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3期 “数字化融合与创新”-解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之道

第13期 “数字化融合与创新”-解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之道

1. 生产车间根据消费者定制信息实现 自动化排产与柔性制造;
2. 人工智能客户画像,相关信息及时 反馈到研发部门,提升产品设计;
3. 销售产品智能化,支持云端远程预 测性运维。
工业 App
数 字 化 使 能 平 台
生产现场
消费者定制门户 APP 产品互联网应用 APP1-----APPn ERP/MES/PLM 等
数字化 基础设施
数字化 服务平台
联合研发 数字虚拟生产
智能仓储 智能物流
智能网格
20
点战略:
数据驱动
科技使能
重点战略一:平台化战略,简称为
图 4 数字化使能平台
FOCUS
OT 域
IT 域
过程 (机械装置)
基本控制
监控级:区域级 监测控制
管理级:站点级 生产制造
企业级: 业务计划与物流

与控制
/工厂 IT
FOCUS
焦 点
企业实现数字转型的核心是要根据数字化时代的特征,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构建和物理世界 对应的数字世界,同时,以数据为核心、云化服务为形式、人工智能为手段、企业组织制度 和流程优化重构为保障,实现在数字化技术支撑下的业务创新发展。
解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之道

门佃兵
何为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借助数字化手段,使企业在变革的 世界中创造更大的价值,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数字 化转型和传统信息化的主要区别在于:传统信息化的核 心是“流程”的信息化;而数字化的核心是“业务”的 数字化。“信息化”主导者是 IT 部门,而“数字化” 主导者是业务部门,而且必须是一把手工程。


L0
传统 传感器 / 执行器
L1
DCS、PLC、 RTU
L2
HMI 数据集线器
智能机械
智能传感器 BLE、RFID、 ZigBee、Video
数据获取、聚 合与传输
MES 系统
L3
L4
网关管理
边缘分析 环境监测与预
测维护
ERP、PLM、 SCM 系统
产品研发
网关管理
消费者定制可反馈到生产线与研发部门
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业务模式的创新,提升业 务成效。虽然各行各业的发展阶段不同,但核心都是围 绕着业务的解构和重构。
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业务的创新发展,但 同时需要充分认识到“数字化”的过程,对企业的 传统经验知识带来变革性,以及伴随的挑战。
以汽车行业为例,传统汽车生产厂商由制造、销售转向 全方位的汽车增值服务,需要构建车联网、无人驾驶等 创新业务模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如图 3 所示。同样, 在制造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可实现成本的降低、产品线的 柔性化,以及提升效率。
网、没有数字化的老旧机械、孤岛式的工序环节、
全局的安全防护体系。
人工管理的物料等环节实现数字化,并通过“边
综上所述,企业需要具备的能力可总结为数字化(感
缘计算”架构连入数据中心 / 云;
知与执行)、云化(连通)、智能化(数据与分析)、
数字化服务平台:包括云计算、安全、物联网、
安全四个方面。
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的技术服务;
开发者使能平台(生态共建)
大数据 H3C dataEngine
物联网 H3C 绿洲 IoT
人工智能 H3C AI

云软件 H3C CloudOS
多云架构 H3C CMP
网络:H3C AD 系列解决方案 涉及 MQTT、Modbus TCP、 OPC UA、TSN、IPv6/5G 等技术;
传统设备
接入 H3C 网关、边缘服务器、
重点战略二:无界生态。由于数字化业务融合了生产、 信息化、互联网几个领域,因此需要跨界知识。以往工 业自动化、ICT 信息化、互联网应用几个领域的厂商, 需要知识的交叉融合,因此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 需要重新审视自身业务生态链的建设。
云化 根据业务需要实现多工序、多工厂、集团云、 行业云、公有云等多个级别的连通,从而能够以更
孤岛式的建设,数据并没有连通。
业务模式 新的业务模式需要很多创新生 态合作伙伴的支撑(例如车联网业务 需要 GIS、流媒体、车载 App 等不 同领域厂商共同参与);需要引入 新技术(例如通过区块链改变和 供应商之间的互动方式);也
洞察能力 实现基于数据的认知与决策,充分 挖掘数据的价值。充分考虑现代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突破以往的洞察。
数字化转型需要多学科、多技术的支持,其依托的主要 模型与数据科学,包括:
数字孪生:数字孪生(Digital Twin)这个概念最早用 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健康维护与保障,指先在数字空间
建立真实飞行器的模型,并通过传感器实现与飞行器真 实状态完全同步,这样每次飞行后,结合现有情况和过 往载荷,及时分析评估是否需要维修,能否承受下次的 任务载荷等。这项模型的理念被广泛应用到各行业,如 实现物理世界的数字化,以及采用 CPS(信息物理系统) 的治理思路,实现人、机器、数字世界的联动智能治理。
伙伴 A 伙伴 B 伙伴 C
创新数字业务生态—车联网
客户
安全 安保 健康 导航 娱乐
电子呼叫 被盗车辆 地理围墙
危险驾驶 急救服务 被动警报
天气 车载 App 流媒体
供应商 A 供应商 B 供应商 C
2. 能力视角
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数字化能力来支撑创新业务,笔者 总结了需要的数字化能力要素。
感知能力 首先要构建物理设备对应的数字空间, 例如车联网业务需要对车辆、发动机、驾驶人员、 位置等信息实现数字化。例如数字化车间需要将以 往孤岛式的工段、设备等环节联网;例如产品的全 生命周期数字化,需要连接最终客户的使用体验数 据,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从而推动产品的研发 更新。这些归结为智能感知能力。
资源的灵活部署、弹性伸缩的自动化控制等;
生产车间在自身完成了数字化建设基础上(例如物料数
智能化 从信息管理的角度,规划建立起企业的数 据池、数据湖,并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探索 与业务的有机结合。人工智能目前主要在图像分析、
字化与定位、工人能力数字化地图、生产线的自动化等), 实现了自动化柔性制造;同时,产品互联网 App 可智 能分析客户画像、产品运行状态监测,反馈到研发部门。
最后,笔者以家电的大规模网络定制场景为例,说明数 字化使能平台如何落地实施。
高层次的数据视角来优化企业运行;主要涉及云计 图 5 中列出了新增加的数字化使能平台在企业 IT/OT
算技术,其重点关注领域包括数据中心自动化、软 中的位置,主要布局在监控级、管理级、企业级三个级别。
件定义、区块链、多云平台、云边(边缘)协同、 在这个平台上,客户定制信息可传递到生产排产计划;
人员组织流程 不仅需要企业家的高瞻远瞩,还需

全员的理解和执行,而传统的业务部门,往往缺乏

信息化相关知识与经验。
实施视角来进行探讨。 1. 业务视角
数字基础设施 物理世界的数字化不仅复杂,而且 跨界。例如,企业 IT 系统分为生产系统(机器人、 PLC、仪器仪表等)、信息化系统(ERP、CRM 等)、互联网系统(营销等),这三个系统以往归 属不同部门、不同技术领域,数字化需要几个系统 的深度融合、需要跨界的知识来支撑。
云 / 数据中心对工艺等智能分析、网络协同等
L5 多工厂协同 产品售后服务 家电软件升级 app 消费者定制
图 5 数字化使能平台在企业 IT/OT 中的位置
数字化使能平台涉及到众多产品和技 术,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 图 6 以新华三相关产品为例列出了可 能会涉及到的产品。
最终的业务成效目标预期:
3. 技术视角
要实现数字化、云化、智能化与安全的能力建设,主要 借助如下技术手段来实现:
数字化应用引擎:包括工具包、开发引擎、数 据 资 产、 智 能 算 法 等 场 景 化 PaaS 工 具。 通 过应用引擎的建设催生和业务息息相关的工业 APP。
数字化 将机器设备、环境、流程等(例如工厂的人、 机、料、法、环)建立数字模型,主要涉及物联网 技术。工业企业的数字化主要涉及机器的联网,现 代设备基本向着数字化发展,挑战是需要连入不同 品牌的私有现场总线协议;传统老设备(哑设备、 哑工位等),需要借助传感器等技术实现数字化;
连通能力 在人 - 人连接的基础之上,增加物 - 物、 物 - 人的连接。物的分布范围更广,需要具备泛 在连接、大规模互通的能力。以往企业建设遵循的
图 2 车联网创新业务生态链示意图
当然,业务模式的创新对企业的每个层级都提出 了挑战,参见图 3。
普杜模型和 ISA95 标准,在现实中设备间、工序间、 多工厂之间、工厂和客户之间等多个环节实际上是

十 年
模拟
来 仿真
今 天
数据
密集度
了解了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之后,回到现实世界中,我们 会发现实现数字化转型困难重重四范式
何规划可行的数字化转型路径?笔者建议,可以从企业 架构设计的四个视角:业务视角、能力视角、技术视角、
FOCUS
需要软件的敏捷开发和迭代(例如车载 app 更新)。
执行能力 根据洞察结果实现智能、
快速、精准的控制。数据的分析最 终要实现在执行上,如基于工艺
19
FOCUS
的良品率分析,需要根据分析结果去快速调整工艺。 数字化使能平台。数字化平台包括:

安全能力 除传统安全领域之外,还需要加强物联
数字化基础设施:将以往由于私有化协议没有联

网安全、数据隐私保护与合规性的建设,实现纵贯
视频监控、语音识别、预测型
维护、金融保险反欺诈等领域
生态聚合
发展较快。 4. 实施视角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持续、复杂
数字化 应用引擎
车联网
大规模 网络定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