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客运站的布局_彭文盛

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客运站的布局_彭文盛

第4卷 第2期2004年6月交通运输工程学报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Vol .4 No .2June 2004收稿日期:2003-08-09作者简介:彭文盛(1962-),男,陕西扶风人,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从事铁路枢纽与站场设计研究.文章编号:1671-1637(2004)02-0062-04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客运站的布局彭文盛1,彭 辉2(1.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甘肃兰州 730000;2.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摘 要:通过对高速铁路的特点、运输组织模式、枢纽内客运站分工、旅客换乘需求以及运营管理体制、引入线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分析,论述了高速铁路引入既有铁路枢纽客运站方案与城市位置、性质、规模及城市规划发展的关系;并对引入方式与既有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适应中国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客运站布局的比选类型和建议。

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铁路规划;高速铁路;既有枢纽;客运站布局中图分类号:U212.1 文献标识码:APassenger station layout of high -speed railway existing terminalPE NG Wen -sheng 1,PE NG Hui 2(1.The First Surver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Railway ,Lanzhou 730000,China ;2.School of Highway ,Chang 'an University ,Xi 'an 710064,China )A 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peed railway and the mode of transport organization ,and some factors ,such as passenger station division ,passenger transfer demand ,operation system and leadin line project ,discuss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lanning of leading the high -speed railway into the existing ter minal and the location ,character ,scale and planning of city .After summari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leading mode and the existing terminal planning ,this paper put for ward the mode and some suggestions ,which are applicable in China .Applied result sho ws that the project is feasible .6refs .Key words :railway planning ;high -speed railwa y ;existing ter minal ;passenger station layout Author resume :PENG Wen -sheng (1962-),male ,senior engineer ,86-931-4934860,p .wensheng @ .0 引 言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的建设在中国才刚刚起步,需要研究的问题比较多,关于其引入既有铁路枢纽的客运站布局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按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引入既有枢纽的客运站类别不同,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高速铁路引入既有客运站,即合设方案,按其与既有线的关系可分为并线引入和并行引入两种方式;高速铁路引入新建的高速站,即分设方案。

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方式可充分利用既有客运站业已形成的有利位置、交通条件及客运设备,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和方便换乘,但由于既有站往往位于城市中心,线路引入和车站改扩建十分困难,有些难以实现;第二种方式一般与城市新的发展规划配合,工程容易实施,有利于高速铁路自成体系,便于管理。

两种方式在国外高速铁路都已采用,中国学者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认识,本文针对中国国情,选用合理的引入方案。

1 引入枢纽客运站布局的影响因素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的客运站布局,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方式好,哪一种方式不好,要想总结出适合中国国情、路情的合理方案,首先需全面分析对方案选择可能的影响因素,因地制宜,研究高速铁路引入各枢纽的客运站布局方案。

1.1 高速铁路的特点高速铁路以其快速、便捷、安全和舒适等特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在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要保证以上特点的实施,除了具有与速度目标值配套的平纵断面条件,满足高平顺性及空气动力学要求的轨道基础,集各种高科技于一身的高速列车及运行控制系统、供电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养护维修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外,在枢纽车站的布局、设置方面与普通铁路相比,也有以下特殊性[1,2]。

(1)高速铁路是客运专用线,只开行旅客列车,车站作业单一,只办理客运作业,不办理货运业务。

(2)高速铁路以办理中长途旅客为主,并有较大的输送能力,要求与城市交通有较好的配合,方便旅客快进快出。

(3)根据中国铁路实情,高速铁路在一定时期内还需开行一部分中速跨线列车。

(4)高速铁路一般采用动力分散的动车组,所以在大型客运站需设置专门的动车整备和检修设备,以及综合维修基地。

(5)高速旅客列车不办理行包和邮件装卸业务。

1.2 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高速铁路作为客运专线,具有较高的技术标准,原则上应全部开行高速列车,最大限度发挥其投入效益,但对中国高速铁路还未成网的初期,避免不了跨线旅客的运输。

从“跨线旅客如何输送”实质出发,高速铁路主要有两种可能的运输组织方案[1,3]:一是全高速模式,即高速铁路全部开行高速列车,由既有线完成跨线旅客运输任务,或跨线旅客在高速站换乘高速列车;另一种是高速、跨线中速列车混跑模式。

这种混跑模式还可分为三种组织形式:由高速列车下至既有线运行,完成跨线旅客运输任务;由既有线上运行的中速列车(有动车组和专用机车牵引)上高速铁路,完成跨线旅客运输任务;由以上两种跨线列车共同完成跨线旅客运输任务。

各个运输组织方案各有特点,全高速模式的方案在运输组织、线路维修养护、节省土建工程投资等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混跑模式的方案在高速铁路和既有线的能力利用、高速车底需求数量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尤其是在现阶段由两种跨线列车共同完成跨线旅客运输任务的方案,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考虑到中国机车车辆制造的水平、既有线旅客列车的运行速度以及修建高速铁路的目的,初期可采用由两种跨线列车共同完成跨线旅客运输任务的方案,逐步过渡到全高速模式。

这就要求枢纽内必须设置高速铁路与衔接普通铁路的联络线。

1.3 旅客换乘问题主张高速铁路引入既有客站的理由之一就是方便旅客换乘。

的确如此,高速客站如与既有客站合用站房、进出站通道、站前广场等客运服务设施,能方便旅客。

但旅客换乘问题仅仅是选择客运站布局方案的条件之一,并不是绝对条件,也不是首要条件,要做具体的分析,抓住主要矛盾。

旅客换乘不是高速铁路出现以后才有的问题,更不是高速铁路特有的问题,一个城市只要有两种及以上的交通工具,或者只有一种交通工具而有两个及以上的车站就存在换乘问题。

但是有些城市铁路内部旅客换乘问题很突出,而有些城市虽有多个铁路站,但换乘的矛盾并不明显,而主要是铁路与城市交通的换乘。

如北京有4个火车站之间虽有换乘,距离不近,但旅客抱怨并不多,不如武汉等城市那么突出。

旅客换乘问题是研究铁路客运站布局时必须考虑的重要条件,尽量给予兼顾。

但引入既有站会引起较大工程,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在某些城市和枢纽换乘不是主要矛盾时,完全可以考虑修建新的客运站[4,5]。

1.4 城市地理位置、性质及规模经对国内几个主要城市的分析,有两类城市铁路旅客把它作为乘坐铁路旅行的目的地或出发点,大部分旅客到此类城市不再换乘铁路继续旅行,到铁路车站主要是与城市交通工具的换乘。

一类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性的中心城市,也是铁路的路网性客运中心;另一类是大型尽端式的铁路客运站,如乌鲁木齐、昆明、福州、青岛、大连等城市。

对于这两类城市在高速铁路引入时,应重点考虑与城市规划的配合。

引入既有站主要是想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铁路旅客换乘问题则是次要因素。

若引入既有站工程困难,又有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新站位,则应优先选择建设新站。

洛阳、衡阳等中小城市,出行客流不是很多,中63第2期 彭文盛,等: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客运站的布局转换乘也比较少,高速铁路应快速通过该城市,没必要引入既有站,以免引起较大工程。

一般应结合城市规划,在交通条件较好的位置新建客运站,满足该城市旅客上下车的需要。

高速线一般要求比较顺直,不降低标准地通过该地区。

1.5 与城市发展规划的协调修建高速铁路的目的是方便、快速地输送旅客。

对铁路营运者来说要最大可能地吸引客流;对旅客来说是要方便、快捷乘车,尽量缩短出行距离和时间;对于城市管理部门来说一是要给市民提供方便的城市交通工具,二是希望铁路车站的布局能与城市规划配合协调,尽量减轻城市交通的负担和压力。

1.5.1 处理好城市发展与铁路建设的关系虽然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人”服务的,满足人们出行的便利,但在实际工作经常会遇到铁路部门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不同观点。

最初是铁路带来了城市的逐步发展、壮大和繁荣,城市发展到相当规模时又感觉铁路切割了城市,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脏、乱、差。

这虽然是一种片面的认识,也反映出铁路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在铁路的发展初期对枢纽规划考虑不够长远,编组站、货运站距客运站普遍偏近,城市发展后编组站、货运站大部分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大量货车进出城市中心,脏、乱、差自然存在,占地又大,修建城市道路困难,自然造成切割城市的情况。

因此,在研究高速铁路引入大城市时,必须考虑城市的不断发展,适当调整枢纽总图的布局,按“客货分线、客内货外、作业集中、疏解灵活”的总体思路,将有条件的编组站、货场逐步外迁,改善位于城市中心的客运站条件和配套能力。

城市与铁路要互相密切配合,从全局出发,共同兴旺发达,处理好城市和铁路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最终目的是带动城市的进一步繁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