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和2002年8月5日颁布的《》是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007年3月,苏州市教育局出台三个相应的文件《苏州市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对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了进一步具体的规定。

2、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和()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和()为主,突出克服青春期烦恼和人格修养的教育;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和()为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3、各中小学要建立以()和()为骨干,()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4、我市中小学咨询室开放接待时间每周应该不少于()小时。

5、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除了学生内部自身因素,还可能有()()()()等。

6、行为矫正常用的技巧:()、消退法、行为协议法、()、()。

7、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三类动机组成:求知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

这三种动机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属于外部动机的是()。

8、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成人感和()并存、反抗性和()并存、()和开放性并存、勇敢和()并存、高傲和()并存。

15、学校学生心理档案一般包括:()、身体状况、家庭生活环境、学校学习生活环境、()、心理咨询和心理诊断。

9、2006年5月,由苏州市文明办、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苏州市文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在苏州沧浪少年宫成立,以“()老师”作为开展服务的品牌,提供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公益服务,咨询热线和预约面询的电话的号码都是(),接受全市中小学校的心理咨询转介。

10、由苏州市教育局、妇联联合主办的“网上家长学校”主要服务人群为(),其网址为(),网校以“()老师”为品牌为广大中小学家长提供公益家庭教育咨询服务。

二.判断题(并修正):()1、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书育人,是每一位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本分与天职。

()2、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是纳入德育系列的,但这不等于两者存在包含关系。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性、发展性辅导为主。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坚持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方位实施。

()5、心理健康教育课拒绝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学课程的学科知识。

()6、心理健康与环境无关,只与自己的心理防御调节能力有关。

()7、心理辅导是针对心理不健康的人的辅导。

()8、心理咨询要求对来访者无条件地接纳。

三、简答题:1、简述我市各中小学应该建立的校园三级心理健康监护网络。

2、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3、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若干意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和要求?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哪些?5、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分别是什么?6、心理健康教育课授课方式有哪些?7、人际交往技能训练包括内容?8、学习心理教育主要包括的内容是什么?四、案例分析:1、请分析本届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课堂所举《我愿做个好男孩,我愿做个好女孩》心理辅导课的例子中,班主任请初二女生、男生各自讨论最(不)受欢迎的男女生形象,是抓住学生什么心理特点?运用了哪些心理辅导方法?2、我是一名高二学生,今年17岁,这本应是一个充满梦幻的年龄,可它带给我的却只有迷茫的苦闷,我丝毫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

现在我生活在一片灰暗之中,我没有寄托,精神世界很空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每天我走在教室与家庭的两点一线上,机械地重复着一个节奏,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无聊。

我不知道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考试又是为了什么,同学们那些不安的表现又是为了什么?我开始对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懒得去做,感觉做什么都没有什么意思。

有时,我甚至觉得一切都无所谓,缺乏干劲,效率很低,不再主动与人交往。

虽然我也想这样不行,努力给自己找一些事情,让自己忙碌起来,或是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可好景不长,没几天,就又感到没意思,坚持不下去了。

我现在非常痛恨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我该怎样做,才能振作起来呢?五.论述题:1. 请介绍两种心理咨询流派。

2. 请设计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节的系列活动。

3、教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4、教师如何启发学生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附页:参考答案案例分析2从这位同学的表现来看,他处在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消沉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消沉会消磨掉一个人的斗志,埋没一个人的才华,会使一个人失去爱和交往的能力,放弃生活中的一切;消沉是一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不相协调的反应,是人们对待周围世界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

消沉的产生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也许人们无法消除引起消除的外部因素,但却可以塑造一颗坚强的心,走出消沉。

下面介绍几点走出消沉的建议。

(1)寻找生活的目标。

消沉的情绪可能源于精神世界的空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生活,也许是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的人生目标。

目标是实现人生追求的强大动力,伟大的目标是孕育成功的基石,找到了自己生活的目标,就能走出平庸,走出消沉,把无所事事变成造福人类的决心和行动,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使生活充实、完善。

作为一个现代人,要享受人生,首先必须创造人生,绝不能因惧怕困难和挫折而泯灭了自己学习、奋斗、成才的勇气。

(2)增加与外界的交往。

消沉也可能源于自我封闭,与外界交往太少。

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要害怕暴露自己,要勇于与人交往。

有什么心里话,何不找个朋友倾诉呢?有什么见解,何不开怀畅谈呢?相信,没有人会因此而鄙视你,相反,会有人因为你的坦率而欣赏你,喜欢你,你会因此而拥有许多朋友。

不妨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首先对自己身边的人真诚相待,向别人伸出你的热诚之手,需要别人帮助时,也要大胆地说出来,这样,你会重新感到真诚与热情,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3)忘掉过去的挫折。

消沉的情绪,也许源于过去的挫折体验。

为此需要记住:人不是为了回忆而活着,而是为了今天而生活,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想也没有用,何必把眼睛总是盯在过去的伤疤上,何必把感情总是停留在昔日的不快上,重要的是想着今天,想着如何让你能够支配的每一天都过得更有意义。

(4)学会看事物的积极面。

改变消沉的情绪,应当学会看事物的积极一面。

任何事物,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就会形成不同的印象,很多表面看上去像是很悲伤的事件,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就可以看到许多积极的内容。

同是半瓶子水,悲观的人会说:“唉!只剩下半瓶水了!”而乐观的人则会说:“噢,还有半瓶水呢!”这是两种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哪一种更有利于走出消沉,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5)多增加愉快的生活经验。

改变消沉情绪,应当多增加愉快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有许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东西,因此,要主动增加自己生活的情趣,如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感受朋友交往时的愉快与温馨,享受适度的消遣与休闲所带来的轻松……如果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这些积极而愉快的体验,那么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能够轻易化解,不会再与消沉相伴。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

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要求:1.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3.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实施途径4.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和条件保障5.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6.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感悟幸福.分享快乐”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感悟幸福·分享快乐二、活动目的:提高我校师生、家长的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关爱心理健康的氛围,促进师生、家长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勇于面对现实,勇敢挑战困难,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学习、生活。

三、活动时间:2011年5月四、活动对象:全体师生、家长五、主办:政教处六、活动内容为把握时代的脉搏,踏着时代的节拍,在本次心理活动月我们将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悟幸福、分享快乐。

系列一:专题讲座(一)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活动对象:全体教师主讲人:李霞活动时间:5月活动地点:阶梯教室(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活动对象:全体教师主讲:齐万忠校长活动时间:5月活动地点:阶梯教室系列二:宣传活动(三)2011年心理健康教育月启动仪式:国旗下的讲话,领导讲话宣布活动内容,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时间: 5月主讲人:齐万忠校长参加对象:全校师生(四)全校师生学做《怒放的生命》手语操,在心理健康日集体表演。

时间:5月参加对象:全校师生负责人:音乐教师(五)“寻找快乐、感悟快乐、分享快乐”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游戏课、讲座各一次时间:利用午间或班会课地点:各班教室要求:做好记录并将心理辅导教案、讲座、游戏名称过程稿子上交,各年段评出一、二等奖。

负责人:班主任(六)心灵鸡汤—幸福与快乐的小故事收集分享每班收集15个以上的有关“幸福和快乐”的心理小故事,装订成册,发给本班的孩子(或粘贴在本班,大家一起分享)负责人:各班班主任(七)“感悟幸福·分享快乐”主题心理漫画比赛上交时间:五月参加对象:七、八、九年级要求:班级评比,各班选送5份上交,全校将评比产生一、二、三等奖负责人:各班美术老师(八)“感悟幸福·分享快乐”主题心理手抄报比赛(也可以是电子手抄报)上交时间:五月参加对象:七、八、九年级要求:班级评比,各班选送5份上交,全校将评比产生一、二、三等奖负责人:各班美术老师、书法老师(九)七嘴八舌:征集家长、老师、同学对幸福与快乐的感悟要求:各班利用自己班的黑板报开设一个心理感悟论坛,论坛主题:我对幸福和快乐的感悟,并将论坛电子版保存发至卢老师信箱。

上交时间:五月参加对象:全体师生、家长负责人:信息技术老师、各班班主任系列三:心理影片赏析(十)电影:《当幸福来敲门》、《小孩不笨》时间:五月活动对象:七、八、九年级活动地点:阶梯教室负责人:李银凤校长注意事项:各班上交2篇观后感(电子文档的形式),于五月发至学校邮箱系列四:心理健康测试(十一)活动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表活动时间:5月活动对象:全体学生活动地点:各班教室活动安排:1、统一组织,实施心理普查2、应用心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并及时向该学生或学生家长反馈评定结果。

预期效果:中学生心理普查活动的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