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魔鬼代言人

浅谈魔鬼代言人

浅谈魔鬼代言人
看完魔鬼代言人后,我的内心被电影的内容所震撼了。

先说说大致的剧情吧:该电影主要讲了主人公凯文以及他的律师生涯。

凯文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律师。

他有着连续辩护不败的战绩。

但是有一天纽约一家很有影响的律师行以高薪豪宅优厚条件相请。

他经不住这些诱惑,不听母亲的劝告,带着妻子玛丽,离开佛罗里达的家乡去到纽约发展。

老板米尔顿对凯文非常赏识,不断地委以重任,一个又一个案子在他的辩护下得以胜诉。

老板米尔顿在工作的同时也带他见识了五光十色的世界。

但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地意识到自己为之洗脱罪名的客户并非清白。

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和色情,名利各个方面的诱惑,凯文渐渐的迷失在生活中,甚至忽视了妻子精神上的反常。

凯文的妻子玛丽跟着丈夫住着豪宅,手上有花不完的钞票。

但是,她却渐渐地感到与凯文疏远了,而且生活的并不幸福。

到最后,玛丽总是能看到诡异的情景,而且整个人的精神都彻底崩溃了。

在强大的压力下,玛丽选择了自杀。

直到此时,凯文才猛然意识到了身边的危机。

就在玛丽自杀的当天,凯文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凯文任职的那家律师行的老板米尔顿就是自己的父亲。

气愤的凯文去找米尔顿报仇。

当他开枪射杀米尔顿的时候,米尔顿却毫发无损。

原来米尔顿就是撒旦,他要让整个世界变为已有。

米尔顿还有个女儿克丽丝塔,她是凯文同父异母的孩子。

米尔顿想让凯文和克丽丝塔为他繁衍家族后代,
以此在千禧年的时候对付上帝。

凯文并没有失去理智,他开枪自杀了。

这样以来,米尔顿的计划就全盘泡汤了,克丽丝塔也立刻变得枯萎颓废。

米尔顿化为了一团火焰
凯文并没有死,他回到了过去,那时他正在为盖提做辩护。

因为盖提有罪,所以经历了这一过程的凯文没有替他辩护,凯文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律师本是维护公平与正义的职业,但如果利用法律来为有罪之人洗脱罪名,那么就变成了“魔鬼的代言人”。

作为律师,最重要的就是面对金钱、权势能否坚守底线,捍卫法律正义。

而影片中的主人公凯文在最初没能够抵制金钱、权利、色情等各种各样的诱惑,才会导致他越陷越深,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和欲望充当了“魔鬼代言人”。

虚荣心导致凯文迷失自我,他为了赚更多钱,变得更有名,为了保持自己不败的记录而帮那些有罪的人辩护,导致法律变得不公平,而他自己的灵魂也变得越来越扭曲。

在面对纽约那样的大城市的诱惑,他迷失了自我,追求名利,而面对色情的诱惑,凯文差点就经不起诱惑,好在最后他能醒悟。

他在他妻子快要疯了的时候不是陪在妻子的身边陪她而是继续出庭辩护罪人。

当凯文的老板米尔顿要求他陪伴生病的妻子那场官司交给别人做时,凯文坚定的拒绝了老板的提议,凯文自己说如果他因为照顾妻子而输了官司,等以后老婆好了他会责备自己的老婆的,所以他毅然决然去打那场官司。

当凯文质问地产大亨秘书关于他俩偷情的
事,凯文知道了那个地产大亨就是杀人凶手,但是他在上法庭后还是帮杀人凶手辩护,最后替他洗脱罪名。

他为了自己的不败纪录和名声,违背自己的良心帮助罪恶的人开脱,这时他已经完全迷失了自我。

该片跟法庭电影有很大差异,它并不以布局严谨、唇枪舌剑的案件来吸引观众,而是以一个律师为样板来刻画虚荣令人堕落。

律师本应捍卫法律正义,但为了追求利益和打赢官司,明知被告有罪仍为他辩护,甚至不惜隐瞒证据,违反律师的天职。

米尔顿这个魔鬼化身的角色,在片中其实是主人翁心魔的具象化。

假如人类本身没有虚荣欲望作祟,魔鬼便无法将他任意摆弄。

对于片中的律师凯文,作为一个成功的律师,但却和社会道德相违背,为犯罪人辩护,违背了其作为一个律师的基本原则,最后导致一错再错,最终为魔鬼代言,举枪自杀。

还好影片的最后,凯文又回到过去,改正了自己。

但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

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律师职业的基本特征是具备必须的法律专业知识,以提供法律服务为职能,受国家保护和管理,律师因其拥有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而加入到法律中,维护社会安定和正义。

而破坏社会安定团结,颠倒是非黑白,终究如影片中的凯文一样,受社会所抛弃。

记住,我们每人都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

本片既花了大力气来说教,又竭尽全力的营造恐怖气氛,就
是要对人类的行为进行劝说加恐吓,从而让人类反省:虚荣二字,就是最重要的原罪。

虚荣虽然是原罪,好在人类知道这一点。

导演用撒旦的话说出了“Free will”——自由意志,是导致一切悲剧的原因。

换句话说,人类的罪恶都是自己选择的,撒旦会时常诱惑人类,但做出选择的是人类自己。

撒旦没有错,反而是人类通过自由意志的选择走向罪恶。

好在free will意味着,人可以自由选择恶,也可以自由选择善。

凯文自由选择了朝自己头颅扣动扳机,血光四溅,霎那间撒旦的地狱崩溃了,撒旦的大小恶魔们枯萎了、焚毁了。

撒旦本人则又从恶魔变回天使,从地狱的王者变成上帝的奴仆。

这是弥尔顿寓言的终结,也是上帝寓言的回归。

而凯文则成功逃离,以上帝忠实信徒的身份救赎了自己的罪恶。

记住,拥有自由意志,我们要不怕诱惑,就要面对虚荣做出正义的选择。

在当代社会,人间法始终在前台,上帝之法是隐退的,然而一切的法律都应该有上帝之法作基础。

所以,现代的法律诉讼,应该在保证按照法律条文进行的同时,不能违反上帝之法。

而凯文作的,恰恰不是这样。

他严格按照了人间法律来进行诉讼,但在明知当事人犯罪的情况下,仍然摒弃道德为其辩护,甚至不惜伪造证据。

这种行为,只有上帝知道,也只有上帝才能干涉。

所以,这部电影很好的暴露了法制社会的一个弊端。

就是一旦法律规定了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情,就为人类从条文中寻找漏洞提供了机会。

人类的思想是无穷无尽的,是所有条文条例不能禁锢的。

在这部电影中,凯文就是一个钻法律空子的法律高手。

而这样的人,“全世界法学院的学生比所有的法官都多”。

本片试图通过上帝不无残酷的召唤,唤起律师的良心。

在这个电影中,人的意志是完全自由的,也就是说主人公每做出的一个选择都是他自己内心的选择,而没有受到外人的强加干涉。

凯文在离开小城镇时,母亲有过劝诫,但是她没有干预凯文。

同样,撒旦在诱惑凯文的时候也只是引导和试探,他没有逼迫或者威胁,而只是等待凯文做出他要的选择。

即使你上帝和撒旦力量再强大,也不能违背人本身的意愿,所以片中撒旦说“我讨厌自由意识”,当凯文决定自杀时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呼喊。

这些情节都让本片显得颇有意味。

言归正传,本片利用这种方式也说明了一点,上帝或者撒旦并不是外界的存在,而是根生于我们的内心。

人性中生来就是有缺陷的,或者说是多样的吧:有善必有恶,有喜必有悲,有爱必有恨。

回到文章的开头,恶魔在身边,不,恶魔就一直依附于我们身上。

值得庆幸的是,影片最终还是回归于正义,尽管留给观众于发人深思的意外的结尾:凯文回到当初控诉老师的法庭上,做出了正确的抉择,也经历了自己从业史上第一次失败。

而当她拥着妻子欢天喜地的时候,记者追赶上来,说要把他牺牲名义维持正义的做法上报宣传,他欣然同意了。

随即,记者的脸幻化成恶魔的面孔,说了那句极为经典的话——虚荣,是我最爱的原罪。

无形中,凯文仍旧被内心的虚荣控制着,邪恶势力与内心幽暗的相
抗,永远不会终止……
在当今社会,名利金钱等对人的诱惑太大,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向往这些东西,但是我们要有节制,要取之有道,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不能违背法律等等。

钱不是万能的,当我们在追求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要抵制住诱惑,提高自己的休养。

我们有时候有可能会抵制不住那些诱惑,导致我们犯错,但是如果我们像剧中的男主角凯文一样,在最后时刻醒悟过来,认清事实,走上正轨,那么我们最后也会得到幸福的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