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一)

第四章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一)


规划战略的反思



供应短缺与TOD 供应短缺下的需求导向思想依然在延续 交通拥挤与能力扩张 现阶段大城市交通中,能力扩张不能作为交通拥挤对策的 重点 设施的功能等级 平均主义与分层次服务—公平与规律(公共政策) 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服务层次区别 内外分治与城市扩展 减少冲突与交通拥挤



没有统一的编制标准 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处理薄弱,就交通论交通是普遍现象 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手法落后--需求导向 技术人员对交通规划的理解 对交通规划使用技术手段的理解与使用

城市规划


编制的标准 规划的手法—道路 对交通的理解 技术人员 技术手段
城市发展与交通规划方法的反思
解决交通拥堵到底靠什么? 未来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是采用占道面积少、 运量大、速度快的新型公交运送模式,而不 能倚重于人均占道面积多、停车面积大的小 汽车模式。在理想的城市交通模式下,小汽 车只能作为交通辅助工具,高速、便捷、大 运量的轨道公交工具才能承载起现代都市的 客流。显而易见,如果仍以小汽车为中心来 规划城市交通,一定会品尝不少发达国家已 经吃过的苦果—南方日报



武汉市战略交通模式目标



强化空铁水公对外交通系统,减少过境交通对城 市内部交通网的影响 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通过考虑土地使用的平衡来完善城市道路系统 通过交通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提高交通系统效率 满足不断增长的停车需求,建立动静协调的静态 交通系统 改造整合传统交通系统,逐步实现交通运输智能 化
美国 挪威
17

路权规划

路权规划--保障优先、效率和公平 路权规划与交通功能的规划同步 城市道路、自行车、行人

优先为原则

城市收费道路


认为城市道路不收费 路权可以交易
18
二、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特点

规划期:长
一般在20年以上,可以考虑到40~50年
交通优先 引导(城市发展、活动)
10
交通规划的重点内容
公共交通 优先路权 运输组织 系统结构 重大设施布局 需求管理
道路
交通设施
11
交通规划的方法
模型方法:静态 出行 分系统专项规划 模型方法:动态
服务
枢纽/走廊下的分系统专 项规划 分层次、高转换 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规划 供应短缺下的系统可靠性、 可控性
(二)远期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结构宏观预测

影响远期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结构的因素包括: 社会、经济、政策、城市布局、交通基础设施 水平、地理环境及居民出行行为心理、生活水 平等。 未来二、三十年中,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定高 速增长,现行的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将有较大的 变化。

1、我国大中城市现阶段客运交通结构状况
3)类比法
参考其它性质、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等
较为相似的城市的总体客流量的预测值,再
根据两城市建成区人口之比值按正比例进行
近似估算。
Q1 P 1 Q2 P2
2、城市货流总量预测

产值推算法
W ri Pi
i 1
n

W—城市总货运量 Pi、ri—第i种产值量和单位产值产生的货运量 类比法 参考其他性质、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相似的 城市的总货运量,再根据两城市的工农业总产值 之比按正比例进行估算。
上海市战略交通模式



城市疏解和调整土地使用的战略 提高道路交通系统容量和运送能力的战略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城市有轨交通的 战略 适度控制车辆发展和车辆使用的战略 加强交通管理的战略
济南市战略交通模式



强化济南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功能,提高 区域交通的可达性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合理的交通方式结构。 优化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提高道路交通容量。 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合理引导交通需求,达到 交通供求平衡。 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交通模式
2)仿真法 预测总客流量时,可以对建成区进行仿真, 研究各种用地的单位面积或单位产值会产生多 少客流量,在业人员和非在业人员每人每天会 产生多少出行等,再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 指标或发展指标进行预测。 如:
Q 1.253x1 4.633x2 12.888
x1—在业人数,x2—非在业人数,Q—客流量



第一节 城市交通战略目标设计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想——是制定城市交通发 展战略的纲领和灵魂。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是城市远期交通发 展所要达到的总体水平,既要有质的要求,也 要有量化的指标。
一、总体目标



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是城市交通战略总体 目标设计的根本依据与前提。 1、总体目标设计应该贯彻以人为本和可 持续发展的观念,强调交通发展人性化, 交通出行权、交通投资效益享受权 2、总体目标拟定要有全局的观点。
有车市民:交通拥挤 (时间、金钱消耗)
无车居民:公交时间长、 自行车、人行道挤占
王岐山:北京城市规划不合理造成交通拥堵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刘江)全 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长王岐山7日 (2004)坦陈,目前北京交通拥堵的核心 问题就是城市规划布局。由于城市功能基本 聚集在五环路以内,机关、学校、娱乐场所 等公共设施均分布在城区,造成巨大的交通 流量。未来的城市规划要考虑到将人口疏散 到郊区。
第二节 城市远期交通需求分析预测

一、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预测

二、远期交通供需分析预测
城市人口 社会经济与 土地利用预测
就业岗位
经济发展
土地利用
一、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预测

预测内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宏观指标的分析预测、 城市人口、就业岗位规模、结构及空间分布预测等 预测方法:
社会经济宏观指标——可按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的指标值, 或参照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并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分析预测。 方法有:计量经济法、回归分析法、灰色预测法等。 人口预测——比例趋势法、伴生法、经济基础法、顺时逆推 法、带眷系数法、劳动平衡法 就业岗位——趋势外推法、就业平衡法、经济基础法、投入 产出法 空间分布——密度容量估算法、劳瑞模型法、密度梯度法、 分类土地使用法、交通位势法、人口系数法
第四章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本章主要内容
重点:4-1: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4-2: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测试; 4-3: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优选 难点: 1、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2、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方案测试

对交通的认识

交通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交通拥堵 环境污染 安全 出行难、停车难 公共交通

城市公交出行比重在20%以上,包括北京、上海、 兰州、大连、抚顺、重庆、武汉、长沙。这些城 市公交系统的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相对较好。 城市公交出行比重在15%—20%之间,包括南 京、成都、哈尔滨、长春等。这些城市具有较好 的公交线网,公交比例处于中等水平。 城市公交出行比重在10%—15%之间,包括广 州、贵阳、沈阳、杭州、鞍山等城市,这些城市 公交设施建设不足,服务水平较差,与其特大城 市规模交通需求不相适应。

交通优先

保障城市正常活动目标下,优先按照城市 活动划分优先级 紧急 100%
上下班
购物
交通
特殊事件
社会活动
0%
娱乐
成本
16

优先用路权(right-of-way)表示
high-occupancy vehicle lane(HOV lane)(HOV only highway)--给 出驾驶员外还有多个乘客的车辆行驶,也叫carpool lanes, commuter lanes, diamond lanes, express lanes, and transit lanes。有高峰小时和全天候 运行两种 根据实践,HOV车道可以比相邻的车道运送更多的乘客。 high-occupancy toll (HOT) lanes,允许符合使用规定的车辆可以购买路权。 近日,美国环保署制定了一项新的政 策,内容是清洁车和燃油经济性高的 车在没有载客的情况下,可以占用高 乘客率专用车道(HOV)

关注重点:宏观
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关系、交通发展政策、网络 布局、交通结构优化等

分析手段:粗略
简化的交通分析模型
三、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任务

分析城市发展背景,鉴别城市交通发展的各种模式


明确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确定城市交通网络结构
提出对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正意见
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政策
大同市战略交通模式提案
8
城市发展与交通规划方法的反 思

规划目标反思

交通规划的目标是什么?

缓解交通拥挤?--交通规划 保持交通畅通?--交通管理、规划 满足交通需求增长?--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交通不能保证交通畅通与满足交通需求的增长
交通规划的目标
支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畅通 满足需求
支撑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
上海“排堵保畅”对策研究 造成上海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与用地布 局方面,人口快速增长产生新的交通需求,人口向外围 区转移产生长距离的向心出行;道路整体供应水平仍比 较低,各等级的道路网密度均远小于国标规定的下限值, 尤其是次干路网密度不足国标值的一半;交通需求增长 过快,私用小汽车的增长使道路交通需求增长加快;公 共交通服务薄弱,轨道交通没有形成网络,公共交通承 担客流比重较低,慢行交通仍占主导;交通管理系统性 不强,交通相关部门缺乏足够合力,缺乏长效的交通管 理;交通管理水平与守法意识仍需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仍较低,市民交通守法意识不强、交通素质较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