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大学马原题库历史唯物主义

郑州大学马原题库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167.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之所以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C)A.政治因素的作用 B.认识论的影响C.生产方式的落后 D.阶级立场的限制168.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不能够……。

(D)A.科学地揭示社会的内部结构B.科学地说明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C.正确理解生产方式对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D.恰当地说明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以及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169.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的对立。

(A)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170.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得……。

(C)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D.真理既具有相对性又具有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证明171.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C)A.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B.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7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

(B)A.精神生活的总和B.物质条件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社会环境173.历史唯物论的“社会存在”,主要是指……。

(D)A.生产关系 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17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的观点。

(D)A.历史唯物主义B.历史唯心主义C.社会达尔文主义D.具有合理因素的历史唯心主义175.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B)A.吃穿住行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社会交往活动176.使人与自然界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C)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177.社会和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的基础是……。

(B)A.人类自身的存在 B.人类的劳动实践C.生态平衡 D.科学技术178.在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二者同时都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

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C)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类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179.……的发展史是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C)A.生产关系 B.社会意识C.生产劳动 D.阶级斗争180.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结柢是……。

(B)A.古往今来每一个人实践活动所汇集起来的总和B.社会劳动发展的历史C.阶级斗争发展的历史D.不断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和生存欲望的历史181.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A)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182.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D)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183.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C)A.上层建筑 B.阶级和国家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184.首要的生产力应该是……。

(C)A.生产工具 B.劳动对象C.生产者 D.劳动资料185.在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中,衡量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就是……(A)A.以生产工具为主干的劳动资料系统B.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C.劳动产品的科技含量D.劳动对象的范围大小以及自然资源的多少186.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或者说客观尺度就是……。

(B)A.对劳动对象的改造程度B.生产工具技术的水平C.劳动力的素质水平D.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18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C)A.劳动者 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188.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它……。

(D)A.是构成生产力系统的最重要的独立要素B.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C.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D.能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89.在现代化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的过程占主导地位。

(D)A.“科学—生产—技术”B.“生产—技术—科学”C.“技术—生产—科学”D.“科学—技术—生产”190.所谓“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关系。

(D)A.政治 B.思想 C.血缘 D.经济191.生产关系的最基本方面是……。

(A)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C.产品分配方式 D.消费关系19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在于……(B)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B.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C.人民群众进行革命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D.新阶级的萌芽已经在旧社会的内部形成了19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看它……。

(C)A.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D.劳动产品的分配是否公平19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从辩证法范畴的角度衡量,属于……。

(D)A.必然性决定偶然性 B.本质决定现象C.现实性决定可能性 D.内容决定形式195.社会的“经济结构”,在广义上就是指(C)A.生产关系 B.社会的民族构成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19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

(C)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197.经济基础就是指……。

(A)A.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力所决定的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B.某种单一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C.处于社会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D.前一社会残存的经济成分和未来社会经济制度的萌芽198.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C)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199.社会基本矛盾指的就是……之间的矛盾。

(A)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C.公有制和私有制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化200.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C)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C.社会基本矛盾 D.人民群众201.地理环境是……。

(D)A.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C.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D.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02.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D)A.人们的思想观念B.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C.民族习惯和民族信仰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03.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C)A.生产关系 B.宪法 C.国家 D.政党204.组成国家的暴力机构中,主要成分是……。

(B)A.警察 B.军队 C.法庭 D.监狱205.国家的本质就在于,它是……。

(B)A.管理全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机关B.实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C.防备、抵御外来侵略的政治共同体D.推动社会进步、凝聚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206.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主要根据,就是……。

(B)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B.国体 C.政体D.领土面积的大小和人口的多少以及综合国力的强弱207.直接决定上层建筑性质的是……。

(A)A.经济基础 B.阶级斗争的状况C.生产力 D.科学技术208.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两部分构成。

这两部分是……。

(A)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209.在社会的“上层建筑”系统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社会的……。

(B)A.政党与军队 B.政治法律制度C.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D.宗教观念和道德规范210.在历史唯物论对社会结构的划分中,国家应属于……的范畴。

(D)A.意识形态 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211.决定社会制度性质的根本因素是该社会的……。

(A)A.生产方式 B.政治制度C.上层建筑 D.精神文明状况212.在理论上确定一种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的依据,主要是看它的……。

(B)A.生产力的发达程度和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情况D.上层建筑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213.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的力量,乃是……。

(A)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科学文化的发展C.生产方式的进步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21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D)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特定的顺序性D.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要求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215.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A.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 D.意识形态216.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归根结柢是由……的原因引起的。

(B)A.政治B.经济 C.精神文化D.科学技术217.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是……。

(A)A.经济基础 B.阶级斗争状况C.生产力 D.科学技术218.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进步是以……为动力的。

(A)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社会物质文明形态的进化219.“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贝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D)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害”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220.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的矛盾。

(D)A.人口过多和资源匮乏B.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C.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21.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A.生产力的发达 B.经济制度的公平C.政治制度的先进性D.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222.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C)A.上层建筑 B.阶级和国家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D.意识形态223.社会分裂为不同的、相互对立的阶级,主要是由于……。

(C)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使用暴力B.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分工C.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财产制D.不同的民族部落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习惯224.对阶级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人们……。

(C)A.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不同的分工角色B.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不同的政治态度C.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所处的不同的经济地位D.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素养上的差异225.在阶级社会里,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往往就是……的思想。

(A)A.统治阶级 B.被统治阶级C.反映社会发展一般规律D.超越阶级局限性226.阶级斗争是……动力。

(D)A.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B.阶级社会发展的唯一C.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D.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227.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就表现在它是推动……向前发展的……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