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及规则一、06年工作总结(优点)
1、工厂搬迁并顺利运作;
2、采购中心管理架构优化、供应商开发、审价合并,保证供应链的快速整合与优化;
20%时总
人;
知名的小公司,对正规大公司运作了解较少,缺乏系统性思维与工作严谨性,一般都知道哪里有问题,但不能将问题有效解决。
2、PE部、品控部、采购中心的管理架构已不适应公司的发展,内部职能不够明确,更不能突出一个特殊时段的管理重点,例如PE部对IE,设备管理力量很弱,PE工作也做不细,采购、品控对供应商管理是空白,使运作被动。
3、铝型材、磁性材料、五金冲压等三类物料是瓶劲,质量与交货能力得不到有效保证,直接影响新品开发进度、个性化订制交期、工程大单交期、销售季节供货等,使公司综合竞争力降低。
4、厂房布局不太合理,有物料重复周转现象、生产流程也受到影响。
5、各部门的流程、制度、作业指导不完善,有的异常出现后忙无头绪、凭经验与感觉
11
高。
10、对安全管理缺少系统规划,经常发生可避免的工伤及其它安全事故。
三、07年核心重点与目标
1、保证交货:2天交期准时率>95%(不含特订与外销产品)
5天交期准时率>99%
2、提升质量:生产直通合格率>99%
客户退货率<0.3%
无生产造成的重大质量事故
五、07年生产系统工作规划
1、供应渠道
1)分析目前供应商能力与明年生产需求,合理配置资源、保证交货,
2)战略供应商与核心物料供应商定期限与老板沟通,采用“关系管理”
3)一般供应商完善制度进行管理
4)电子、光源类物料(或成品)尽量集中在行业类最有实力的大型供应商处采购,
结构类物料(或成品)则采用培育有发展理念的供应商或自制能力加强。
5)工具、杂项、办公用品尽量与人人乐、丽日、万佳超市签订合同定点配送
2、生产运作
查、评审供应商及考核供应商,并制定适用的激励方案,使源头有保证;
4)根据二八原则分类对成品供应商配置验货人员;
5)指导分厂与重要OEM品管模式标准化、并定期评估,分析其质量管理结果加以处
理;
6)规划配置专业设备、引进有经验人才(可考虑聘复旦的退休老教授)做强实验室、
对光电类新品开发上市严把质量关;
4、计划管理
1)与销管中心对接的销售计划制订模式;
2)协助采购推动供应商寄售管理、到货计划管理控制库存;
a、产品、物料规模效应分析
建议公司战略:从五金、磁性材料、塑胶、压铸、灯具成品的顺序逐渐加大自制比例。
c、执行战术(管理与控制)
1)调整组织架构如下图:
8)对部分供应商实施寄售或到货计划管理,降低公司库存;
2、生产中心
1)重布局厂房使生产物料流通、员工进出车间、客户参观更便捷,达到提高运作效率
与提升公司形象的目的;、
2)计件工资制度延伸,对工序相对单一的产品按个人计件,工序复杂产品分段落计件;
3)财务指标下沉到能对分厂、流水线进行单独核算考核、避免大锅饭;
4)改进设备、增加培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插件线节能效率与减少浪费;
5)完善生产、维修、测试报表,使管理重点突出,并能追踪过程问题;
,PE
b、
3)对三、四分厂Cell拉生产的产品重新编制工艺流程;
4)作业指导书做到真正实用,并监督员工按工艺要求作业,并对此定期进行检查与考
核;
4、计划部
1)建立与销管中心协作制定销售预测的模式,并完成流程与表格的设计,能体现年度、
季度、促销期各产品线的销量,用以指导生产,能合理控制库存与保证交期;
设计质量问题的产品要严格追究责任;
4)将实验室的ROHS等检验设备移至IQC,并增加部份检测设备,引进有经验的人才并
招聘2名应届本科电子专业学生放入IQC,使IQC有能力把好原料质量关,
5)增强电子产品的制程管制力量,在设计、原料正常情况下确保寿命与可靠性;
6)完善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培训体制与考核体制,从源头控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