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法规要求的要点总结
1 国产和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必须有中文标签,不得售卖没有中文标签的产品。
2 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必须符合中国的法规。
3 食品标签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4 食品标签应清楚、明显、容易辨识。
5 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
6 国产和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内容,必需符合食品安全法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对各类食品的特殊要求见表二、表三)
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国产食品强制标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如产地),食品营养标签。
进口食品强制标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原产国或原产地,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食品营养标签。
特殊标示:辐照食品、转基因食品、质量(品质)等级
推荐标示:批号、食用方法、致敏物质、
下列预包装食品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
保健食品标识规定
国产保健食品强制标示:保健食品名称、保健食品标志与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配料、营养成分表、功效成分、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不适宜食用人群(商品属性所决定是否标识)、食用方法、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藏方法、执行标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与地址。
进口保健食品强制标示:保健食品名称、保健食品标志与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配料、营养成分表、功效成分、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不适宜食用人群、食用方法、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藏方法、原产国或原产地、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特殊标识内容:辐照食品、《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中载明的“警示性标识内容”。
GB13432-2004预 包 装 特 殊 膳 食 用 食 品 标 签 通 则
国产食品强制标示:食品名称,配料清单和配料定量标示,能量和营养素,净含量及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标准号,质量(品质)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食用方法,贮藏方法,适宜人群,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进口食品强制标示:食品名称,配料清单和配料定量标示,能量和营养素,净含量及固形物,生产日期,保质期,食用方法,贮藏方法,适宜人群,原产国/地区,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允许标示内容:能量、营养素含量水平声称、能量、营养素含量比较声称、营养素作用声称
GB10344-2005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
国产食品强制标示:名称、配料、酒精度、原麦汁含量(啤酒)、原果汁含量(除葡萄酒外的果酒)、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地址、日期标注和储存说明、净含量、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警示语、生产许可证号
进口食品强制标示:名称、配料、酒精度、原麦汁含量(啤酒)、原果汁含量(除葡萄酒外的果酒)、日期标注和储存说明、净含量、警示语、原产国或原产地、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推荐标示:批号、饮用方法、能量和营养素、产品类型
葡萄酒和酒精度大于等于10%vol的其他饮料酒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
GB28050-2011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营养标签: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
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标签是预包装食品标签的一部分。
4 强制标示内容
4.1 能量、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当标示其他成分时,应采取适当形式使能量和核心营养素的标示更加醒目。
4.2 对除能量和核心营养素外的其他营养成分进行营养声称或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4.3 使用了营养强化剂的预包装食品,还应标示强化后食品中该营养成分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4.4 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4.5 上述未规定营养素参考值(NRV)的营养成分仅需标示含量。
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生鲜食品,如包装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禽蛋等;乙醇含量≥0.5%的饮料酒类;包装总表面积≤100cm2 或最大表面面积≤20cm2 的食品;现制现售的食品;包装的饮用水;每日食用量≤10 g 或10 mL 的预包装食品;
食品安全法有关食品标签标示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九)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第四十八条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生产者对标签、说明书上所载明的内容负责。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第四十九条 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
第四十二条 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
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贮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
第五十一条 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
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职,承担责任。
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第六十六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
第三章 农产品标识
第十条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包装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在包装物上标注或者附加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
有分级标准或者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者添加剂名称。
未包装的农产品,应当采取附加标签、标识牌、标识带、说明书等形式标明农产品的品名、生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名称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