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山西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宇宙是在()年前大爆炸时形成的。
A.150亿B.100亿C.50亿D.30亿2.海洋水占地球水的()A.97%B.70%C.30%D.50%3.陆地上的动物分为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那么螳螂和章鱼分别属于()A.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B.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C.有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D.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4.地震是由震级来衡量的。
里氏震级是1935年由()国的里克特发明的。
A.英B.德C.美D.法5.我国四大名著是()A.《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B.《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射雕英雄传》C.《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D.《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射雕英雄传》6.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是()A.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B.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C.中国印度古埃及巴比伦D.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7.奥林匹克之父是()A.罗格B.萨马兰奇C.姚明D.顾拜旦8.但丁的作品是()A.《神曲》B.《荷马史诗》C.《苦行记》D.《浮士德》9.文艺复兴起源于13世纪末的()A.英国B.德国C.法国D.意大利10.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是()A.福娃B.海贝C.海马D.海宝11.欧洲最高的山脉是()A.阿尔卑斯山脉B.斯堪的纳维亚山脉C.高加索山脉D.乌拉尔山脉12.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举行。
A.上海B.北京C.广州D.厦门13.儒家文化的发明者是()A.荀子B.墨子C.老子D.孔子14.锲而不舍的“锲”字是什么意思?()A.刻B.画C.印D.写15.“颜筋柳骨”中“柳”是指书法家()A.王羲之B.柳宗元C.柳永D.柳公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
2.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第三阶段的道德或道德推理是。
3.衡量人的品德的主要标志是。
4.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5.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6.教育评价根据其评价主体可分为、。
7.心理评估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框架的基础上制定的,它们是和。
8.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是。
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和杜威。
10.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1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1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什么是素质教育?2.请列举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3.举例说明“感觉适应”。
4.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5.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
2.试述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
五、材料分析题(15分)张老师是个让领导头疼的人物,他总是挑领导的“不是”。
学校工作有时难以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张老师就抓着不放。
张老师的教学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极强,在学校里很有影响力。
学校交给他的工作他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生信任、家长放心,但他那股直冲冲的傲气让人难以接受。
学校该实习了,王校长按惯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依次排列,最后考虑到要有个能干的组员,于是请到了张老师。
张老师爽快地答应了,并讲到了自己对实习的设计,听得王校长一个劲地点头。
最后张老师提出条件:“要我干,我一定干好,但要给我一定的权力。
”最后,王校长考虑再三,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任命他为实习小组副组长。
他果然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问题:根据以上案例,你认为张老师向校长提出给予权力的要求是否正当?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
宇宙大爆炸仅仅是一种假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自然科技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狭窄,不关注科学发展动态。
2.A【解析】地球上淡水资源只占海洋水总量的很小一部分。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地理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太狭窄。
3.A【解析】蟑螂是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章鱼是腔肠动物,也属于无脊椎动物。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生物学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误以为蟑螂是脊椎动物。
4.C【解析】目前通用的震级标准最初由地震学家查尔斯·里克特193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技术学院公布。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自然科技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狭窄,不注重书本之外知识的学习。
5.C【解析】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基本文学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文学功底太差。
6.D【解析】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历史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基础知识薄弱。
7.D【解析】顾拜旦,法国著名教育家,近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他的杰出成就主要在学生教育方面和社会竞技运动方面。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对书本之外的知识涉猎太少。
8.A【解析】《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在被放逐期间写的一部长诗,是其代表作。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狭窄。
9.D【解析】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历史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狭窄。
10.D【解析】“海宝”寓意上海宝贝,又代表四海之宝汇聚申城,既象征着上海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同时融汇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时事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平时不关心时事,信息闭塞。
11.A【解析】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位于欧洲南部,呈一弧形,东西延伸,长约12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狭窄。
12.C【解析】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月至27日在广州举行。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时事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平时不关注时事。
13.D【解析】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设人。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儒家文化及其创始人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基本的文学常识欠缺。
14.A【解析】锲:镂刻;舍:停止。
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成语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欠缺基本的文学知识。
15.D【解析】“颜”,指颜真卿,“柳”指柳公权。
中国古代书法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代的赵孟頫。
颜、柳占据了其中一半的席位。
“颜筋柳骨”是说他们二人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而又有所差异。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我国文学常识的考查。
★【错因分析】考生知识面太狭窄。
二、填空题1.自主发展(自我发展)2.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3.道德行为4.弗洛伊德5.文法修辞辩证法6.自我评价外来评价7.健康模式疾病模式8.双趋冲突9.赫尔巴特10.教书育人11.发散思维12.热爱学生三、简答题(答案要点)1.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第一,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第四,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第五,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3.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4.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5.(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1.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
练习律又分为应用律和失用律两个次律。
效果律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2.(1)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要求。
根据每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传授新知识,可采用讲授法;复习和巩固知识,可采用练习法。
(2)课程性质和特点。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教师会经常采用演示法和实验法;语文、外语、思想政治等课多采用讲授法。
(3)学生年龄特征。
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在知识准备程度和个性发展特点上也不同。
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有些方法需要较长时间,有些方法对教学设备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教师要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确保教学过程的优化。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五、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1)张老师的要求是正当的。
校长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给予张老师一定的权力,让他担任实习小组副组长的做法是正确的。
(2)这里涉及校长用人原则的问题。
校长用人要用人不疑,并用其所长,重在使用,注意责、权、利的结合。
(3)材料中的张老师是学生信任、家长放心的老师,对这样业务成熟的教师,校长要适当给予一定的权力,这样既利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更利于工作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