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众捷达轿车车身内部可拆件的维修

大众捷达轿车车身内部可拆件的维修

捷达轿车车身内部可拆件的维修1.安全带的更换(1)2门车前座椅安全带的拆装如图 1所示。

拆下时,掀开盖6,取下卷簧1,旋下螺栓2,取下织带3的门槛处固定点A。

旋下螺栓5,取下锁扣7的座椅底座处的固定点D(2门车和4门车)。

掀开盖8,旋下螺栓9,取下“B柱”10上的固定点E(2门车和4门车)。

安装时,六角螺栓9拧紧力矩为4ON·m,六角螺栓5拧紧力矩为5ON·m。

将卷簧1放到螺栓2的六角头上,使卷簧1的末端指向安全带连接环4的上缺口。

卷簧1预紧270°,并挂到连接环4的销上,六角螺栓2的拧紧力矩为40N·m。

(2)4门车前座椅安全带的拆装如图 2所示。

拆卸时,拆下侧面装饰板,旋下螺栓4,拆下“B柱”上的固定点C(4门车)。

摘下盖1,旋下螺栓2,拆下门槛处固定点B(4门车)。

座椅底座处的固定点D与“B柱”上的固定点E的拆卸见图 1所示。

安装时,六角螺栓4拧紧力矩为40N·m,六角螺栓2拧紧力矩为40N·m(3)后座椅安全带的拆装如图 3所示。

拆卸时,旋下螺栓1,拆下地板上的固定点F。

旋下螺栓2,拆下地板上的固定点G。

掀起盖3,旋下螺栓4,拆下“C柱”上的固定点H(2门车和4门车)。

旋下螺栓5,拆下“C柱”上的固定点K(2门车和4门车)。

安装时,六角螺栓1拧紧力矩为40N·m,六角螺栓2拧紧力矩为40N·m,六角螺栓4和5拧紧力矩为40N·m(4)座椅安全带高度调整装置的安装如图4所示。

从1986年2月开始,所有4门车均安装安全带高度调整装置,所有2门车可选装安全带高度调整装置。

由于增加了安全带高度调整装置1及紧固件,所以需要新的“B柱”装饰板10。

拆卸时,摘下护罩5,旋下螺栓3,拆下连接环6,拆掉车门密封条,拆掉“B柱”装饰板10,并按箭头所示拆下“B柱”装饰板塑料支架9(仅在选装高度调整装置1时)。

安装时,将调整装置1的择放钮4调到下数第2个搭扣,在把新“B柱”装饰板10装到安全带高度调整装置1上时,必须将装饰板10的固定搭扣7卡到安全带高度调整装置1的导向钩8上。

然后装上安全带以调整高度装置1和“B柱”装饰板10,旋上螺栓2(力矩22N·m)。

装上安全带连接环6,旋上螺栓1(力矩40N·m)。

(5)安全带连接环的高度不可调整装置的拆装如图 5所示。

此安全带连接环高度也可使前座椅安全带的固定点向上或向下移动5Omm。

拆卸时,撬下连接环(拆下护罩6,拧下连接环)固定螺栓7及连接环9,注意隔套8位置,以便安装。

扯下“B柱”范围内的车门密封条,拆下“B柱”装饰板2(2门车用螺栓固定,4门车用螺栓和卡箍固定)。

安装时,将连接板1对准“B柱”装饰板2上的孔,并用螺栓5拧紧(拧紧力矩40N·m)。

按相应的高度,将锁紧螺栓3拧人连接板1上面或下面的螺纹孔,按后端所示标记切割“B 柱”装饰板2,按连接板1的上下固定点配制连接板护罩4,将护罩4卡到“B 柱”装饰板2上。

然后将“B柱”装饰板2卡到或拧到“B柱”上。

安装车门密封条,按安装顺序将连接环9、六角带肩螺栓7及隔套8(注意正确顺序)组装在一起并拧紧螺栓7(拧紧力矩40N·时,将护罩6卡到连接环9上。

(6)安全带自动卷带器的拆装如图 6所示。

拆卸时,撬下座椅导轨护罩,拆下前座椅,松开安全带搭扣处的安全带5、拧下六角螺栓1及十字槽螺钉2,从座椅底座3上拆下安全带自动卷带器4。

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六角螺栓1,拧紧力矩为40N·m,十字槽螺钉2,拧紧力矩为1.5N·m。

(7)安全带搭扣和固定板、挂钩板的拆装如图 7所示。

拆卸时,松开护罩5的卡箍,将安全带搭扣2处的窗沿密封条6扯开(仅窗沿内密封条)。

拧下箭头所示沉头螺钉7,拆下固定板3,从门框8上拉出安全带搭扣20拧下箭头所示的沉头螺钉9,从“B柱”10上拆下挂钩板4(将车门打开)。

安装时,螺钉7的拧紧力矩为15N·m,螺钉9的拧紧力矩为8N·m。

2.座椅及靠背的更换(1)前座椅及靠背的更换前座椅的拆装。

如图 8所示,拆卸的顺序是,拧下十字槽螺钉1,沿箭头方向拉出护套2,拧下十字槽螺钉3,从座椅导轨6上拿下护盖4。

向前推座椅11,拧下锁紧螺母5,然后取下弹性垫圈和圆头螺钉9,拔出锁止杆7。

向后推座椅11,从导轨6上拿下座椅11。

拆卸时,如发现座椅纵向移动不灵或过于松动时,则必须检查后滑座10(箭头所示)和前滑座12。

安装的顺序与拆卸时相反,更换磨损的滑座10和12,在导轨6上涂上润滑脂,锁紧螺母5拧紧力矩为15N·m前座垫与靠背的分开。

如图9所示,旋下手轮3,用冲头将左、右夹紧销1向内冲出,拆下护板2。

拉下左、右紧固卡箍4,从支座5上取下靠背框架12。

扳直卡箍9,从卡箍9上拉出靠背面罩23,用锥子将左、右张紧钢丝10从卡箍9上拉下。

前靠背调整装置的拆装。

如图10所示,座椅靠背框架两侧装有靠背调整装置1,用螺丝刀撬下不需要的靠背调整装置1(余下的座椅靠背调整装置必须在外侧)。

为避免弹簧2和安全带锁架产生摩擦声响,应用毡条包住定位器挂钩弹簧头枕(靠枕)的拆装。

如图11所示,拆卸时,拆下紧固卡箍1,从头枕插座2中拉出头枕3。

安装顺序与此相反前靠背面罩的拆卸。

如图12所示,如果有靠背放松钮和插座(仅在2门车上)则应先将两零件拆掉,然后将靠背面罩3向上拉开至罩垫钢丝4处,用锥子2将罩垫钢丝4与弹簧7脱钩,将靠背面罩3向上拉到靠背框架上部,(夹断卡箍5,将张紧钢丝6脱钩,拆掉面1罩棱边8。

前靠背面罩的安装。

如图13所示,先安装上靠背面罩蒙皮8,将滑动纱罩9放到靠背面罩8的上端(滑动纱罩9使靠背面罩易于安装。

为易于安装,可将靠背面罩8加热到约30℃),然后将蒙皮钢丝末端2和张紧钢丝1穿过靠背面罩8,挂上张紧钢丝1,并用卡箍3将蒙皮钢丝不钢丝4和5固定到一起(首先用卡箍3固定中间部位,然后固定两侧)。

用蒙皮卡1钳6(图13件1)安装蒙皮卡箍3,将靠背面罩8完全装好,将罩垫钢丝7与弹簧10挂上前座垫面罩的拆装。

如图14所示,拆卸时,先将左、右张紧钢丝1与座垫底座7脱钩。

拆下卡箍2,将左、右夹箍3扳直,将夹条4从座椅底座7上拆下(夹条4通过卡箍5固定)。

然后向上掀开座椅面罩8,直至看见罩面钢丝6,用锥子将罩面钢丝6脱钩,将座椅面罩8从座椅框架上拆下。

用与拆卸相反顺序安装,为便于安装,安装前将座椅面罩8加热到约30℃,挂上张紧钢丝1时应拉紧前靠背框架的改制与更换。

如图15所示,若更换新的靠背框架必须进行改制(2门与4门靠背框架是不同的)。

根据所用的靠背侧面,用弯把手提砂轮机切割放松杆3。

切割时,不用调节放松杆3,将导向环6压人靠背框架2(长钢丝4用2个导向环,短钢丝5用1个导向环),切割后,将长、短钢丝45挂。

根据所用的靠背侧面,将靠背调整装置轴8向左或向右推动(靠背调整装置的手轮安装盘9必须面向内侧)。

前靠背框架的组装。

如图16所示(因提供的是运动座椅靠背,对非运动座椅靠背,要用弯把手提砂轮机切割支承杆3。

切割处必须去毛刺并进行防锈处理),装上靠背调整装置。

定位盘5安装时必须面向内侧,根据所用的靠背侧面,将靠背调整装置轴9向左或向右推动。

用毡带包住定位器挂钩2的弹簧10(避免弹簧与安全带锁架相碰发出响声),用万能胶粘贴防护条,旋上螺栓7(力矩5N·m) 前座椅框架的改制与更换。

如图17所示,如果座椅框架必须更换,那么作为备件仅提供带或不带高度调整装置的运动座椅框架1和2。

如果需要安装标准座椅,则必须割掉运动座椅的支承杆3。

可用弯把手提砂轮机切割支承杆3,座椅框架上的切割点(箭头所示),必须去毛刺,并进行防锈处理(2)后座椅座垫和靠背的更换后座椅座垫和靠背的拆装(捷达)。

如图 18所示,向后推保持架1处的座垫2(松开保持架1),向上抬座垫2,然后向前拉出。

从行李舱处开始,将后座椅靠背3的固定钩4脱开(例如用弯形钢丝)。

同时,由另一个技工将后座椅靠背3向乘客舱内压。

如果装有滑雪板袋,应首先将滑雪板袋的框架拆下。

拆下后,从行李舱处应可看见固定钩4和下耳环50拆下头枕插座下端的4个夹紧凸片6,将头枕插座8从靠背框架中抽出,拉出头枕70将靠背面罩和靠背蒙皮从靠背框架上拿下后座椅座垫和靠背的拆装(高尔夫)。

如图19所示,拆卸时,旋下锁止销9,松开后座椅靠背5和座垫8(箭头所示),并向前翻折。

从座垫8上拆下安全带和安全带搭扣,拆下旋塞7(箭头所示)。

脱开限位拉索1(仅在驾驶员侧设有限位拉索),撬下护套2,拧下有槽凸圆头螺钉3,拆下座垫8。

拧下带肩螺栓4,将靠背5从座椅6上分离开。

按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带肩螺栓4拧紧力矩为13N·m,锁止销9应涂上一层螺纹密封胶,拧紧力矩为7N·m。

后座椅及靠背的分解与组装(高尔夫)。

如图20所示,从靠背框架1上拆下椅套4和发泡体9,将头枕支架15用螺钉16固定在靠背框架1上(靠背框架1上钻有固定孔)。

将发泡体9和椅套装到靠背框架1上,将头枕插座14、17处的椅套切割出安装口,行驶方向左侧的头枕插座17用按钮固定,右侧的头枕插座14用卡箍18固定。

头枕插座14、17不允许互换,否则末端无法定位。

.车内饰的维修(1)车顶衬里的拆装如图 21所示。

拆卸时,拆下内后视镜及装饰板,拆下可摆动遮阳板。

拧下十字槽螺钉6,将遮阳板支架7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并拆下遮阳板支架7。

从“B柱”12和“C柱”15上拆下安全带连接环(见图 4)。

撬开塑料帽1,拧下十字槽螺钉2,取下垫圈,撬开护盖3。

拧出十字槽螺钉4,拿掉拉手5,将“B柱”和车顶衬里19处的车门密封条扯开。

旋下十字槽螺钉8、取下卡箍9,从“A 柱”11上拆下“A柱”装饰板10。

拧下十字槽螺钉13,从“B柱”12上取下“B 柱”装饰板14,拆下卡箍18。

从“C柱”15上拉下“C柱”装饰板16(卡箍18固定),拆下后端装饰条17。

放倒前座椅靠背,拆下卡箍18,将车顶衬里19拽下,然后从副司机车门侧取出。

安装顺序与拆卸相反(2)侧围装饰板的拆卸如图 22所示。

先将侧围装饰板区域的车门密封条拉开,旋下螺钉5,依次取下卡箍3、1和4,取下侧围装饰板6(将侧围装饰板6向上拉出)。

(3)膝部防护垫的拆装如图23所示。

将支架4处的车门密封条和地毯掀开,拧下左、右两侧的组合螺栓1,拆下膝部防护垫3(需要2个技工拆卸)。

拧下左、右两侧的组合螺栓2,将膝部防护垫支架4向下从“A柱”上拆下。

按拆卸相反顺序安装。

螺栓13的拧紧力矩均为9N·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