的加工,但其 进给速度也较小,故对于一些批量较大、表面粗糙度要求 较小的平面也可采用拉削的方式进行加工。
拉平面的工艺特征 生产效率高 拉平面时,由于拉刀齿多刃,故可在拉
第二节 平面加工
一、平面的分类及加工要求 根据平面的作用不同,其加工要求亦不同,平面有: 非结合平面 结合平面 导向平面 精密量具表面
平面的技术要求主要有:
形状精度 : 平面度、直线度。
t t
位置精度: 平面之间的尺寸精度、位置 精度等。
t t B A
B
A
表面质量 :表面粗糙度、硬度、残余 应力及微观组织等
刀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个平面的粗精加工,其生 产率要比刨削和铣削高得多。 加工质量好 由于拉床刚度和刀具支承刚度均较好, 且拉刀后部还设有校准齿,故拉平面可获得很高 的加工精度,一般平面位臵精度可控制在0.02~ 0.06mm,表面粗糙度Ra<1.25μm。
4. 磨平面
一、平面磨削方法
1. 1)表面粗糙度; 2)表面的形状、位置精度 3)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 4)工件的形状结构特点; 5)工厂现有设备情况。
二、平面的加工方式
车平面; 铣平面; 常用的粗加工方法 刨平面; 拉平面; 磨平面; 常用的精加工方法 刮研平面; 平面的光整加工方法 研磨平面。
1.刨平面
5.刮研平面
刮研是利用刮刀在工件表面上刮去很薄一层金属的光整加 工方法,一般是在精刨之后进行。刮研可以获得很高的表 面质量,表面粗糙度Ra=0.8~0.1μm,平面的直线度可达 0.0lmm/m,甚至可达0.005~0.0025mm/m。
优点:砂轮和工件的接触面小,发热量小,磨削区的 散热、排屑条件好,砂轮磨损较为均匀,可以获得较 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缺点:磨削力易使砂轮主轴受弯变形,故要求砂轮主 轴应有较高的刚度,否则容易产生振纹。
适于在成批生产条件下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平面。
2. 端面磨削 优点:a、磨头主轴伸出的长度短,刚性好,磨头的弯曲变形 小,允许采用较大的磨削用量工作。 b、磨削面积大,生产效率高。 缺点: a、砂轮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大,易发热,散热及冷却条 件差, b、砂轮各点的圆周速度不同,砂轮磨损不均匀,故加 工精度较低。
磨平面已广泛地应用于平板平面、托板的支承面、轴承、 盘类的端面或环端面等大小机件的精密加工及机床导轨、 工作台等大型平面以磨代刮的精加工。一般经磨削加工的 平面,直线度可达0.01~0.03mm/m,表面粗糙度可达 Ra=0.8~0.2μm,两平面间的尺寸精度可达IT6~IT5,平行 度可达0.0l~0.03mm。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机器零件的结构形状虽然多种多样,但是由一些最基本的几 何表面(外圆、孔、平面等)组成的。机器零件的加工过程 就是获得这些零件上基本几何表面的过程。同一种表面,可 选用加工精度、生产率和加工成本各不相同的加工方法进行 加工。
统计资料 表明,各种 加工方法的 加工误差和 加工成本之 间的关系呈 负指数函数 曲线形状。 要获得高精 度,则成本 就要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