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电能表测试方法◆测试目的:检验电子式电能表各项指标、性能是否满足有关国标的要求以及各电能表设计输出的正确性◆测试依据:0.2S级和0.5S级静止式交流有功: GB/T 17883-19991级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 GB/T 17215-2002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 JJG 596-1999多功能电能表 DL/T 614-1997开发部开发设计输出文件(注:上述所列国标、行标为当前有效版本;如有更新,当以最新版本为参考依椐)◆适用范围:单、三相电子式电能表◆测试内容:1.准确度试验:1.1基本误差测试:1.1.1.试验设备:CL3000D型电能表检定装置1.1.2技术条件:各等级电能表的电流范围和误差要求表1 0.2S、0.5S级表百分数误差限(电压=Un)1.1.3. 试验方法:电能表比较法a. 双击“尼米兹航母”软件b. 检验员登录界面:设置最大允许电压、电流值;c. 主菜单界面:设置表型、接入法、额定电压、电流规格、表常数、计量等级、出厂编号;d. 误差检定界面:制定误差检定方案→开始检定。
1.1.4.判定准则:所测得各电流点误差必须在上表误差值的60%范围内(内控) 注:如果电表按两个方向测量电量,则表1、表2适用于每个方向。
1.2.起动试验:1.2.1.试验设备:CL3000D 型电能表检定装置 1.2.2.试验方法:a. 在误差检定界面,按表3所列各等级电表起动电流值设置起动电流b. 由软件自动计算起动时间→开始。
表3 起动电流1.2.3.判定准则:在起动时间内,仪表应能起动并连续记录。
注:1. 如果电表按两个方向测量电量(正向、反向),则本试验适用于每个方向(反向试验时,将电流线反接至校表台) 2.对于具有双回路计量功能的仪表(零线及火线),应分别进行上述试验。
1.3潜动试验:1.3.1 试验设备:CL3000D 型电能表检定装置 1.3.2 试验方法:a. 电压回路加115%的额定电压b. 电流回路开路c. 按下列各式计算最短潜动试验时间:◆ 0.2S 、0.5S 级电子式有功表:Δt = 20[min]100060QP k ⨯⨯(式中,k 为脉冲常数,P Q 为起动功率)◆ 1级电子式有功表:Δt = [min]10600max6I U m k n •••⨯◆ 2级电子式有功表:Δt = [min]10480max6I U m k n •••⨯式中:m ——测量单元数; I max ——最大电流;U n ——参比电压; k ——脉冲常数 (注:如用户指定试验条件,则按特定条件进行)1.3.3 判定准则:在指定最短试验时间内,输出端不产生多于一个的脉冲。
1.4 常数试验:(多功能表)1.4.1试验设备:CL3000D 型电能表检定装置 1.4.2试验方法:a. 将校表台485通讯线连至电表485通讯端b. 写表地址c. 在误差检定界面,点击“校核常数”,选择“计读脉冲法” →开始1.4.3判定准则:与标准表比较,允许一个脉冲的误差。
1.5日计时误差:(对有外接时钟脉冲输出端的表型): 1.5.1试验设备:CL3000D 型电能表检定装置 1.5.2试验方法:a. 将校表台时钟脉冲连接线连至电表辅助时钟脉冲输出端子b. 点击“多功能检定”界面的“日计时误差”,按“开始”1.5.3判定准则:日计时误差不大于0.5(s/d )。
1.6需量示值误差:1.6.1 试验设备:CL3000D 型电能表检定装置 1.6.2 试验方法:a. 将校表台485通讯线连至电表485通讯端;b. 写表地址;c. 选择“多功能检定”界面的0.1Ib 、Ib 、Imax 需量示值误差,点击“开始”1.6.3判定准则:0.1Ib 、Ib 、Imax 需量示值误差应不大于准确度等级1.7 时段投切误差:(多功能表):1.7.1 试验设备:CL3000D 型电能表检定装置 1.7.2试验方法:a. 在“表信息处理”界面,选择表协议为“湖南新威胜”;并设置尖、峰、平、谷各时段时间;b.通过红外遥控器编辑C331-C335,其中C331-C334依次对应上述尖、峰、平、谷时间,C335为时段结束标志(设为25:00 1);c.选择“多功能检定”界面的“时段投切误差”,点击“开始”1.7.3判定准则:各时段投切误差均应≤5min;1.8环境温度试验:1.8.1试验设备:CL3000D型电能表检定装置高低温试验箱:1.8.2 试验方法:试验一 a.将电能表置于高低温试验箱内,并与校表台相连,然后,按照20℃、40℃、20℃、0℃、20℃的顺序升、降温,每个温度点保温2小时,在cosφ=1,0.05Ib、0.1Ib、Ib、Imax和cosφ=0.5,0.1Ib、0.5Ib、Ib、Imax等8个负荷点测试电能表在5个温度点的误差r1、r2、r3、r4、r5,记入表4表4高、低温误差值高温温度系数(% /℃)=20)/2 r(r-r312+低温温度系数(% /℃)=20)/2 r(r-r534+试验二. a.. 测表在常温下的基本误差;b. 将电能表置于高低温试验箱内,分别设置温度+55℃、-25℃,各保温2小时,观察表的工作状态(包括脉冲闪烁、液晶屏显示等);测试该温度下的基本误差;d.高、低温试验后,分别测试恢复后的基本误差;1.8.3判定准则:a. 各等级电能表高、低温温度系数平均数值不应超过表5规定值:c. 高、低温试验后,表应恢复正常工作状态,误差合格。
◆用户对电表有特殊的工作温度要求时,按用户要求进行试验2.影响量试验:2.1.电压影响试验:2.1.1 试验设备:CL3000D型电能表检定装置2.1.2 试验方法:在“特殊检定界面”,按表6条件设置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值,测试电能表的误差,记入表6:表6 电能表电压影响误差值(平衡负载)2.1.3判定准则:90%Un、110%Un时的误差与100%Un时的误差相比较,其改变量不应超过表7规定范围:◆用户对电表电压工作范围有特殊要求时,按用户要求进行试验2.2频率影响试验:2.2.1试验设备:CL3000D型电能表检定装置2.2.2试验方法:◆0.2S、0.5S级表:在“特殊检定界面”,设定电压为Un,电流、功率因数、频率分别按表8条件设置,测试电能表的误差,记入表8:表8.0.2、0.5S级表电能表频率影响误差值:(平衡负载)◆1.0、2.0级表:在“特殊检定界面”,设定电压为Un,电流、功率因数、频率分别按表9条件设置,测试电能表的误差,记入表9:2.2.3 判定准则:与50Hz比较,各等级电能表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10规定的范围:表10. 电能表频率影响误差改变量◆用户对电表有特殊的频率特性要求时,按用户要求进行试验2.3.逆相序影响试验:(仅对三相有功表):2.3.1试验设备:CL3000D型电能表检定装置2.3.2 试验方法:a.在特殊检定界面,“检定项目”栏输入:逆相序;选择:“正向有功”、“合元”、电压为Un、电流为0.1Ib;b.点击“开始”后,打开标准表显示屏的“相频特性”检查B、C相是否真正逆转。
如果未逆相,则关源,退出“尼米兹航母”,重新进入,直至B、C相真正逆转;c.测量电能表在正相序和逆相序时的误差2.3.3判定准则:各等级电能表逆相序时相对正相序的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表11规定的极限:表11 电能表逆相序影响误差改变量2.4.谐波影响试验:2.4.1试验设备:CL3000D型电能表检定装置2.4.2试验方法:a.登陆尼米兹航母PC软件,在“系统配置”菜单下,按下列条件,设置不同精度等级表型的谐波试验参数:0.5S级:电流中三次谐波分量:10%(第一次在谐波初始为0°时测量第二次在谐波初始为180°时测量) 1级、2级:5次谐波电压含量:U5 = 10%Un5次谐波电流含量:I5 = 40%I0 (Io=0.5Imax)b.在特殊检定界面,“检定项目”栏输入:加谐波,并按照下列条件设置不同精度等级表型的试验电流及电压,然后按“开始”0.5S级:U=Un,cosф=1,0.05In≤I≤Imax1级、2级: U = Un, cosф=1,I=0.5Imax2.4.3判定准则:电表在上述谐波影响下的误差与无谐波时的误差比较,其改变量应满足表12要求:(备注:1、2级表交流线路中直流和偶次谐波影响、交流线路中奇次谐波、次谐波影响试验将委托计量所进行)3.电气要求试验:3.1功耗消耗试验:3.1.1.试验设备:三相电源;能准确测量小电流及小功率的仪表(目前多采用我司生产的精度为0.5S的多功能表);万用表。
3.1.2试验条件:a.待测表的待测电压回路施加参比电压;b.待测表的待测电流回路施加参比电流。
3.1.3 实验步骤:3.1.3.1.电压回路功耗测试:a. 将待测表的待测电压回路与测量仪表(如多功能表)电流回路串连,与测量仪表电压回路并联。
b.施加参比电压。
c. 通过测量仪表读取电表的相关的功耗数据(如所用仪表为多功能表则可读取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由于准确度的原因,可读取其作为参考值)并记录。
3.1.3.2 电流回路功耗测试:a. 待测的电流回路施加参比电流。
b. 用万用表测量待测的电流回路的电压。
c. 通过相关公式如:S=UI或S2=P2+Q2计算电表电压回路与电流回路的视在功耗。
3.1.4判断准则:所测电路的各功耗小于表13的要求。
注:如用户有特殊要求则以用户要求为标准3.2.短时过电流试验3.2.1试验设备:计量所短时过电流发生器3.2.2试验条件:a.直接接通式电能表经受30Imax过电流,施加时间为额定频率的半个周期;b.接互感器式电能表经受20Imax过电流,施加时间为5S。
3.2.3 实验步骤:a.测试电表负载电流为Ib时的误差,并记录。
b. 根据试验条件,施加短时过电流。
c.观察电表有无损坏的现象(如电流互感器有无发出异常声音及放电现象),并记录。
d.测试经受过电流之后的电表负载电流为Ib时的误差,并记录。
3.2.4判断准则:a.试验之后,电表无损坏,能正常工作。
b.试验前后电表的误差改变量不能超过如下表14的规定3.3极限工作电压范围试验:3.3.1实验设备: 精密电源或科陆校表台3.3.2 试验条件:3.3.3实验步骤:a极限上限工作电压:将电能表工作电压由Un向上调整至其上限,边调整边观察电能表走电量时脉冲输出是否正常、各相关数据是否正常并能正常工作;b极限下限工作电压:将电能表工作电压由Un向下调整,边调整边观察电能表各相关数据是否正常并能正常工作;C 将1、2级电能表的极限工作下限电压调整致0.0Un左右时,观察电能表是否有信息改变和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