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材料》练习题(分章节)

《建筑材料》练习题(分章节)

《建筑材料》练习题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一、是非题:(正确者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软化系数越大的材料,其耐水性能越差。

( )2、吸水率小的材料,其孔隙率一定小。

( )3、材料受潮或冰冻后,其导热系数都降低。

( )4、具有粗大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大;具有细微且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较小。

( )5、材料的孔隙率越大,其抗冻性越差。

( )6、材料的抗冻性仅与材料的孔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

( )7、相同种类的材料,其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

( )8、在材料抗压试验时,小试件较大试件的试验结果偏大。

( )9、材料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较加荷速度慢者的试验结果值偏大。

( )10、把某种有孔的材料,置于不同湿度的环境中,分别测得其密度,其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度最小。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1、当材料的润湿边角θ为( )时,称为憎水性材料。

a、>90°b、≤90°c、0°2、当材料的软化系数为( )时,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

a、>0.85b、<0.85c、=0.753、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视密度为ρ′,松散容重为ρ 0′,则存在下列关系( )。

a、ρ>ρ 0′>ρ′b、ρ′>ρ>ρ 0′c、ρ>ρ′>ρ 0′4、含水率为5%的砂220g,其干燥后的重量是( )g。

a、209b、209.52c、2105、材质相同的A、B两种材料,已知容重γA>γB,则A材料的保温效果比B材料( )。

a、好b、差c、差不多三、填充题1、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材料的容重是指材料在()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表示,吸湿性大小用()表示。

3、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长期()作用下,()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4、材料的耐水性可以用()系数表示,其值=()。

该值越大,表示材料的耐水性()。

5、同种材料的孔隙率越(),其强度越高。

当材料的孔隙一定时,()孔隙越多,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

6、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和()等。

四、名词解释1、密度2、容重3、松散容重4、视密度5、孔隙率6、空隙率7、亲水性8、憎水性 9、吸水性 10、吸水率 11、含水率12、耐水性 13、软化系数14、抗渗性15、抗冻性16、弹性 17、塑性18、脆性 19、韧性20、耐抗性 21、导热系数22、比热 23、热容量24、徐变五、计算题:1、某材料的密度为2.60g,干燥容重为1600kg/,现将重954g的该材料浸入水中,吸水饱和时的重为1086g。

求该材料的孔隙率、重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和闭口孔隙率。

2、碎石的密度为2.65g/,松散容重为1.68Kg/L,视密度为2.61g/,求该碎石的空隙率和孔隙率。

3、普通粘土砖进行抗压试验,干燥状态时的破坏荷载为207KN,饱水时的破坏荷载为172.5KN。

若受压面积F=11.5×12,问此砖能否在常与水接触的部位使用?六、问答题1、何谓视密度(视比重),它与材料的密度的区别是什么?2、何谓材料的孔隙率?它与密实度有什么关系?二者各如何计算?3、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的含意是什么?各用什么指标表示?4、什么是材料的强度,强度等级(标号)、和比强度?第三章气硬性胶凝材料一、是非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 )2、建筑石膏最突出的技术性质是凝硬化快,且在硬化时体积略有膨胀。

( )3、石灰“陈伏”是为了降低熟化时的放热量。

( )4、石灰硬化时收缩值大,一般不宜单独使用。

( )5、菱苦土凝结硬化慢,可加入Na 2Si后促硬。

( )6、水玻璃的模数n值越大,则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1、石灰硬化的理想环境条件是在( )中进行。

a、水b、潮湿环境c、空气2、石灰硬化过程中,体积发生( )。

a、微小收缩b、膨胀c、较大收缩3、水玻璃中常掺用的促硬剂是( )。

a、NaFb、Na 2S0 4c、Na 2S iF6三、填充题1、石灰熟化时放出大量(),体积发生显著();石灰硬化时放出大量(),体积产生明显()。

2、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硬化时体积(),硬化后孔隙率(),容重(),强度(),保温性(),吸声性能()。

四、名词解释1、胶凝材料2、气硬性胶凝材料3、水硬性胶凝材料4、建筑石膏5、生石灰6、消石灰7、欠火石灰8、过火石灰9、石灰陈伏 10、水玻璃模数第四章水泥一、是非题(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1、硅酸盐水泥中C 2S的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而C 3S正好相反。

( )2、硅酸盐水泥中含有CaO、MgO和过多的石膏都会造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

( )3、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 )4、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 )5、抗渗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不能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1、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适量的石膏,其目的是对水泥起( )作用。

a、促凝b、缓疑c、提高产量2、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是水泥熟料( )含量过多。

a、CaOb、游离CaOc、Ca(OH) 23、硅酸盐水泥水化时,放热量最大且放热速度最快的是( )矿物。

a、C 3Sb、C 3Ac、C 2Sd、C 4AF4、硅酸盐水泥熟料中,( )矿物含量最多。

a、C 4AFb、C 2Sc、C 3Ad、C 3S5、用沸煮法检验水泥体积安定性,只能检查出( )的影响。

a、游离CaOb、游离MgOc、石膏6、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 )。

a、硅酸盐水泥b、矿渣水泥c、普通水泥7、对干燥环境中的工程,应优先选用( )。

a、火山灰水泥b、矿渣水泥c、普通水泥8、对硅酸盐水泥强度贡献最大的矿物是( )a、C 3Ab、C 3Sc、C 4AFd、C 2S三、填充题1、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是()、()、()、和()。

2、生产硅酸盐水泥时,必须掺入适量的石膏,其目的是(),当石膏掺量过多时会导致()。

3、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是()、()和()。

4、引起硅酸盐水泥腐蚀的内因是()和()。

5、矿渣水泥与硅酸盐水泥相比,其早期强度(),后期强度(),水化热(),抗蚀性(),抗冻性()。

6、矿渣水泥比硅酸盐水泥的抗蚀性(),其原因是矿渣水泥水化产物中含量少。

7、活性混合材料中均含有()和()成分。

它们能和水泥水化产生的()作用,生成()和()。

四、名词解释1、活性混合材料2、非活性混合材料3、初凝时间4、终凝时间5、体积安定性不良6、标准稠度加水量五、问答题1、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组成是什么?它们单独与水作用时的特性如何?2、水泥的水化热对混凝土工程有何危害?3、为什么生产硅酸盐水泥时掺适量石膏对水泥不起破坏作用,而石膏掺量过多却会对水泥起破坏作用?4、何谓五大品种水泥?它们的定义如何?第五章混凝土一、是非题1、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相同,则它们的级配也一定相同。

( )2、砂子的细度模数越大,则该砂的级配越好。

( )3、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保持W/C不变增加水泥浆量,可增大拌合物的流动性。

( )4、对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加水量的大小。

( )5、卵石混凝土比同条件配合比的碎石混凝土的流动性大,但强度要低一些。

( )6、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小的混凝土的强度低。

( )7、W/C很小的混凝土,其强度不一定很高。

( )8、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二者的W/C是不相同。

( )9、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ζ值越大,表明混凝土质量越稳定,施工水平越高。

( )10、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后,其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得到提高。

( )二、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配制混凝土用砂的要求采用( )的砂。

a、空隙率较小b、总表面积较小c、空隙率和总表面积都较小2、含水为5%的砂子220g,烘干至恒重时为( )ga、209.00b、209.52c、209.553、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Mx相同时,则它们的级配( )。

a、一定相同b、一定不同c、不一定相同4、压碎指标是表示( )强度的指标之一。

a、混凝土b、石子c、轻骨料5、试拌混凝土时,当流动性偏低时,可采用提高( )的办法调整。

a、加水量b、水泥用量c、水泥浆量(W/C保持不变)6、原材料确定时,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水泥用量b、水灰比c、骨料的质量7、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重要参数是( )。

a、W、C、Sb、W、W/C、Spc、W/C、C、Sp8、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应比要求的强度等级高,提高的幅度的大小取决于( )a、要求的强度保证率b、施工水平c、要求的强度保证率和施工水平9、轻骨料的强度指标是( )。

a、压碎指标b、立方体抗压强度c、筒压强度10、大体积混凝土常用外加剂是( )。

a、早强剂b、缓凝剂c、引气剂11、混凝土冬季施工时,可加的外加剂是( )。

a、速凝剂b、早强剂c、引气剂12、混凝土夏季施工时,可加的外加剂是( )。

a、减水剂b、缓凝剂c、早强剂三、填充题1、在混凝中,砂子和石子起()作用,水泥浆在凝结前起()作用,在硬化后起()作用。

2、砂子的筛分曲线表示砂子的()、细度模数表示砂子的()。

3、使用级配良好,粗细程度适中的骨料,可使混凝土拌合物的()较好,()用量较少,同时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和()。

4、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和()三方面的含义,其中()可采用坍落度和维勃稠度表示,()和()凭经验目测。

5、当混凝土所用粗细骨料的品种和比例一定时,为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所需()基本是一定的,即使()用量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变动,也无影响,称此为()法则。

6、在原材料性质一定时,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是()、()、()和()。

7、配制混凝土时要用()砂率,这样可在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或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量最少。

8、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和(),其中()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

9、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是()、()、()、()和()。

10、混凝土的徐变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利作用是()和(),不利作用是()。

11、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减水剂,会产生下列各效果:当原配合比不变时,可提高拌合物的();在保持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可减少()及节约();在保持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和提高()。

12、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应同时满足()、()、()和()等四项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