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施策略探析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职场成功的关键。
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文依据当代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并给出了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若干策略。
标签:大学生;职业素质;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已近千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竞争不断加剧,对职业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已经越来越为各高职院校所重视。
然而,目前在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足。
一、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投入、高耗能、低技能、低附加值转向提高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在这个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必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一批具有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服务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为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
(二)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按照“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模式,在新形式下完成自主择业和就业,提高就业择业质量,职业素质是关键因素。
市场导向的结果就是职业素质好的学生供不应求,他们的就业选择空间大,待遇好,就业容易;而职业素质差的学生可能会待业。
基于人才市场对人才和人才素质的需求,高校在积极调整专业设置的同时,必须注重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大学生择业和就业的竞争力。
(三)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
为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明确提出要将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
这一强国战略的实施,必然要求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充当培养数以亿万记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急先锋,必然要求高职毕业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生力军。
二、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已经广为人知,但是在落地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职业素质的内涵认识不全面;指导职业素质教育的理念错误;对职业素质教育的投入不足;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师资缺乏;职业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尚未构建;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还不够深入等。
三、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学习,全面理解职业素质的内涵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相关培训,加强学习和宣传,让高职院校的领导、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和理解职业素质的内涵,认识到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这是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知之而后方能行,认识到位了,高职院校才能在日常教学中,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各种教学活动中。
(二)转变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素质教育理念
现有的传统观念是加强职业素质教育的绊脚石和拦路虎。
因为人们总习惯于按照传统办事,总习惯于因循守旧,这和当今创新创业的时代主题不相符合。
时代在变,观念也要随之转变,尤其是那些掌握话语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领导者,更要走下神坛,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重视职业素质的全面养成。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较高、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职院校要完成这一使命就要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
(三)增加对职业素质教育的投入
要解决职业素质教育水平不高,不全面、不系统的问题,就要增加对职业素质教育的投入,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政策支持,财政部门对职业素质教育的专项投入,高职院校领导对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视,开展与职业素质教育相关的各种研究,加强对职业素质教育的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师对全面职业素质教育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全面职业素质的养成等。
(四)培养造就能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
“磨刀不误砍柴工”、“名师出高徒”都是讲的这个道理。
要想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这支教师队伍应该既有具备全面素质的全面人才,也有具备某项专长的专门人才;既要有专职的教职员工,也要有兼职的外聘人员。
全面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单靠某一个人去完成。
(五)加强对新引进教师的培训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各高职院校都补充了大量新教师,对新教师的培训十分重要。
各高职院校可以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式,对新引进的教师提出要求、明确标准、限时完成目标,加大对培训的人、财、物力支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通过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参加社会实践,积累实践经验等多种手段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
(六)努力构建职业素质教育的完整体系
职业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要用系统的思维来构建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完整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应该是立体的,纵向来说,从上到下有制度,从下到上有目标、有方向;横向来说,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各有特色;整体来说,各个部门、各个群体、各种协会、各种活动等都要体现职业素质教育,形成处处是教育,处处是学习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七)深化校企合作办学
目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已经成为校企双方的共识,是要将其深化下去,细化落实,不能停留在表面,更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2+1”也好,“2+0.5+0.5”也罢,无论何种办学模式,都要落到实处,那就是学中要有做,做中要有学,每个环节都要有专门的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和考核评价,随时随地地学习,随时随地地实践,而不是在学校就讲书本,到企业就是干活。
总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都要改变观念,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职业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郭海旺.浅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2):161.
[2] 刘玉泉,李一鸣.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0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