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科检查室规章制度

妇科检查室规章制度

妇科检查室规章制度【篇一:妇检室工作制度】妇检室工作制度1、关心体贴受检者,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

2、对受检者要认真进行检查,记录要完整、整洁、规范。

对疑难问题不能确诊的,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

3、检查器械要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尊重受检者隐私权,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受检者隐私。

5、妇检室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及优生优育知识。

【篇二:妇产科制度】妇科工作制度一、完成妇科疾病的诊治和计划生育各项诊疗和手术。

二、配合保健科、社区站做好妇科常见病的防治、普查和五期保健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

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安全,防止医疗事故和差错的发生。

四、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五、积极开展新疗法,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六、做好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提高社区妇女健康水平。

妇保医生职责-一、在区级公共卫生业务管理机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辖区内保健工作。

二、开展保健工作时,必须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举止大方,维护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

三、负责辖区内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深入民政部门,下村入户,及时掌握新婚女青年名单及育龄女孕情,做好早孕建“册”、产前检查、产后访视、产后42—56天的健康检查工作,指导孕期及产褥期卫生、母乳喂养、自我保健等知识。

四、组织、配合做好孕28周以上孕妇的高危筛查工作。

五、对高危孕妇要按《萧山区高危妊娠管理实施细则》要求,专册登记及时高危评定,重度高危孕妇即时填写重度高危报告单3天内上报区妇保院妇保科,并转上一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必要时陪送。

对辖区内高危孕妇应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超过预约日期未就诊者要及时催诊,一般不超过3-7天。

六、做好孕妇产前筛查的宣教、预约转诊、随访等管理工作。

七、掌握本辖区内流动人口孕情,做好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登记、上报、系统管理工作。

八、掌握辖区内妇女健康状况,有计划地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和妇女常见病预防知识讲座。

九、每月举办孕妇学习班一期以上,每位孕妇参加两次(孕早期、孕中期各一次)孕妇培训班,做到备课认真,有书面材料。

十、板报每月一期,广播稿每月一篇,积极宣传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知识。

十一、做好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活产漏报调查的组织发动上报工作。

十二、做好疫情报告、高危孕产妇报告、孕产妇围产儿死亡报告、新生儿破伤风报告等规定及时填报相关部门。

十三、按时参加妇保例会,及时收集汇报近期妇保工作动态,并将会议精神传达给院长及科内妇保医生;上报各类报表及时、正确、完整。

十四、按时参加村妇保网会议,定期开展妇女保健知识培训,年底进行村各项妇保指标考评,有书面资料。

十五、《孕产妇保健册》、《高危孕妇登记簿》、《孕产妇系统管理登记簿》等原始资料内容完整、字迹清楚、妥善保管,并随时接受检查,12月底前做好有关妇保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十六、做好妇保工作总结,及时上报妇保院。

十七、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及学术活动,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妇女保健服务技术水平,更好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高危孕产妇转诊制度为了实施“母亲安全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确保母婴安康,制定以下制度:1、乡医院的妇幼医生必须做好本辖区的孕产妇入保及其系统管理工作。

2、凡入保的孕产妇必须在孕3个月内建立母子保健手册,按规定掌握高危筛查方法和评分标准,按照a、b、c管理评分,逐级进行转诊。

3、高危评分在45分及其以上者转到a级(县级医院),22—44分者转到b级(中心卫生院),12—21分可在c级(乡卫生院)住院诊治。

4、a、b、c三级医院要认真填写高危转诊单和分娩记录及高危评分的详细情况。

资料信息管理制度一、建立病案管理、医疗、保健登记统计以及管理制度。

信息资料的科学分类、编码、索引目录编制工作实行计算机管理。

二、负责全院妇幼卫生信息收集、处理、上报和反馈并留有存根。

三、负责全院病案的收集、整理与保管,完成疾病分类,依序整理,排列上架存档,建立病案及医疗登记奖惩条例,一周内出院病人病历归档,促进医疗资料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四、规范各种医疗、保健登记做好医疗、保健质量统计,每季度分析医疗质量,为管理决策及临床、教学、科研提供可靠的信息。

五、根据医院及上级要求,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期限及时编制、报送统计报表。

六、会同有关人员运用统计及相关方法,做好医疗、保健终审质量评价工作。

七、及时提供最新医学期刊杂志,做好医学新书介绍,当年期刊上架,历年期刊装订。

早孕建卡初查常规1、妊娠13周内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

2、详细询问停经情况,进行全身检查,测身高、体重及基础血压。

3、进行外阴、阴道检查,了解外生殖器有无影响分娩的疾病,并给予适当处理。

根据孕情,必要时做b超检查(b超不宜作为常规)。

4、了解以往健康情况,重点了解心、肺、肝、肾、代谢性和内分泌性疾病,对有内科合并症的孕妇应请专科医生会诊,以估计孕妇能否负担妊娠与分娩过程。

若不宜继续妊娠及早终止。

5、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白带常规检查及梅毒、淋病等筛查。

6、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对高危孕妇进行高危评分,并进行管理。

7、进行妊娠早期的健康教育。

8、做好孕期卫生指导。

人流室工作制度1.凡进入人流室手术区域者,必须穿工作衣,戴口罩帽子,并换鞋。

2、人流室应保持安静,不高声交谈及喧哗。

3、手术操作时要全神贯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巡徊者应与受术者密切配合,术中术后患者出现情况应全力以赴进行处理。

4、每天做完手术必须打扫卫生,每天早晨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1小时,每周六所有敷料、器械消毒一次。

5、做好各种手术的登记工作。

6、工作人员应随时向受术者作好计划生育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妇科检查室工作制度一、工作人员衣帽整齐,医行端正,坚守工作岗位。

二、室内环境整洁,工作台面、检查用床清洁卫生。

三、对待病人态度和蔼,耐心解释,消除病人恐惧心理。

四、治疗仪器要远离易燃溶剂,禁用易燃溶剂及化学药物清洗,以防失火或漏电。

五、禁用湿手或带水的插头插接电源,以防触电。

六、当电源线被捆扎或者打结时,解开扎节,方可使用。

七、严禁改装、拉伸或过度扭曲缠绕电源线,以免电源线遭到损害而漏电。

八、严禁自行拆卸或改装治疗仪器。

九、每日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治疗接头严格执行消毒程序。

十、发生意外情况应立即关闭电源,避免造成损伤。

十一、下班前应全面整理室内环境卫生,关闭电源,用物归位。

产前检查制度、高危孕产妇筛查管理制度,产后访视制度、产科急重症会诊转诊管理制度、节育手术常规、待产室管理制度、分娩室管理制度、产科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篇三:妇科门诊规章制度】山东省职业病医院妇科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一、妇科医师岗位职责(一)、科主任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完成医院所交给的各项任务,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

4、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5、负责组织全科职工的再教育工作,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6、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定期检查门诊、流产室、病房工作。

7、确定医师轮转、值班和内科工作的安排,加强病房的管理工作,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单位的技术指导工作。

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

10、协助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11、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诊断、抢救和治疗。

3、定期参加门诊工作,根据科内安排,参加会议、出诊。

4、指导本科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5、掌握本科范围内的国内外学术动态,不断吸收、运用新技术指导临床实践。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7、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三)、主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2、每日查房,带领并指导住院医师进行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3、掌握病情变化,对危重、死亡医疗事故或其它主要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疑难会诊及出诊等有关工作。

5、参加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意见及各项记录,决定病人出院、签署并检查出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所管病房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7、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生及实习医师工作。

8、对新入院、危重、疑难病例及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应重点巡视、重点检查和讨论。

设法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检查病历并纠正其中错误的记录,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治疗效果,必要时可请科主任检查指导。

(四)、总住院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领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带头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和执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出现医疗差错事故或其它重要问题时,会同主治医师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负责组织科室内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院内会诊、抢救和治疗工作,带领下级医师进行晚间查房和巡视工作。

5、协助科主任和主治医师加强对住院、进修、实习医师的日常管理工作。

6、组织病房出院及死亡病例总结讨论并记录,做好病死率、治愈率、化脓率、病床周转率、病床利用率及医疗事故、差错登记、统计、报告工作。

7、负责排班及书写各种手术通知单,安排业务学习。

8、执行24小时值班,并严格督促检查交接班工作。

9、总住院医师工作结束,做个人小结、业务上初步达到主治医师水平。

(五)、住院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一定数量的医疗工作,新毕业的医师(三年内)实行住院医师值班,担任住院、门急诊的值班工作。

2、带领实习医师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及治疗,书写医嘱,并检查医嘱执行情况,每日巡视病人至少2次,对危重症病人应多次巡视并做好记录。

3、书写病历(第一年写大病历,以后写入院录)应于病人入院24小时内完成。

及时检查和修改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病程录及其他各项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案小结并将病案整理编号交上级医师审查。

4、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诊断及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情变化,撰写会诊、转科、出院等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