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工程实训任务书
室内采暖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
一、工程说明
某办公楼为三层砖混结构,层高3m,其采暖施工图如图所示。
1.本工程采暖管道采用焊接钢管。
当管经大于DN32mm时,采用焊接;管径≤32mm时,采用螺纹连接.
2.供、回水管道算至外墙皮1.5m处.从外墙皮1.5m处处进入室内的供回水管道采用岩棉管壳保温,保温厚度外缠玻璃丝布并刷两道沥青作保护层。
3.所有管道除锈后,刷一道红丹防锈漆,明装管道再刷两道银粉。
4.散热器采用M132型铸铁散热器设在外墙内侧居中安装。
5.各组散热器均加手动防风阀。
6.集气罐采用自动排气阀,设置于供水干管末端,距末端主管300mm 处,自动排气阀的公称直径为DN25mm,其前端设置截止阀一个。
7.立管中心距内墙外表面净距离均为50mm,水平干管中心距外墙内表面净距离均为100mm。
8.采暖管道穿墙及楼板时应穿镀锌铁皮套管。
套管的直径应比管道直径大两号。
9.管架采用角钢支架L50*5,支架除锈后刷一遍红丹防锈,再刷两遍银粉漆。
10.管道入口处采用Z15F10闸阀;其余均为J11T—16的截止阀。
11.外墙按370mm,内墙按240mm,内墙抹灰层按20mm计算。
12.供暖系统中,①#至⑧#立管管径为DN20,支管管径均为DN15.其余管径见图中标注。
二.工程量计算
(一)管道工程量计算
根据施工图样。
依次计算分项工程量。
首先计算外墙需保温的供回水管道:
焊接钢管(保温管)DN65:1.5*2=3.00再依次计算室内供水立管、供回水干管,散热器立、支管。
焊接钢管DN65:[0.37m(外墙厚度)+0.02m(外墙的抹灰层厚度)+0.1m (总立管中心至外墙内抹灰面距离)]*2+8.05m(供热水立管)+[13.5(A轴至D轴距离)-0.37 m(2个半外墙)-0.02*2(2个半外墙内抹灰层)-0.2(供热干管两边距内墙长度)](供水干管DN65部分)+0.19(⑧#立管至⑦轴)+【3.00-0.2-0.31(供水管至⑧轴)】(回水排出管至⑦轴长度)=25.25m
焊接钢管DN50:18m(供水干管③轴~⑧轴距离-【(0.37/2)-(0.24/2)】(外墙壁厚和内墙壁厚之差)+0.2*2(方形补偿器两臂)+21m(回水干管②轴~⑦轴距离)-0.19(⑧#立管~⑦轴距离)*2(②轴~⑥#立管)+0.2*2(方形补偿器两臂))=39.36m
焊接钢管DN40:12m(①轴~③轴供水干管)-[0.19(③#立管~轴线③的距离)+0.305(①轴~④#立管的距离)]+7.8m(B轴~D轴间距)-0.19(⑤#立管~B轴间距)-0.255(④#立管~D轴间距)+6M(回水干管①轴至②轴间距)+0.19(⑥#立管~②轴间距)-0.305(回水干管中心至1轴间距)+13.5m(回水干管 A~D轴间距)-0.305.*2(两个干管~外墙轴线间距)+12M(回水干管①轴~③轴间距)-0.305(1轴~回水干管间距) -0.19(③#立管~③轴间距)=49.09m
焊接钢管DN32:5.7M(供水干管A轴至B轴间距)-0.305(干管至A 轴间距)+0.19(⑤#立管至B轴)+18m(①轴~④轴间距)+0.2*2(补偿器两臂长)-0.305(供水干管中心至①轴间距)=23.68m
焊接钢管DN25:9m(④轴~⑦轴供水干管)-0.19(⑧#立管~⑦轴间距)+0.3m(⑧#立管至自动排气阀)+12m(回水干管③轴~⑥轴间距)+0.19*2(两个立管~内墙间距)+0.2*2(补偿器两臂长)=21.89
焊接钢管DN20:6m(回水干管②#立管至①#立管之间)-0.255(1#立
管至8轴间距)-0.19(②#立管至⑥轴间距)=5.56m
散热器立管计算
散热器的立管工程量按供水立管两端的平均标高差计算。
本工程立管上部的平均标高为(8.80+8.55)/2 m=8.68M;立管下部平均标高为(0.05+0.25)/2=0.15m.先计算①#供水立管:焊接钢管DN20:8.68-0.15(立管上下端标高差)-0.5*2(散热器进出水口中心矩)=7.53m。
再计算②#~⑧#供水立管,焊接钢管DN20:8.68-0.15-(0.5*3)*7=49.21m
散热器支管计算。
散热器的支管的计算办法:先计算房间的中心距离,减去立管至墙中心距离,再减去每组散热器1/2长度。
①#立管上支管:[1.5-0.255(①#立管~⑧轴间距)-0.05(每片散热器的厚度)*36/(2*2)(平均每组散热器片的一半长度)]*2*2=3.18m。
2#立管上支管:[9/2(④轴~⑦轴中心矩)--0.05(每片散热器的厚度)*72/(3*2)(平均每组散热器片的一半长度)]*2*3=32.40。
3#立管上支管:[12/2(②轴~④轴中心矩)—0.05(每片散热器的厚度)*72/(3*2)(平均每组散热器片的一半长度)]*2*3=32.40。
4#立管上支管:[6/2-0.255(④#立管~①轴间距)--0.05(每片散热器的厚度)*38/(3*2)(平均每组散热器片的一半长度)]*2*3=14.5
5#立管上支管:[2.10/2-0.14(半个内墙厚加0.02粉刷层)—0.05(立管至内墙面间距)-0.05*46/(3*2)(平均每组散热器片的一半长度)]*2*3=2.86m.
⑥#立管上支管:[12/2(①轴至③轴中心间距)—0.05(立管至内墙面间距)-0.05*74/(3*2)(平均每组散热器片的一半长度)]*2*3=32.3m.
⑦#立管上支管:[9/2(③轴至⑤轴中心距)—0.05*50/(3*2)(平均每组散热器片的一半长度)]*2*3=24.5m.
⑧#立管上支管:[6/2)(⑥轴至⑧轴中心距)-0.05*62/(3*2)(平均每组散热器片的一半长度)]*2*3=23.90m.
散热器支管的管径均为DN15的焊接钢管。
(10)管道工程量汇总
焊接钢管DN15: 166.04M
焊接钢管DN20: 62.30M
焊接钢管DN25: 21.89M
焊接钢管DN32: 23.68m
焊接钢管DN40 49.09m
焊接钢管DN50: 39.36m
焊接钢管DN65 28.25m
(二)套管制作
1外墙钢套管DN100:2个
2镀锌铁皮管DN100:3个
3镀锌铁皮管DN80:4+3=7个
4镀锌铁皮管DN65:5+2=7个
5镀锌铁皮管DN50:3个
6镀锌铁皮管DN40:3+2=5个
7镀锌铁皮管DN32:1+2*8=17个
8镀锌铁皮管DN25:6*4=24个
(三)阀门
(1)闸阀Z15T-10DN65 2个(入,出口处)
(2)截止阀J11T-16DN20 16个(立管上下端)
(3)截止阀J11T-16DN25 1个(自动排气阀前)
(4)自动排气阀DN25 1个
(5)手动排气阀38个(每组散热器一个)(四)散热器
(1)m132型铸铁散热器:450片
(五)方形伸缩器制作
(1)方型伸缩器DN25 1个
(2) 方形伸缩器DN32 1个
(2)方型伸缩器DN50 2个
(六)支架制安
支架计算可按施工图所示管线长度,在管线起末端各设一个,然后按各管线长度,支架许间距确定中间支架数量,最后汇总换算重量。
支架数量计算:供水干管固定支架3个(见3层平面图),供水立管3个,供水干管10个,回水入、出口处上1个,回水干管9个,共计26个。
支架重量计算:26 *0.4(角钢支架长度) *3.77(L50*5角钢每m理论重量)=39.21kg
(七.)管道除锈、刷油、保温
1. 管道除锈、刷油的工程量计算方法是按本工程计算出的各种直径管道的工程量乘以相应管道面积(查本书附录)
DN65管道的面积:23.71m2 (100m)*28.25 m/100=6.70 m2
DN50管道的面积:18.85m2 (100m)*39.36 m/100=7.42m2
DN32管道的面积:13.28m2 (100m)*23.68 m/100=7.40 m2
DN25管道的面积:10.52m2 (100m)*21.89 m/100=2.30 m2
DN20管道的面积:8.42m2 (100m)*62.30 m/100=5.25 m2
DM5管道的面积:6.69m2 (100m)*166.04 m/100=11.11 m2
除锈刷油小计:43.32 m2
2.散热器除锈刷油是按散热面积计算,m132铸铁散热器每片散热面积为0.24 m2.散热器除锈刷油面积为0.24*450=108m2 .
3. 绝热层计算:DN65管道绝热层体积 2.06m3 *3/100=0.06m3
(δ=50mm)
4. 绝热保护层:59.25m2 (100m)*3/100=1.78m2
三.按照分项定额子目汇总工程量并选择未计价材价格。
工程量按自然单位计量
(九)采暖系统调整
采暖工程系统调整费的定额项目按由采暖管道、管件、阀门、法兰、供暖器具组成的采暖系统工程项目的综合工日数计算,以“100工日”为单位.其定额子目是8-809.
四.施工措施项目
1.施工技术措施费
本工程施工技术费为第八册的脚架搭拆费定个字目15-16;第14册定额的刷油工程脚架搭拆费定额子目15-21及绝热工程的脚手架搭拆费定额子目15-23.以“100工日”为计量单位.工程量按本工程的全部综合工日计算.
2.施工组织措施费
1.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按基本费率10.06%计取,考评费和奖励费决算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计取.
2.夜间施工增加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暂不计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