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天气
一、填空题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从北吹向南),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西南吹向东北)。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
二、判断题
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错)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对)
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错)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
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错)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对)
8、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错)
9、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 对)
10、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
(错)
1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错)
12、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对)
1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
(对)
二、溶解
一、填空题
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
3、胶水放入水中,开始(下沉),经过充分搅拌,会(溶
解),因此,胶水(溶解在水中)。
4、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上浮),说明食用油(不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溶解),这说明(食用油溶解在洗洁精中)。
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6、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搅拌)、(切碎)、(加热水)有关。
7、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8、水能溶解(固体)、(液体),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
9、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的。
10、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量)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36 )克食盐。
11、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如(海水晒盐)。
1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13、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水)的方法让它溶解。
二、判断题
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错)
2、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错)
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错)
4、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
(错)
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
(错)
6、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
(对)
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错)
8、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
(错)
9、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错)
10、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对)
11、所有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错)
12、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错)
13、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错)
14、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
(错)
15、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错)
16、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对)
17、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
(对)
18、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
(错)
三、声音
一、填空题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测试音高)。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4、(耳朵)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它的单位是(赫兹)。
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7、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