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要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首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
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1.班风建设是“中心”这是班级管理的关键。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必须抓好班容班貌建设、班风学风建设、班级规章制度建设、班干部队伍建设等等。
在这众多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则处于中心的地位。
一个班级,如果班风学风端正,全班同学能够做到争分夺秒,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互帮互学,使同学之间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互动局面,那么,班级的正气必然上升,凝聚力也会得以增强,学科教学质量会随之提高。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始终抓住班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2.巡视观察要“细心”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前提。
班主任应当学会“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情况,善于处理问题。
班主任通过深入学生的生活,经过细心的观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所获得的感性的材料,通过科学的思维加工,从而形成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作出合乎实际的对策措施,才能制定出合乎教育规律的班级规章制度,才能真正把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3.队伍建设是“核心”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组织保证。
德育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干部队伍建设的成败如何。
一个好的班主任,只所以能带出一个好的班级,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因为她具有培养、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班干部队伍的思想意识、能力和水平。
作为班主任,只有把好考察选拔关、教育培养关和使用监督关,才能建设一支良好的班干部队伍,才能切实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才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好人好事人有夸,坏人坏事有人管,正气得以发扬,邪气受到唾弃的良好氛围。
4.日常管理需“恒心”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时间保证。
作为班主任,在新接任一个班级以后,了解班级情况要有个过程,建设一支班干部队伍要有个过程,各类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要有个过程,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班风的形成要有个过程。
作为一名学生,由思想意识的提高到品德行为的改变要在个过程,即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过程是一个道德实践的过程。
总之是过程而不是某个阶段。
因此,日常的德育管理要持之以恒,决不可指望一蹴而就。
5.批评表扬讲“公心”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基本要求。
也是树立班主任威信的必备条件。
一个班主任能否取得大家的信赖、爱戴,除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学科教学能力、师德修养等因素之外,还取决于一个看似细小,实质重大的因素,即在学生取得成就或犯了错误以后所进行的表扬批评,是否做到客观、公正、公平。
要做到对优等生不偏爱,对班干部不偏袒,对劣等生不歧视,对经常犯错的学生不讽刺、挖苦。
只有这样,自己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才会使全体学生听其、信其道,言听计从,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才能得到同学的拥护。
6.对待学生有“爱心”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情感投资。
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只有老师首先关爱每个学生,学生才会爱戴老师。
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在经济建设中,只有首先有投资,才会有收益。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心”,也是一种投资,这种感情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经济上的收益,而是为了获得感情上的沟通,便于加强班级管理。
作为班主任,没有一种爱生的思想感情,就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也不会产生强烈的事业心。
这样的班主任也就带不好班级,教不好学生。
7.喜怒哀乐要“关心”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最佳机遇。
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客观要求。
如果学生在发生喜怒哀乐等情感矛盾或困惑时,班主任若能及时关心,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那么,一方面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又能取得学生的信赖,使学生更加信服班主任的管理,更加倾听班主任的教导,更有利于各项班级管理制度的落实和良好班风的形成。
反之,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漠不关心,对心理问题不及时疏导或疏导不当,都会导致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引发有关事件的发生,进而影响良好班风的建设。
因此,班主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在生活上要加以关心,更要从心理上体贴关怀,发现问题及时疏导,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消灭的萌芽状态。
8.个别谈话要“交心”这是抓好班风学风的一门艺术。
也是赢得学生信任的主要方法。
个别谈话要“交心”,只有老师善于“交心”才能最终赢得同学的“心”;只有赢得同学的“心”,才能真正赢得同学的信任,才能把班级工作做好。
这里的“交心”有多层含义,但最主要的是必须使学生明确老师是为了学生的利益,站在学生的立场说话。
9.转化工作要“耐心”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金钥匙。
班级中的玩劣学生,其影响力很大,往往是学生中自然群体的领袖人物,具有号如召力,影响力。
这些学生工作做不好,不仅要带坏一群人,而且会破坏整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会扰乱良好的教学秩序。
做玩劣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必须做到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避免师生矛盾激化,产生逆反心理,否则会使转化工作更加困难。
二是不要怕出现反复,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一方面,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具有可塑性,要坚定信心,一定能教育好,转化好,挽救一名品德不良学生,“功德无量”;另一方面,思想认识问题,既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做了一次或若干次思想工作就马到成功,一劳永逸。
世界观的形成和转变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对于那些已经形成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其不良习气必然会出现反复。
要学会用自己的耐心去制胜学生的反复性。
10.言行服饰要“舒心”这是抓好班风建设的人格力量。
学生的行为习惯,从启蒙时代开始,是以模仿大人、模仿同伴开始的,进入学校以后,则转而模仿自己所尊敬的老师。
进入高中以后,虽然学生的批判性、独立性、自主性不断增强,但毕竟他们尚未成熟,仍然具有很强的模仿性。
无论是同学的言行举止,还是老师的言行服饰,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因此,作为班主任,尤其要做到说话文明,有素养,不讲低级庸俗的话,不说讽刺挖苦的话;穿着朴素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戴奇异饰物;仪表端庄,朴实无华,不浓装艳抹、袒胸露背,更不裸胳膊露腿。
一句话:班主任的讲话要听起来舒心,合理、悦耳;班主任的打扮要看起来舒心,朴实大方。
否则,不仅会诱使鉴别能力较低的同学产生模仿的心理和行为,也会使优秀学生对自己失去崇敬的心理,在背后发出厌恶、鄙视的议论,进而使自己在班级管理中丧失人格的力量,威信下降,德育教育的效果势必降低。
上述“十心”告诉我们,当好班主任,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既要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又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这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这种劳动离不开班主任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离不开强烈的责任心。
这就叫“十心”归“一心”,真正做一个名符其实的有心人。
从师范毕业到现在,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一个人们常说的芝麻绿豆大的官儿,我深深体会到了要当好它的艰辛。
回想起这些年班主任的工作经历,我总觉得如同幼儿学步,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许多许多的辛劳,很大的代价,但是每每看到学生由单纯、幼稚,变得成熟、懂事,我就打心眼里觉得欣慰。
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的工作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必须要付诸实践。
作为一个好的班主任是绝对需要爱心的,在面对一群活泼、可爱、聪明的孩子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他们带好,以下就谈谈我的班主任工作体会。
一、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
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它便是温馨的,温暖的。
那么我是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的呢?1、寻找机会像妈妈一样问长短班级中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的感情世界,他们一旦与老师息息相通,就会激起极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做班主任的我利用一切机会和场合,创造与学生交流的动情点,以激发他们的情感。
我时刻注意着每一个细微处的感情交流,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都会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
我每天与学生见面时都先问候他们,分手时先说声再见;天气骤变时嘱咐他们增减衣服;有孩子身体不舒服时,给他送水喂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就指点他们如何去战胜困难。
我努力从这些身边小事中,让学生感受到真诚的爱,让孩子们觉得老师就像妈妈一样。
2、引导学生向老师说心里话低年级孩子知识经验少,是非判断力还很差。
然而他们和老师有不同的生活空间,也有不同的志趣,老师如果不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很难察觉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是非差错。
因此班主任就要在特定的场合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举止,洞察揣摩他们的心理活动。
比如搞卫生时,我不是一味发号施令,而是与孩子们一起做,边劳动边聊天。
有时课间还和他们一起活动,观察他们对游戏规则和对同伴的态度。
这样不仅了解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也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
在取得了学生的信任之后,他们自然有许多话要对老师说。
每天中午吃完饭后,我总要找孩子们说说心里话,架起一座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
学生在这个时间里,会把遇到的困难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说给老师听。
每当这时,我都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的生活,探索他们的所思所想。
渐渐地,孩子们越来越愿意把心里话向我倾诉,从自己的小秘密,课堂上不明白的问题、课外小知识,谈到对生活中每一种现象的想法……这个小小的空间,让我们几乎融为一体了。
二、坚持以身作则,有益学生发展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
和其他任课老师相比,班主任所担负的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更重。
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因此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
”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孩子,影响尤为突出。
因此,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时刻刻,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做到”。
比如,要求学生做到地上有纸屑随时捡起来,在平时,我看到地上有纸屑时,总是弯下腰去捡,我发现,那些近旁的学生看到我这样做之后,也在地上搜索是否有纸屑了。
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那么我也会主动跟学生问好,说“谢谢你”之类的礼貌用语,孩子也会自然地用礼貌用语来回答我。
我想,这样的一种正面影响一定能有益学生的发展。
三、加强思想教育,身心全面发展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正是接受各方面教育的最佳时机,除了学习,我想更为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习怎样做人。
因此,我会很好地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内容,每天的晨会,每周的班会。
比如在三月份进行雷锋精神宣传的时候,我就请小朋友事先找找有关雷锋叔叔的资料或书籍,利用班会课来交流小故事,说说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的哪些精神;在进行环保教育宣传时,我会和孩子们讲一些地球环境的现状,引发孩子们的环境危机感,再请小朋友来当“环保小卫士”,给环境保护支招;在进行安全宣传时,我就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来评一评,说一说,议一议……此外,我还利用班会课,和小朋友们开展各种活动:比如植树节时让他们通过自制小标签的形式督促自己保护周围的一草一木;母亲节的时候,让孩子们给亲爱的妈妈或奶奶送份节日的祝福或帮他们做件好事;教师节的时候,让孩子们明白老师对他们的爱,老师工作的辛苦,帮助孩子树立感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