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第二课 我能控制自己吗
小故事大道理
一只饥饿的小老鼠在四处觅食,突然,它掉进了一口米缸。小老鼠大喜过望,他大口地吃起米来,吃饱了就睡觉。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米缸里的米越来越少。小老鼠每天都想,今天吃完了,就马上跳出去,不然米缸空了自己就出不去了。可是,每一天吃完之后,他又贪恋着香喷喷的大米,不肯出去,总是说:“明天,明天一定出去。”直到最后,米终于吃完了,小老鼠终于发现自己再也跳不出去了,最后,他饿死在空空的米缸里。
第三课如何与父母沟通10
第四课学习有苦也有乐13
第五课让兴趣带领我17
第六课做时间的主人20
第七课谁的方法好又多27
第八课我的喜怒哀乐30
第九课不做有嘴没脑的小喇叭32
第十课自私任性没人喜欢34
第十一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十二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十三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十四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十五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十六课别人眼中的我
自制力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它的强弱、高低可以直接由我们的情绪、行为表现出来。自制力强的人,做事有计划性,常常会克制自己的情绪,自我发展方向明确。自制力不是天生的,是培养出来的,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制力也在增强,但是自制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自制力的发展是需要贯穿一生的努力过程。我们要明确学习目标,认真执行学习计划,持之以恒,遇到困难不后退,控制自己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干扰,克服自己内心的惰性,形成不拖拉的良好习惯。完成每天的任务。想到做到,说到做到。很多学习好的同学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时,都有共同的一条,就是有计划地学习,并管住自己认真执行学习计划。
(2)星期六下午,莉莉要去学琴,同学带来两张票,约她看马戏演出。莉莉谢绝了同学的邀请,坚持按计划学琴。
(3)晚上父母不在家,东东看电视到深夜,结果第二天早晨起不来,பைடு நூலகம்学迟到了。
名人故事
李大钊做作业的故事
革命先驱李大钊,在少年求学期间就养成了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他做作业时。全神贯注,从不受外界的干扰。他家里有一只花猫,天真活泼,很惹人喜爱,他在空闲时常常逗它玩。可是当李大钊做作业时,任凭小花猫在他身边“妙——呜”直叫,甚至有时还伸出小爪子抓他,他却连看也不看一眼,仍旧做他的作业。后来时间一长,小猫也习惯了,只要看到他俯下身子看书或做作业时就躲得远远的,从不打扰。还有一次,他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时,突然从窗外飞来两只麻雀,“唧喳唧喳”地叫着,互相在窗台上打起架来,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还不时在窗台上打起滚来。此时,如果李大钊急忙伸手去抓,便可轻而易举地把它们逮住。可是李大钊动也不动,就像根本没看见似的,始终埋头写作。他做作业多么认真呀!
第十七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十八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十九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二十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二十一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二十二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二十三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二十四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二十五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二十六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二十七课别人眼中的我
第一课 别人眼中的我
探索目标
1. 发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 尝试客观的认识自我。
对号入座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寻找自己身上缺乏自制力的地方,你是否也有下面这些行为?
如:写作业时不能专心,总想吃零食或摆弄小玩具;自己这几天肚子不好,可看到别人吃冰棍,也忍不住吃,结果病情加重;双休日只顾玩,到晚上才想起没完成作业;和同学发生矛盾,忍不住大声吵闹……
1.在小纸条上写出自己存在哪些问题。
2.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把写着自己的症状的纸条“销毁”,以示“药到病除”。
本书以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切入点,并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还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处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加了“心理实操”环节,课程强调师生互动,每节的内容后都有学习反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让学生切身体验在团体中成长的快乐
第一课别人眼中的我5
第二课我能控制自己吗7
游戏互动
我的手印感悟: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我型你show:
我的十二行诗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的面前放着一面镜子,你在看,你看到了什么?里面的人漂亮吗?快乐吗?独立吗?里面的人需要什么……他到底是谁?你还看到了什么?拿起手中的笔,把你看到的写下来,完成属于自己的“十二行诗”。
我
我
我
我
我
我
我
我
我
我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乌心理咨询中心成员
德育主任:
成 员:
走向心理健康 ( 成长导航 )
内容编辑:
美术编辑:
序 言
当代,从世界范围来看,学校教育有三大内容:学校教育、学校行政管理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标志。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及心理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和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的心理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小药方举例:
(1)做一件事情,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完成一个,可以奖励自己一下。(如一块奶糖)
(2)训练自己专心做一件事,从坚持5分钟,到十分钟,甚至更长。
(3)自己将要发怒时,紧闭嘴唇,不要让伤人的话说出口。
(4)建立一个小记录本,记录自己做到了哪些,没做到哪些,经常反省。
(1)小明看到同学吃零食,自己也买,结果吃午饭时,钱已经花光,肚子饿得咕咕叫。
大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是的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它对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编写了《走向心理健康》——(成长导航)一书。
3. 了解认识自我的途径。
暖身操
看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在你的眼中,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你可以告诉他们,也可以写一写或画一画。
访问录
找家中的长辈或老师、同学、邻居聊一聊,听听他们对你的看法,也可以请他们写下来。
爸爸妈妈眼中的我:
老师眼中的我:
同学们眼中的我:
我思我悟
总的来说,在别人的眼中,我是个的人。
我
我
探索
通过以上活动,我发现我拥有
。我缺少
。
轻松时刻
请用你最美好的声音朗读
你可知道,你是谁吗?
在父母的眼里,你是花。他们把如花的模样给了你!把如花的梦幻给了你!在老师的眼里,你是花。他们用文化的雨露浇灌你!用知识的琼浆哺育你!在祖国的眼里,你是花。她给了你蓬勃生长的天和地!给了你自由开放的天和地!啊!你是花呀,看,花儿有大有小,芳香艳丽各有异,懂得自爱和自强,美好的梦幻才会真正属于你!
说一说 :你听了这个故事怎么想?
知识库
自制力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坚定的自制——这不仅是想干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自制力较强的人对于形成自身的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反之,缺乏自制力的人,是很难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