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月三的来历

三月三的来历

二、交流汇报:
1、学生汇报三月三的来历,教师询问是如何得知的,并予以表扬。
2、学生交流在三月三无锡这一天的风俗活动。
3、深入了解嶂山庙会。可以分以下几点:
(1)“庙会”的来历。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早期的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
研究课题
三月三的来历
指导教师
设计思路
与说明
农历三月三从古以来就被称为“上巳日”。古代帝王都在这一天祭天。战国时郑国三月三日都要到溱、洧两水之上去招魂、祭祀。鲁国三月三在沂水水滨洗濯陈污。所以上巳日自下而上的祭天、招魂举动古以有之。农历三月三即将来了。说到“三月三”,学生们马上就会想到——游军嶂山。三月三可是大有来历,学生对它了解多少呢?本课,主要让学生谈谈三月三的来历及有关的活动,深入了解“三月三”。
②水池:寺庙边有一个水池,池里的水始终这么多。到这里游玩的人
喜欢把硬币投入池中,看着硬币飘飘悠悠地沉下,觉得会带来好运。
③龙石:池边有一块大石头。这石头叫“龙石”,并不是石头的形状像
龙,而是传说当年建文帝的马就拴在这块石头上,所以取名“龙石”。
效果及
反思
(2)庙会上的活动。
(3)关于军嶂山庙会的美丽传说。
①龙竹:传说明朝的时候,建文帝被朱棣派兵追杀,一路跑到这儿,建文帝就在龙寺中住下,隐藏于此。后来,庙里的和尚请建文帝写一块匾额。写到最后一个字时,追兵来了,他连忙逃跑,不小心掉在地上竟马上变成了一片竹林,他藏在里面,躲过了追兵。后来人们就把这竹子叫做“龙竹”。
活动目标
与要求
1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三月三的来历、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2亲身游军嶂山,赶庙会,感受庙会的热闹,感受乡土风俗的魅力。
3通过为军嶂山庙会做宣传牌,培养学生表达、书写、美化等综合能力,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怀。
活动过程
与形式
一、谈话导入:
农历三月三即将来了。说到“三月三”,同学们马上就会想到——游军嶂山。三月三可是大有来历,你对它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三月三的来历及有关的活动,深入到了解“三月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