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专题24种树郭橐驼传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专题24种树郭橐驼传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专题24 种树郭橐驼传1.作家作品柳宗元(773—819),唐代、。

字,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

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

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

柳宗元的诗文具佳,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他的创作以山水游记、寓言和传记的文学成就最高。

他的游记代表作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义深远,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

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渔翁》《江雪》)的创作上。

2.体裁与背景《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当时作者正在长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相争(后演变为宦官、朝官之争,宦官、藩镇之争)愈演愈烈,民不聊生,而且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立足之居”。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关于繁政扰民有生动的表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作者采用虚拟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这篇传记体讽喻散文,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针对当时这种官吏繁政扰民现象,作者巧妙地借郭橐驼有关种树的议论进行指斥,想要启发上层统治者要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

本文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杂记文的一种。

“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

3.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郭橐.驼()病偻.()名我固当.()窥伺.效慕()早实以蕃.()木寿且孳.()其莳.若子()好.烦其令()勖.尔植()缫.而绪()遂而鸡豚.()辍飧饔..()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

(1)病偻,隆然伏行(2)名我固当(3)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4)爱之太殷,忧之太勤(5)勖尔植(6)病且怠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古今意义。

(1)故乡人号之“驼”古义:今义:(2)既然已古义:今义:(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今义:(4)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今义: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甚善,名我固当(2)故乡人号之“驼”(3)早实以蕃(4)字而幼孩(5)而卒以祸(6)传其事以为官戒(7)旦视而暮抚(8)鸣鼓而聚之(9)驼业种树7.判断下列文言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故不我若也。

句式类型:译文:(2)吾又何能为哉!句式类型:译文:(3)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句式类型:译文:8.一词多义因①因人成事②因材施教③陈陈相因④因势利导⑤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⑥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⑦于今无会因⑧因果报应⑨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⑩因噎废食病①病偻。

(得…病)②故病且怠害①不害其长②其实害之若①其置也若弃②若不过焉则不及③故不我若也而①鸣鼓而聚之②旦视而暮抚③而木之性日以离矣④早织而缕1.文学家哲学家子厚柳河东柳柳州韩柳《永州八记》(《小石潭记》)《三戒》(《黔之驴》)3.tuó;lǚ;dàng;sì;fán;zī;shì;hào;xù;sāo;tún;sūn yōng。

4.(1)脊背弯曲,驼背。

(2)的确,确实。

(3)繁殖。

(4)深厚;急切、殷切。

(5)勉励。

(6)困苦;劳乏。

5.(1)所以乡里人;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已经这样;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它的果实;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小民;人格卑下的人。

6.(1)名词作动词,给……起名。

(2)名词作动词,称呼。

(3)名词作动词,结果实。

(4)名词作动词,养育,抚养。

(5)名词作动词,造成灾祸。

(6)名词作动词,作传。

(7)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8)使动用法,使……鸣响。

(9)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7.(1)句式类型:宾语前置译文:所以(这些种树的人)都不如我啊。

(2)句式类型:宾语前置译文:我又能做什么呢?(3)句式类型:宾语前置译文:又怎么能使我们繁衍生息而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8.因①依靠、凭借。

②根据、按照。

③因袭、沿袭。

④顺着、就着。

⑤通过(特指通过某种关系)。

⑥趁机、趁。

⑦机会。

⑧原因、起因。

⑨于是,就。

⑩因为。

病①得…病。

②困苦。

害①妨碍。

②伤害。

若①像。

②如果。

③如,及,比得上。

而①承接。

②并列,又。

③表顺接,可译“于是”。

④通“尔”,你们。

1.郭橐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怎样写他种树业绩非凡的?第一问:郭橐驼是一个不知姓名,身份卑微,平凡朴实、豁达,身残而自信的农民。

①“不知始何名,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身份卑微及形象特征。

②“甚善。

名我固当”,残疾者多忌讳他人言其残疾,此人坦然接受“驼”名,还自谓“橐驼”,可见其坦荡明达,不因病偻而自卑,其言行中可见“顺天致性”之意。

第二问:文章从买树者、树、他植者三个角度,侧面写其业绩非凡。

从买树者来看,“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从“树”来看,“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从他植者来看,“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2.试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

作者在运用对比时,采用了总体对比和具体对比相结合的方式。

(1)总体上:郭橐驼和其他种树人的对比。

郭橐驼精于种树,其他人“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2)具体上又有两种方式的对比:①移植时郭橐驼“其莳也若子”,他植者则“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②移完后郭橐驼“其置也若弃”,他植者则“爱之太恩,忧之太勤”。

3.文章是怎样运用类比手法的,起到了什么作用?(1)作者整体上从两个方面运用了类比:①种树与治民相类比:种树道理与为官治理百姓的道理相类比。

郭橐驼提出“木之天以致其性”和“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类比。

种树“其莳也若子”,类比对百姓要关怀爱护;种树“其置也若弃”,类比不要打扰百姓,让百姓休养生息。

②“他植者”对树“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类比“长人者好烦其令”。

表面上是说种树的道理,实际上每一个种树的道理都类比着一个治国养民的道理。

(2)作用:作者通过如此层层类比,环环相应,说透了种树的原理,也就把治民的道理讲清楚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病偻(lǚ)早实以蕃(fán)窥伺(cì)寿且孳(zī)B.缫丝(sāo)其莳也若子(shì)辍学(chuò)不素飧兮(sūn)C.勖勉(xù)遂而鸡豚(tún)长人者(cháng)好烦其令(hào)D.橐驼(tuó)而卒以祸(zú)飧饔(yōng)传其事(zh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拘孪匍匐直截了当泰然自若B.厘定提练人才汇萃百废具兴C.累坠缩影咬牙切齿冠冕堂皇D.真缔边沿名列前矛与世常辞3.下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窥伺(暗中观察)实以蕃(盛,多)效慕(羡慕)隆然(高起的样子)B.苟(假使)使根拳(拳曲)若(像)子生(活着)枯C.故(旧)土日以离(背离)他植者(他种的树)既(这样)然已D.自谓(称)伏(弯腰)行欲舒(舒展)其莳(种植)4.下列“之”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能顺木之天B.其培之也C.虽曰爱之D.其实仇之5.下列与“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中“且”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C.驼所种树,无不活,且硕茂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6.下列句子中的“虽”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虽杀臣,不能绝也B.虽鸡狗不得宁焉C.虽曰爱之,其实害之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7.下列各句中的“且”,其意义为“况且”的一项是A.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8.下列句子中的“焉”,相同的两项是A.而揣惴焉摩玩不已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且焉置土石D.若甚怜焉E.万钟与我何焉9.下列通假字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早织而缕(“而”通“尔”,你们)B.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趣舍”,取舍)C.既然已(“已”通“以”,以及)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如同)10.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不抑耗其实..而召之..而已B.击木C.他植者虽窥伺效慕..已..D.既然11.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介绍人物姓名、体貌、技能,看似漫不经意,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体貌虽丑而见识过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B.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要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

C.文章从“养树”谈到“养人”,借做官者“好烦其令”与不善种树者构成对应。

规劝讽刺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

D.本文属于人物传记,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的正史写法相同,都是借普通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全文重在议论说教。

12.选出下列作品中不是柳宗元的一项是A.《捕蛇者说》《梓人传》B.《愚溪诗序》《钴姆潭西小丘记》C.《永州韦使君新堂记》《盐铁论》D.《进学解》《柳子厚墓志铭》1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博尔赫斯在《沙之书》的开头,显得煞有介事。

只要继续研读下去,我们就会发现他在“说谎”,因为“沙之书”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B.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么你还要继续去寻找,千万不要安之若素。

只要你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C.讽刺假药代言人,是他锱铢必较的第一枪,此后常常在他的相声里拿这个说事儿;甚至,他连宋祖德都不放过,在博客里跟他对骂。

D.“达芬奇”之所以敢于以攻为守,主要是中国消费者无人撑腰。

当正义得不到伸张、法治得不到落实时,消费者就必然投诉无门,造假者就一定会颐指气使。

1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教师培训进修,让教师迅速地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恐怕是现在当务之急的事情。

B.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各地不断涌现出成功的案例,如上海的“外滩三号”、云南的“印象丽江”等。

C.这本《〈论语〉研究》的思想成果,不仅促进了儒学研究的长足发展,而且在研究孔子方面也很有学术价值。

D.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这次高温少雨天气已造成黄淮、江淮及重庆东部等地旱情比较明显,河南、安徽的部分地区已达中重度干旱。

15.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

①它是柳宗元离开永州后,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筹资修建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