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管理实务》实训课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王琴
一、实训课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
从分析物流管理专业目标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入手,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提练出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参照物流专业的职业标准,选取相应的课程模块,设置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工学结合的能力训练,由学校和企业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考核与评价,并根据这两者的反馈意见不断加以改进。
1.目标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解
物流专业的目标岗位群主要有以下五大岗位群:
仓储作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有出入库管理、单据处理、帐务处理、库存控制、信息系统操作、指挥机械作业和安全保障等;
运输作业岗位群:根据客户要求和货物性质优化运输线路及配送模式,协调安排车辆和司机完成货运任务,处理突发事件,做好相关记录和考核评估工作。
配送作业岗位群:采购组负责订货、采购、进货及收货等环节;储存管理组负责保管、拣取、养护等作业管理;加工管理组负责按照要求对货物进行包装、加工;配货组负责对出库货物的分拣和组配;运输组负责制订合理的运输方案并交付货物;营业管理组负责处理客户信息和投诉。
国际物流岗位群:寻找客户,设计仓储和运输方案,代理报关报检,处理各种单据,进行信息跟踪和反馈,协调各方关系,进行费用结算。
第三方物流企业岗位群:进行单据处理、资料处理、客户服务和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操作、方案设计、方案咨询等。
2.岗位能力的提练
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解,提炼出相应的岗位能力,包括职业能力(物流作业能力、商务管理能力、信息收集分析能力、成本核算能力、规划组织能力、流程作业能力、设备操作管理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和社会能力(包括创
新思维能力、合作沟通能力、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等)。
这是组织学习内容的根本依据。
3.学习模块的选取
把这些职业能力具体落实到仓储与配送管理岗位,来选取相应的学习模块。
在此仅就配送管理部分展开介绍。
配送管理部分:本部分着重介绍配送中心的运作与管理。
围绕配送合理化,基于工作过程选取了配送中心设立、配送方案制定、配送作业流程管理、配送运输管理、配送成本核算等核心内容,设置了两个学习模块:配送中心设置与商务管理、配送作业管理。
二、教学整体内容安排与说明
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采取“项目任务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学生操作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课堂任务与课下任务相结合”的方式。
1.教学过程组织
通过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课程教学:
(1)设计综合项目:根据选定的学习模块基于工作过程设置“AA公司仓储与配送服务外包项目”对家电、蔬菜等四种不同商品的仓储与配送业务进行招投标,共计2个项目6个子项目。
(2)组建虚拟企业:由学生分组模拟创建不同的仓储配送企业,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职业角色,配置好相应的人力、物力资源,对自设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等进行定位设计。
(3)进行综合训练:学生在设立好虚拟公司的基础上,根据AA公司服务外包的要求,进行流程规划和仓库布局规划,设计商品保管养护方案、分拣、流通加工和配送方案,设计和制作全套单据和商务合同,进行核心技能模拟训练,并对整个方案进行绩效评估,制作好标书进行投标竞选。
(4)实施全面考核:在项目结束后,要进行全面考核。
把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能力增进和素质提升。
2.教学内容的构架与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