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大学萧顺教授管理学课件 第7章领导与激励

清华大学萧顺教授管理学课件 第7章领导与激励


3
路径-目标理论
1、菲德勒权变模型
• 菲德勒权变模型: 1两种领导风格 有效的绩效取决于 任务取向:对生产感兴趣 领导风格与情境因 关系取向:乐于与同事形成 良好的人际关系 素等之间的合理匹 配。 • 模型包含两种领导 三种情境因素 风格和三种环境因 职位权力:影响下属的能力 任务结构:是否明确 素 上下级关系:指下级对领导
费德勒的LPC 模式
舒适的 友好的 抵制的 有益的 不热心的 严格的 疏远的 冷淡的 合作的 支持的 厌烦的 好争论的 自我承认的 有效的 沮丧的 开放的
........................... ........................... ........................... ........................... ........................... ........................... ........................... ........................... ........................... ........................... ........................... ........................... ........................... ........................... .....................…. ......................….
(1)领导者并非一定是管理者(如:非正 式组织的头头) (2)管理者不一定是领导者(因为领导者 的本质在于部下的服从)
二、领导的作用
1.指挥作用-指点迷津、指导工作
2.协调作用-协调关系、调解矛盾 3.激励作用-排忧解难、鼓舞斗志
三、领导者的权力
(一)领导者权力的构成
一是职位权力,即领导者因职位而被赋予的 权力。 二是个人权力,也是非职位权力,是由领导 者的个人素质所产生的影响力。
3、领导行为四分图
• 194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商业研究所在斯多格 迪尔和沙特尔两位教授的领导下,对大型组织的领 导行为做了一系列深入研究。 两类领导行为: • 主导型:由领导确立组织目标和抓好组织,严格 要求下属,确保其努力达成目标。 • 关心型:领导和下属的相互关系体现为互相信任, 互相尊重,上级关心并考虑下属的意见和感情, 通过参与管理来调动人的积极性。
3、领导者
领导者——即担任领导工作的人或指利用影响力带领人们 或群体达到组织目标的人。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差异
任命: 领导者:可以任命,也可以从一个群体中产生。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 影响力的来源: 领导者:权力影响力(职位权力) 非权力影响力(个人权力) 管理者:来自所在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
一般地讲,一个人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 但也常常存在两者分离的情形。
意义
勒温首先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对领 导方式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不同领导方 式对群体产生的不同影响,为后人进行领 导的心理研究、选择理想的领导方式提供 了一定的依据,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坦南鲍母与施密特在1958年3-4月号的 《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怎样选择领导模 式》一文,提出了“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 论。
的领导理论,又名现代情景理论。

情景理论认为,某种领导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是否 有效将取决于具体的情景和场合,领导是一种动 态的过程,其有效性将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及环 境的变化而异。

E= f(L ,F ,S)
E-领导的有效性 F-被领导者 L-领导者 S-环境
领导权变理论具体内容
1
菲德勒权变模型
2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B. 个性特征——领导者的自信心、成就感、适应性、 指挥控制他人的天赋、工作中的协调、灵活性、 感情的自我平衡、正义感、独立性、责任感、幽 默感等。
研究结论之一:敢于展示个人特征的领导者是有 效的领导者。 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度量个性的方法。
C. 才智特征——包括:管理才能、智商、判断力、知 识水平、精通专业的程度、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程 度等。 研究结论之一:管理才能与职位高低正相关。 研究结论之二:领导者的智商比下属高。 3、区分领导者与非领导者的七项特质 研究者发现:领导者有七项特质不同于非领导者 ——进取心、领导愿望、诚实与正直、自信、 智慧、工作相关的知识、外向性
嘉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高祖惟智胜, 项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 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 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恒、灵以来,政失于 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绍外宽内忌,所任 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 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诚待人, 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 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 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 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1、职位权力
• 产生:上级赋予的、由领导者在组织中所处 的位置产生的; • 特点:随职务的变动而变动。任何人只要处 于某一职位上,就自然获得了这种权力。 • 权力类型: • 合法权:也称法定权 • 惩罚权:也称强制权 • 奖赏权:是给予报酬的权力
职位权力
奖赏权
强制权
2、个人权力
产生:是由领导者自身某些特殊条件才具有的; 如,品德、经验、能力、人际关系等决定 特点:不随职位变化而变化、没有强制性 对人的影响:发自内心的、长远的,下属会因 此而心甘情愿地追随、服从领导者。 主要有以下两种权力: 表率权:也叫个人的影响力 专长权:即知识、专家权
增加经理的权力和影响 下属的自由领域
属⑤ 建经 议理 ,提 然出 后问 作题 出, 决并 定征 求 下
范⑥ 围经 内理 由规 下定 属界 作限 出, 决在 定限 定 的
的⑦ 范经 围理 内和 共下 同属 做在 出组 决织 定限 定
结论
说不上哪种领导方式是正确的,哪种 领导方式是错误的。领导应当根据具体情 况,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图中某种领导行为。
第七章
领导与激励
本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领导及领导者的权力 有关人性的假设及相关学说 三种领导理论 激励
他们是谁?
前美国通用电气 公司首席执行官 杰克· 韦尔奇
中华人民共 和国总理 周恩来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湖北经济学院 院长吕忠梅
一、什么是领导?
1、领导 (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是引导人们行为,
者喜爱、相信和忠诚程度
领导风格如何确定?
• 菲德勒设计了“最难共事者问卷”(LPC)--问卷 包含了16组相对的形容词。 • 来反应和测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 • 对最不喜欢的同事给高分——关心型领导; • 对最不喜欢的同事给低分——任务型领导; • 菲德勒将三种环境变数组合成八种情况, • 对1200个团体进行了观察、计分; • 得出在不同情况下,为了解领导有效性所应当采 用的领导方式。
表率 权力
个人 魅力 信任
领导者 方面 下属 方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欲望
恐惧
讨论题
• • • • • 为什么人一走,茶就凉? 为什么技术部门的领导难当? 司机为什么怕警察? 明星们为什么都能拍广告? 你具有哪种权力?哪种权力最重要?
第三节 三种领导理论
一、领导特性理论
二、领导行为理论 三、领导权变理论
我国古人对领导特性的认知
从而使人们情愿地、热心地实现组织或群 体目标的艺术过程。 (2)它包括了三层含义: • 领导的本质,即影响力; • 领导是一个过程; • 领导是目的性很强的行为过程。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的基 础上对下属命令的行为。 领导:可能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的 基础上,但更多的则是建立在个人影响力、专长权 及模范作用等基础之上。 区别:从过程的角度分析 管理:计划 领导:定经营方向 组织 联合群众 领导 激励和鼓舞 控制
二、领导行为理论
• 领导行为理论是研究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 所采取的行为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 • 常见的几种领导行为理论: 1、领导作风理论 2、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3、领导行为四分图 4、管理方格理论
1、领导作风理论 (勒温)
依据权力定位对领 导方式进行分类 领导方式:领导者与被 领导者之间发生影响和 作用的方式。
专制式---集权型:权力集中在最高领导者; 民主式---分权型:权力共同协商使用; 放任式---均权型:权力分散在每个职工。
★专制、权威式领导(authoritarian)
家长式、独裁类型
职权 领导者 被领导者
独断专行,所有的决策由领导者单独决定, 从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民主式领导(democratic) 共享职权
1.1
管理方格理论―布莱克、莫顿
1.9
9.9
(1,1):贫乏型管理 (9,1):任务型管理
(1,9):乡村俱乐部
5.5
型管理
(9,9):团队型管理
(5,5):中庸之道型
低 低
.
9.1
管理
对生产的关心程度 高
布莱克和莫顿认为
在这五种类型的管理形态中: • (9,9)型是最有效的管理, • 其次是(9,1)型, • 再次是(5,5)型、(1,9)型, • 最次是(1,1)型。
4、评价
(1)它忽略了领导环境,如被领导者的地位和影响。 (2)领导者的性格特征内容过于复杂,且随不同情况 而变化,难以寻求由此获得成功的真正因素。 (3)难以探索领导者所有性格特征彼此的相对重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