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区东山宾馆项目,由上海中福建筑设计院设计。
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区东山宾馆由公共部分和客房部分组成,公共部分为康乐部分、大堂部分、餐饮会议部分,其中大堂和餐饮会议部分有一层地下室,客房部分分为北客房楼、东客房楼、南客房楼三部分。
本工程均为二~五层框架结构。
本工程在大堂部分屋面层、餐饮会议部分平屋面层、康乐部分二层和平屋面层部分梁采用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体系,采用一端或两端张拉的锚固方式,其中张拉端锚具采用QM15夹片锚,固定端采用QM15-P挤压式锚具。
基本断面为600×1800mm,550×2200mm,400×900mm,500×1100mm,基本跨度为13.5.0m,18.0m,27.0m。
孔道成型采用双波金属波纹管,呈曲线型布置,其中梁内置1~4束波纹管,每束有7~12根不等钢绞线。
预应力筋采用1*7-15.2-1860有粘结高强低松驰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其他详见图纸。
第二章编制依据预应力专项工程在结构施工中是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同时预应力部分对结构的受力影响大,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组织施工和验收,预应力结构施工时应满足设计要求以及下列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本方案的编制依据下列内容:2.1甲方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2.2国家规范/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7)《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JGJ140—2004 J301—2004)《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 180:200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构造详图》06SG429第三章施工准备3.1. 材料准备3.1.1.预应力钢绞线:本工程预应力梁采用1x7-15.2-1860高强低松弛预应力砼用钢绞线,质量应符合国标GB/T 5224—2003有关规定的要求。
3.1.2. 锚具系统:锚具均采用一类系列锚具,张拉端为QM夹片式锚具,固定端采用15-P型挤压锚,锚具质量应符合国标GB/T 14370-2007有关规定的要求;并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制备锚垫板、锚具、螺旋筋及定位支架。
3.1.3.波纹管:预应力波纹管采用双波金属波纹管。
预应力主要材料在报甲方及监理单位同意后进场。
3.1.4.有粘结预应力筋及锚具的运输、存放,应将预应力筋堆放在干燥平整的地方,下面要有垫木,上面要有防雨设施,锚具、配件要存放在指定工具房内。
并及时通知监理单位、总包单位现场取样、复试。
3.1.5.材料验收及检验(1)预应力钢绞线由生产厂家出具产品合格证,并经国家级检测中心进行材料复验,出具破断力和延伸率的复试证明。
(2)锚具按规范要求验收,应具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其质量结果应符合GB/T 14370-2007规范规定要求。
3.1.6成品保护预应力筋应按施工图上结构尺寸和数量,考虑预应力筋的外露长度、张拉设备的组装要求,留出张拉长度进行下料。
用砂轮切割机切割,严禁使用电焊和气焊。
当预应力筋、锚具及配件运到工地,铺放使用前,应将其妥善保存在干燥的地方,下边要有垫木,上面采取防雨雪措施,以避免材料锈蚀,锚具、配件要存在室内,注意码放整齐,按规格分类,避免长期受潮,切忌砸压和接触电气焊作业,避免损伤。
3.2.施工机械设备用量:(见表二)根据预应力专项施工的特点,本工程需要的施工机械设备用量如表二:主要施工设备需用量表二其中张拉设备应具备标定报告(一顶一表有效期6个月),以确保施工时预加力符合设计要求。
3.3.预应力施工劳动力组织(见表三)预应力工程的劳动组织应充分考虑预应力施工特点,即:存在各工种同时交叉作业,铺放时间限制严格,预应力筋张拉可能受工期约束等,根据综合考虑确定本工程预应力施工劳动力安排如下:劳动力用量表表三各工种职责如下:钢筋工:负责预应力钢绞线的下料、编束及穿束,波纹管的固定,端部垫板、螺旋筋的固定与安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张拉端部的清理。
张拉工:负责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灌浆(灌浆结束后在现场技术人员的监督下按要求制作灌浆试块),外露钢绞线的切割电焊工:负责预应力架立筋的焊接。
电工:在总包单位的指导下,负责将预应力设备用电与作业面的电源相连。
3.3.1 项目管理的机构设置预应力分项施工在预应力分项施工队伍确定后,成立预应力分项施工项目部,由预应力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施工工长、质检员、安全员及材料员组成。
项目经理、工程师、施工工长都具有多年的预应力施工经验,施工作业人员全部经过严格的岗位培训,并持证上岗。
90%以上的工人至少在我公司从事预应力施工工作3年以上。
各职能分配如下:项目经理:刘元凯(二级注册建造师)负责项目总体协调工作并对预应力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项目现场组织管理机构图。
项目技术负责人:王圣坡负责解决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负责配合设计单位和施工总包单位制定可行施工技术方案、出施工细部节点图,进行技术交底,并负责现场施工质量控制、验收。
施工员:钱铜岭负责现场施工质量控制、验收。
材料员:赵宗旺负责现场材料收发、清点、存放及技术档案保管。
质检员:席与涛负责现场施工质量检查。
机械员:张广明负责现场机械设备的收发、清点、维修和保养。
安全员:赵宗旺负责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资料员:曹广飞负责现场资料收集整理。
3.4. 预应力施工技术准备鉴于预应力施工工艺的特殊性,预应力公司必须提前介入,做好与总包单位的沟通和技术交底,处理好梁、柱中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的空间位置,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索形图在施工前做出垫板、螺旋筋位置大样图,正确的预埋波纹管的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
第四章预应力工程施工工艺流程4.1. 有粘结预应力梁施工工艺流程(图中黑体字为预应力专项施工工序):4.2.预应力筋下料本工程预应力筋下料在预应力筋复检合格后进行,下料应在平坦干燥的场地上用砂轮锯逐根切割。
下料前先在钢绞线盘卷外用钢管搭设一个固定铁笼,确认固定牢固后,开剪钢绞线包装用钢带,将钢绞线从盘卷中央小心抽出头后逐步向外拉,用砂轮锯按下料长度逐根切割、下料。
下料长度误差应控制在0~100mm以内。
下料操作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步骤:4.2.1. 下料长度应综合考虑其曲率、锚固端保护层厚度等因素,并应根据不同的张拉方式和锚固形式预留张拉长度。
编制各预应力构件的下料长度,并按下料要求下料.4.2.2. 下料时应遵循先下长筋,后下短筋。
4.2.3. 根据下料单的长度,用砂轮锯进行逐根切割。
4.2.4. 切割后逐根对钢绞线进行编号,长度相同为统一编号。
4.2.5. 下料后的钢绞线顺直无侧弯,切口无松散,如遇死弯必须切掉。
4.2.6. 每束钢绞线应按规格编号成束,并按长度及使用部位分类堆放、运输、使用。
4.2.7.一端张拉的钢绞线固定端还需采用QYJ-30.5型挤压机将挤压锚与钢绞线挤压形成牢固的挤压头。
施工时应注意挤压锚内腔要保持清洁,并保证钢绞线、挤压锚与活塞杆在同一中心线上,挤压后按要求编号成束,并按长度及使用部位分类堆放,运输,使用。
4.3. 预应力筋的铺放布筋4.3.1. 梁中预应力筋支架的定位:在土建工种支模板并绑扎普通钢筋的同时,预应力工种与土建工种交叉作业在普通钢筋上按预应力筋的位置划定位线,土建工种绑扎腰筋、吊筋完成后,预应力班组固定预应力筋支架,预应力支架的设置按设计图纸提供的索形图数据设置。
预埋波纹管、穿预应力筋完毕后,再由钢筋工绑扎拉钩筋(注意对预应力管道的保护),同时预应力工种安装锚垫板,当预应力筋穿入锚垫板后,应将锚垫板固定在边模板或普通钢筋上,防止倾斜,并封闭端头,以防止浇筑砼时漏浆而无法进行张拉操作,经检查无误后,由土建工种支设封端模板。
调整预应力筋的定位标高,其允许误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根据本图纸的要求支架间距为900-1000mm.Φ10的钢筋支架点焊(或绑牢)于普通钢筋的箍筋上,如该位置上无箍筋,可在相邻箍筋上定位,但应适当调整定位标高,以保证预应力束位置与设计相符。
4.3.2. 张拉端应预留张拉孔:总包单位根据预应力张拉端位置详图,做好张拉端钢筋绑扎和洞口预留,张拉后及时封堵。
4.3.3. 普通钢筋箍筋的肢距应根据预应力筋的间距确定:本工程预应力梁箍筋为四肢箍,单孔的应保证内箍筋之间净距能让波纹管顺利穿过,两孔的应确保外箍筋内侧内箍筋外侧间距保证波纹管顺利穿过。
4.3.4. 波纹管孔道成型:按已经固定好的支架筋位置依次将波纹管穿入钢筋箍筋内,为了防止波纹管在砼浇筑时上浮或产生水平位移,必须把波纹管固定在钢筋支架上,用扎丝扎牢。
波纹管接头要牢固、严密,如有破损应及时用胶带进行修补。
波纹管漏出承压板不小于200mm。
4.3.5.预应力筋穿束;用人工把已制好的钢绞线平顺地穿入波纹管内。
4.3.6. 设置灌浆孔及排气孔:在每道梁张拉端设灌浆孔,在每道梁固定端做排气孔。
具体作法:在波纹管固定端高点上表面将波纹管凿出洞口,将UPVC管插入洞中,用胶带将UPVC管和波纹管包裹严密,然后用钢筋插入UPVC管中,最后将UPVC 管用铁丝固定在相邻钢筋上。
4.4. 砼浇筑4.4.1.预应力筋及有关组件铺设安装完毕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定合格后才能浇筑砼。
4.4.2.砼浇筑时,由质量检查员对预应力部位进行监护,预应力工种安排专门人员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向总包单位提出。
4.4.3.混凝士浇筑时,严禁踏压撞碰预应力筋、支承架以及端部预埋构件,同时砼浇筑时的下落高度不能太大,以免产生较大的冲击力,损坏波纹管。
4.4.4.用振捣棒振捣时,振捣棒不得正对着波纹管进行振捣。
在梁与柱接点处,由于钢筋、预应力筋密集,应采取措施振捣,不得出现蜂窝或孔洞。
4.4.5.张拉端、锚固端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
4.4.6.预应力梁混凝士浇筑时,应增加制做两组混凝士试块,两组试块和预应力梁混凝土同条件养护,以供张拉使用。
4.4.7.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检查波纹管是否破损。
4.5. 预应力张拉作业4.5.1. 预应力筋的张拉作业应在砼强度达到80%后方可张拉,张拉时的强度要求以现场同条件养护条件下的砼试块试压报告为准。
严禁梁中预应力筋张拉前拆除预应力梁的底模,但需拆除梁的侧模和非预应力板的底模。
以减少对预应力梁自由收缩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