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具鉴赏试卷

茶具鉴赏试卷

1紫砂茶具具有的的特点( )A 可塑性、透气性、保温性好、美观性B 透气性、保温性好、美观性、经久耐用C 可塑性、透气性、保温性好、经久耐用D 可塑性、美观性、保温性好、经久耐用2一件刚买的紫砂壶需要最先处理的工艺是( )A 将紫砂壶放进铁锅中煮上一段时间B 将紫砂壶直接放入茶叶冲泡,然后倒掉C 用沸水将壶身内外淋一下,清洗晾干D 以上的答案都不正确3紫砂茶具发展的高峰期( )A 唐中期B 宋末C 万历到明末D 元末4唐代及以前的民间茶具以( )为主A 陶瓷B 紫砂C 竹制D 石制5“南青北白”中“南”、“北”分别指( )( )A浙江、河北 B广东、陕西 C浙江、陕西 D广东、河北6在明代以后发明的茶具有( )A 盏盖、茶壶B 茶瓶、茶壶C 盏盖、茶瓶D 茶瓶、茶盖7著有陶都之称的是( )A 景德镇B 宜兴C 建安D 杭州8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木司郎在其所著的( )中认为:正是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A 《茶道》B 《茶史》C 《茶史漫画》D 《茶具图赞》9日本国内形成“茶道”是在哪个时期由中国传入的( )A 北宋B 南宋C 唐代D 明代10宜兴紫砂茶具传入日本的时期( )A 唐代B 宋代C 明代D 清代第四题:判断题(2*5=10)1瓷制茶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等特点( )2整个清代,宜兴的陶瓷的造艺达到了最高水平( )3白瓷茶具具有致密透明,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 )4黑瓷茶具,始与中唐,鼎盛与宋,延续与元,衰微与明、清( )5茶具是从食具和酒具中分离出来的( )第五题:简答题(5*4=20)1茶具按用途和质地分别可划分的用具?2中国茶具伴随着中国茶叶很早就传往世界各地,主要通过的传播方式?3宋代全国有五大名窑,说出这五大名窑并著明其产地?4玻璃茶具如今已成为冲泡绿茶的大宗茶具之一,试简要说明用其冲泡的好处优点?第六题:论述题(1*15=15)紫砂壶的应该如何鉴赏?1紫砂茶具具有的的特点( C )A 可塑性、透气性、保温性好、美观性B 透气性、保温性好、美观性、经久耐用C 可塑性、透气性、保温性好、经久耐用D 可塑性、美观性、保温性好、经久耐用2一件刚买的紫砂壶需要最先处理的工艺是( C )A 将紫砂壶放进铁锅中煮上一段时间B 将紫砂壶直接放入茶叶冲泡,然后倒掉C 用沸水将壶身内外淋一下,清洗晾干D 以上的答案都不正确3紫砂茶具发展的高峰期( D )A 唐中期B 宋末C 元末D 万历到明末4唐代及以前的民间茶具以( B )为主A 陶瓷B 竹制C 紫砂D 石制5“南青北白”中“南”、“北”分别指( A )A浙江、河北 B广东、陕西 C浙江、陕西 D广东、河北6在明代以后发明的茶具有( A )A 盏盖、茶壶B 茶瓶、茶壶C 盏盖、茶瓶D 茶瓶、茶盖7著有陶都之称的是( B )A 景德镇B 宜兴C 建安D 杭州8现代日本茶道文化协会负责人森木司郎在其所著的( C )中认为:正是中国的“斗茶”哺育了日本的茶道文化。

A 《茶道》B 《茶史》C 《茶史漫画》D 《茶具图赞》9日本国内形成“茶道”是在哪个时期由中国传入的( C )A 北宋B 南宋C 唐代D 明代10宜兴紫砂茶具传入日本的时期( C )A 唐代B 宋代C 明代D 清代第四题:判断题(2*5=10) 1瓷制茶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等特点( × )2整个清代,宜兴的陶瓷的造艺达到了最高水平( × )3白瓷茶具具有致密透明,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 √ )4黑瓷茶具,始与中唐,鼎盛与宋,延续与元,衰微与明、清( √ )5茶具是从食具和酒具中分离出来的( √ )第五题:简答题(4*5=20)1茶具按用途和质地分别可划分的用具?答:答:按照用途分为:(1)煮水器,包括水壶(水注)、茗炉、开水壶;(2)置茶器,包括茶则、茶匙、茶漏(茶斗)、茶荷、茶罐;(3)理茶器,包括茶夹、茶针、茶浆(刮);(4)分茶器,包括茶海(茶盅、公道杯、母杯);(5)盛茶器、品茗器,包括茶壶、茶盏、闻香杯、品茗杯、杯碟(托);(6)涤茶器,包括茶船(茶洗)、茶盘、茶巾、容则、茶盂;(7)其他器具,包括壶垫、温度计、香炉等等。

按照质地可分为:金属茶具、竹木茶具、漆器茶具、瓷制茶具、陶制茶具等。

2中国茶具伴随着中国茶叶很早就传往世界各地,主要通过的传播方式?答: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1)通过贸易方式,主要是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茶马贸易和傕场贸易等。

(2)通过赠送方式,比如郑和下西洋中带去的茶叶和茶具等。

(3)通过学习方式,比如日本到中国的遣唐使带回中国的茶叶和茶具等。

3宋代全国有五大名窑,说出这五大名窑并著明其产地?答:宋代的五大名窑是:汝窑、官窑、钧窑、定窑、哥窑。

其地点分别为:汝窑地在河南临汝,宋时属汝州,故名。

一般认为官窑北宋在河南开封,南宋在浙江杭州。

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县,古代属均州。

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县。

哥窑在浙江龙泉市。

4玻璃茶具如今已成为冲泡绿茶的大宗茶具之一,试简要说明用其冲泡的好处优点?答:玻璃器具的硬度比较高,对于绿茶等注重香气的茶叶,具有很好的发挥香气的作用,另外,玻璃茶具的透明度高,可以欣赏名优绿茶的茶汤和外形。

除此之外,玻璃器具还具有造型多样,价格低廉等优点。

第六题:论述题(1*15=15)紫砂壶的应该如何鉴赏?答:一件优美的紫砂作品,大致应该具有四个相关条件:纯正上好的砂料、协调的造型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使用功能。

即所说的好料、好形、好工和好用。

(1)泥。

紫砂泥料大致包括有红泥、绿泥和紫泥。

紫砂壶得名于世的根本原因在于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

因为泥质本身的特殊性以及配方和炼制方法的不同,带来不同的功能效用和不同的感官刺激,功能效用高、感官感受好的则质优。

同时,紫砂壶也是需要不断抚摸把玩的,这样可以使得紫砂质表的变得更加优雅。

(2)形。

即是紫砂壶的外形。

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紫砂壶,其外形表现的就是其艺术的社会功能,传统的紫砂壶造型可以分为花货、光货、筋纹货三大类。

花货是将自然界动植物形象作为雕饰。

光货是根据球形、筒形、立方体等几何体演变的壶形。

筋纹货是将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纳入设计中,“菱花壶”、“瓜棱壶”是代表作品。

(3)工。

紫砂壶的成型技法应该严谨施工,点、线、面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清楚。

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要求来说,壶嘴、壶把和壶纽要放在三点一直线上。

壶口和壶盖结合之处也是需要讲究密合的。

最后壶的设计还应该能做到断水的功能。

(4)功。

就是紫砂壶的使用功能,这也是判断紫砂壶好坏的一种重要因素。

紫砂壶与其他工艺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很特别的实用性,紫砂壶的艺术气息全部在用中品味,如果失去了用的意义,那么艺术气息也就无从谈起。

紫砂器具除了以上提到的四个方面以外还讲究“款”和“名”。

款有两层意思,一是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或者鉴别壶的作者是谁。

第二层是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等。

名就是这个壶是否由名人所作,是否具有很高的名气。

所以一把好的紫砂壶可看的应该是集合中国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为一身。

反映出中国中国特有的“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显著特点,一把好的紫砂壶应该是综合了泥色、造型、制作功夫、文学、书法、绘画、金石等诸多因素。

第三题:单相选择题(2*10=20)1:唐代陆羽《茶经》共记载了()种茶具A :20B :24C :26D :282:我国的“斗茶法”流行与()时期A :宋B :初唐C :中晚唐D :明初3:现在一直在使用的“冲泡法”始于()A :明代B :战国时期C :中唐D :宋4:“罐罐茶”盛于我国的()A :东北、华北一带B :广东、福建C :西藏、蒙古一带D :西北甘肃地区 5:下列哪个城市曾有过“假玉器”之称()A :宜兴B :景德镇C :杭州D :北京6:紫砂茶具始创于()A:唐朝 B:明朝 C:清朝 D:战国7:英国饮茶始于()A:17世纪中期 B:17世纪晚期 C:17世纪初期 D:16世纪晚期 8:元代中后期,我国青花瓷具的主要生产基地()A :宜兴B :景德镇C :杭州D :北京9:宋代宋徽宗赵佶是位爱茶的皇帝,写了名为()的著名茶书。

A :《茶谱》B :《大观茶论》C :《茶经》D :《茶录》10:我国四大名著中设计到茶和茶具最多的是()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第四题:判断题(2*5=10)1:陶瓷是在瓷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2:“三大妙手”指的是供春、李仲芳、徐友泉。

( )3:明代以后就发明了盏盖和茶壶。

( )4:从明代开始,日本就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紫砂壶市场。

( )5:在我国西南一带常用上有茶盖、下有茶托的盖碗饮法。

( )第五题:简答题(5*4=20)1我国饮茶方法从古到今具体分为几个阶段?2茶具需用应符合什么原则?3唐朝茶具有哪些(写出15种以上)?4六大基本茶具分别适宜选用何种茶具?第六题:论述题(1*15=15)Array紫砂泥材质有什么特点?4、景德镇制造的瓷器茶具,因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而享誉世界。

5、紫砂历史上制壶最为出名,对紫砂壶制作工艺起着最为深远影响的制壶大师是时大彬,他的徒弟李仲芳擅长制作筋纹壶。

第三题:单相选择题(2*10=20)1:唐代陆羽《茶经》共记载了( D )种茶具A :20B :24C :26D :282:我国的“斗茶法”流行与( A )时期A :宋B :初唐C :中晚唐D :明初3:现在一直在使用的“冲泡法”始于( A )A :明代B :战国时期C :中唐D :宋4:“罐罐茶”盛于我国的( D )A :东北、华北一带B :广东、福建C :西藏、蒙古一带D :西北甘肃地区 5:下列哪个城市曾有过“假玉器”之称( B )A :宜兴B :景德镇C :杭州D :北京6:紫砂茶具始创于( B )A:唐朝 B:明朝 C:清朝 D:战国7:英国饮茶始于( A )A:17世纪中期 B:17世纪晚期 C:17世纪初期 D:16世纪晚期8:元代中后期,我国青花瓷具的主要生产基地( B )A :宜兴B :景德镇C :杭州D :北京9:宋代宋徽宗赵佶是位爱茶的皇帝,写了名为( B )的著名茶书。

A :《茶谱》B :《大观茶论》C :《茶经》D :《茶录》10:我国四大名著中设计到茶和茶具最多的是( A )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第四题:判断题(2*5=10)1:陶瓷是在瓷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 )2:“三大妙手”指的是供春、李仲芳、徐友泉。

( × )3:明代以后发明了盏盖和茶壶。

( √ )4:从明代开始,日本就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紫砂壶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