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反应机理..

物理化学反应机理..


dT RT 2 a d lnk E

若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
Ea可以认为与温度无关
Ea ln{k} 常数 RT
Ea k k0 exp RT

lnk0 =截距
ln{k}

实验测定活化能 Ea=-mR
k0——指(数)前参量,与温度无关, 与k有同样量纲,可看成高温时k的极限值。
产物生成
dcY k 2 cD dt
必 须 掌 握
9
◆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的关系:
有了反应机理,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可写出
反应速率方程;
速率方程是确定反应机理的重要根据之一。
10
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阿仑尼乌斯经验方程 化学反应速率A是浓度和温度的函数,
一定温度下, A
k c c
Ea及k0为经验公式中的两个参量,
其定义由经验方程给出:
dT RT 2 d lnk Ea
Ea k k0 exp RT
考虑到Ea与温度有关,IUPAC 定义
Ea
def
d ln{kA } RT dT
① Cl2 + M → 2Cl· + M ——元反应 ② Cl·+ H2→ HCl + H· M——反应器壁或 ③ H·+ Cl2 → HCl + Cl· ④ 2Cl· + M → Cl2 + M
其他第三体分子, 惰性物质,只起传 递能量作用。
总反应பைடு நூலகம்率公式
υ= k cH2· cCl2 1/2
(n = 1.5)
12
反应速率系数k与温度关系的经验式:
一、Van’t Hoff 近似规则
k T 10K 2~4 k (T )
γ—反应速率系数的温度系数。
—— 温度升高 10 K,反应速率系数增加为原来的 2~4 倍。
13
二、 阿仑尼乌斯经验方程
y d ln K y D r H m dT RT 2
反应分子数
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三分子反应
——元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数,
只能是1、2、3 正整数;
反应级数 ——是反应速率方程中浓度项的幂指数, 可以为正数、负数、整数或分数。
6
3、 元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
总包反应的速率方程必须通过实验来建立;
元反应的反应速率方程?
元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各反应物浓度的幂的乘积成正比 —— 质量作用定律
元反应 反应物分子在碰撞中相互作用直接转化为生成物分 子的反应,代表了反应的真实步骤。 反应分子数
元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粒子)数目。
说 明
单分子反应
据反应分子数不同, 双分子反应 元反应可区分为
A* →P (或分解、异构化) 最常见(气相、液相) 液相中较多见
5
三分子反应
注意区分两个概念:
而非元反应的级数必须由实验确定。
8
设一总包反应: A+B Y 若其机理为 k1 A+B D k-1
k2 D Y
(a) k1, k2, k-1为元反应 的反应速率系数: (b) 微观反应速率系数。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应有
反应物消耗
dcA k1cA cB k 1cD dt
dcD k1cD k1cAcB k2cD dt
1889年,通过实验研究并在范特荷夫工作的启发下, 证明速率常数 k 随温度 T 的变化与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 有类似的规律性,即
dT RT 2 a d lnk E
式中

R——摩尔气体常量, Ea——反应的实验活化能,具能量单位 [ kJ· mol-1 ]。
14
◆ 阿仑尼乌斯方程的几种数学表示形式:
A A B , k是常数 ;
当 cA= cB= 1 mol· dm-3 时,A= kA[c]n
即浓度一定时,A—T 关系亦即 k A —T 关系。
11
反应速率系数k与温度的关系,有图示的五种情况:
{k}





{T}
常见反应 爆炸反应 (指数关系)
酶催化反应, 碳的氧化反应 反常型 表面催化反应 2NO+O2 2NO2
阿仑尼乌斯方程
lg(k2/k1)
ln
kA, 2 kA ,1
Ea R
1 1 T T 2 1
在温度范围不太宽时,适用于元反应和许多总包反应,
也常应用于一些非均相反应。
创立电离学说-荣获1903年Nobel化学奖。
三、活化能Ea及指前参量k0 1、 活化能Ea 及指前参量k0的定义
注意:元反应不能从反应计量式直接看出,鉴定一个反
应是否元反应,需要做长期、大量的动力学研究工作。 3
气相反应
H2 + I2 → 2 HI 的机理研究:
(1) 双分子反应机理 1894年
(2)链反应机理 (3)复合反应机理 (4)三分子反应机理 1955年 1959年 1959年
4
2、 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
回 怎样由实验建立反应速率方程? 顾
dc A A k A c A cB k,α,β? dt
处理实验数据——确定反应级数的几种方法? (1) (2) (3) (4) 积分法 (尝试法或作图法) 微分法 半衰期法 隔离法(孤立法)
1
反应机理、元反应
1、反应机理
H2+Cl2 2 HCl
其中各反应物浓度的幂指数为元反应方程式 中各反应物前的分子数。
7
质量作用定律
如前例 ② Cl·+ H2→ HCl + H·
υ= k cH2· cCl·
及 2I+H2 2HI
思考:
双分子反应一定是 二级反应? 反之?
υ= k cH2· cI2
说明:
对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计量系数相同;
½ H2 + ½ Cl2 HCl
化学反应的计量方程
然而,微观上分子间反应的实际过程并不是按照计
量系数比一步完成的。 以气相反应 H2+Cl2 2 HCl为例
2
以气相反应 H2+Cl2 2 HCl为例 , 总(包)反应 ——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认为由几步反应构成:
反应历程 (机理)
ln
kA, 2 kA ,1
Ea R
1 1 T T ④ 2 1
{T-1}
ln{k}~1 /{T}关系
dT RT 2 a d lnk E
① ② ③ ④
lg{k}
Ea ln{k} 常数 RT
Ea k k0 exp R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