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4课《东方之珠》同步练习A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4课《东方之珠》同步练习A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4课《东方之珠》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34分)1. (3分)先读课文《东方之珠》,再试着填一填。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在香港,人们能够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大饱口福,所以人们把香港称作________。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旅游的好去处,所以,人们把它称为________。

香港是一个著名的港口,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到这里做生意。

所以,人们把香港的市场叫做________。

2. (4分)注拼音贸易________ 佳肴________ 璀璨________ 清澈________3. (12分)读语段中的拼音,在横线上写汉字。

在语文课本中,我们欣赏了荡(dí)________着尘埃,灌(gài)________国土的长江;美妙绝伦,一点儿不比日出(xùn)________色的三亚落日;玉(zhuó)________冰雕般的广玉兰;让人如(chī)________如醉的烟台的海。

感受了卢沟桥(fēng)________火的激烈;瘦(xuē)________、黝黑的天游峰扫路人的自信、豁达。

读到了《半(jié)________蜡烛》、《(táng)________螂捕蝉》等故事。

认识了同样具有(rèn)________性的夹竹桃和青海高原的一株柳;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的(niè)________将军。

知道了(biān)________蝠夜行的秘密;麇鹿是一种哺乳动物,它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4. (7分)根据课文《东方之珠》内容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②________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

摩天大楼________,商店里的各种商品________,宽阔的街道上________。

③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________。

5. (5分)解释词语控制6. (4分)给划线字选出正确的解释。

①夜幕降临(到,来;挨着,靠近;照着字画摹仿)________②光彩夺目(抢,强取;争取得到;做决定)________③奔流不息(停止;消息;繁殖,滋生)________④举世闻名(用鼻子嗅;名声;听见)________7. (18分)看音节写字,再组词。

ma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qi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sh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8. (3分)写出反义词容易—________ 湍急—________ 近路—________9. (3分)按意思写词语。

①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

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________②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________③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________10. (4分)找出不同类的词语,并把它写出来。

(1)红色彩色绿色蓝色________(2)黄瓜冬瓜西瓜苦瓜________(3)电话号码(mǎ)逗(dòu)号句号省略号________(4)爸爸妈妈妹妹老师________11. (3分)读句子,按要求写词语。

A.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心里很着急。

B.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得这样详细?①写出近义词。

知道——________焦急——________②写出反义词。

粗略——________12. (9分)读儿歌记四声。

一生平āōē二声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声拐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四声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3. (5分)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14. (4分)对号入座A.语言描写 B.外貌描写C.神态描写D.心理描写①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坐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________②老师轻轻说道:“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

”________③他目光呆滞、泪如雨下。

________④人们寻思着,怎么能让一个七岁的孩子做如此高难度的示范呢?________15. (8分)请先读题,再认真听两遍录音,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1)根据录音内容填空。

拉萨是具有1300年历史的________古城,是世界上海拔________的城市之一。

拉萨是世界上唯一________的城市。

(2)根据录音内容判断对错。

①拉萨位于西藏自治区的北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

②拉萨全年日照时问只有1000小时,素有“日光城”的美誉。

③藏历新年第一天,各家派人到河边背回新年的第一桶“吉祥水”。

④拉萨绿地的覆盖率达到32%,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达l2平方米。

16. (3分)选词填空。

A.醒悟 B.觉悟 C.领悟①一曲弹完,好半天,师襄才________过来。

②他的话我________了。

③通过学习,大家的________都提高了。

17. (2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中,那天晚上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如:伯诺德夫人取出油灯吹灭蜡烛。

儿子杰克:________女儿杰奎琳:________18. (9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打电话》这篇课文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

它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年轻人在公用________打电话。

本来是一件________的事情,却________聊了老半天,浪费了________时间。

相声采用________的手法,对那些________观念不强、________连篇、缺乏________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________。

19. (11分)根据课文《鲸》内容填表。

20. (6分)读一读,填一填。

怀素写字非常认真。

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

这样,怀素的字进步很快。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话。

(2)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到底是怎样写的呢?21. (6分)课外阅读。

小画家我是一个小画家,来到操场学画画;画上树,画上花,画上爬竿和球架,更要画好教学楼,五星红旗高高挂。

老师工作大楼里,教书育人贡献大。

读读填填:我是一个小画家,画上________,画上________,画上________和________,更要画好________、________高高挂。

22. (5分)先看一看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再写一写浅精串夜店舒二、阅读 (共3题;共47分)23.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阳光的接力山的深处有一片林子,林子的深处有几间简陋的小屋。

旁边一间小屋的深处,有忧郁的她。

这几间小屋是这个贫困山村唯一的学校,她是这个学校唯一的老师,刚从城里来不久。

她是当地人心目中的神。

没有人愿意到这个鬼地方来,而她来了,而且是主动要求来的。

在师范读书的时候,这曾是她的梦想。

然而此刻,她却躺在这间有些阴暗、潮湿的小屋的角落,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上。

两天了,不上课,也不吃喝。

秀丽的脸庞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一双秀丽的大眼睛也变得黯然神伤。

现实,像山一样压着她。

她感到了现实和梦想的距离的遥远。

离开繁华的城市和美丽的校园,她觉得十分孤独、失落。

而这并不是造成她躺下的最主要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她手中的那封信。

信笺上有斑斑泪痕。

的确,那封信她不知看了多少遍,看一遍,她就流一回泪。

信是他写的,她说。

他说他非常爱她,希望她能马上回到他的身边,否则……他的口气很坚决,带有点“最后通牒”的味道。

而她,也是深爱着他的。

她实在想不出,失去了他,自己还有什么。

然而,她也渐渐发现,自己已离不开那些野花般的小脸,那一双双无邪的眼睛充满渴望。

她知道,他们真的需要她。

她觉得,从未有过任何选择像这般残酷,令她痛苦、不安,久久难以决断。

她知道,此刻,林子外阳光明媚。

只要走出那片林子,就能进入阳光里,然而她又觉得那条小路那么的漫长,那阳光是那么的遥远。

而那阳光又是那么的充满诱惑。

她自己也承认,有几次,她都动了心。

她真的有点动心了……忽然,一片阳光从窗外飞了进来,划过她的眼睛,轻轻地落在她的胸前,莹莹地晃动,像一朵风中盛开的雪莲花。

一股暖流通遍她的全身,心也仿佛被照得异常的明亮。

她惊讶地朝窗外望去。

窗口,那个叫娟的聪明可爱的小女孩儿,她的学生、班长,手里拿着一面小镜子,阳光正从镜子里源源不断地走近她。

娟红着脸说:“老师,我们给您送阳光来了。

”她顿时明白了什么。

阳光要到达这间小屋,有很长的路要走。

她走下床来,打开了门。

她看见,门外的那条林间小路上,每隔几步便站着她的一个学生,他们手里都拿着一面镜子,圆的、方的或破的,形状各异,正进行着一场阳光的接力。

阳光在镜子与镜子间传递,最后来到她的面前。

她突然感到一种深深的感动,如初恋一般。

她隐隐约约觉得,那阳光已进入她的血液、她的全身乃至她的灵魂,并将改变她的一生。

凝望着孩子们,孩子们也凝望着她。

他们发现,老师美丽的大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蓦地,她笑了,比阳光还明亮,还灿烂。

孩子们也笑了,欢呼声在林子的上空回荡。

“同学们,上课啦!”(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只要走出那片林子,就能进入阳光里”暗示着什么?(3)品味画线句中“阳光”的不同含义。

①而那阳光又是那么的充满诱惑。

②老师,我们给您送阳光来了。

③她隐隐约约觉得,那阳光已进入她的血液、她的全身乃至她的灵魂。

(4)她放弃了“他”选择孩子们,说明了什么?(5)文章以“阳光的接力”为题,有什么含义?24.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

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