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辞手法公开课课件

修辞手法公开课课件


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 是借代还是借喻?
1、举酒欲饮无管弦。 (借代)具体抽象 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 (借喻)愁—烟草、风絮、雨 (借代)具体代抽象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自那以后,我们之间就出现了一到无法 逾越的鸿沟。 (借喻)隔阂—鸿沟 5、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类 型
成分
形式
本体 (甲) 出现 出现
喻 词
喻体 (乙)
明喻
暗喻 借喻
甲像乙 甲是乙 乙代甲
像、好像、似、好比、 出现 有如、如、仿佛 是、变成、成为 (有时不出现)
出现 出现
不出现 无
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 一个本体。
例: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点缀着 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 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 刚出浴的美人。
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②浅显易懂。 ③表达感情。
借代的作用 ①以简代繁。 ②以实代虚。 ③以奇代凡。 ④以事代情。
常见设问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 析其作用。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结合 文章分析其表达效果。 4、依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 句子,要求使用XX修辞手法来表现两个对象 之间的关系。
拟人
比拟 拟物
以人拟物 以物拟物
•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 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 着。
(拟人) (拟物)
• 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拟人)
• 他骄傲自满,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拟物)
• 比喻和比拟有什么区别?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喻 愁—— 江水 (恰似) 2、春天是刚出生的娃娃。 暗喻 春天——娃娃 (是) 3、一朵浮云遮住了天上的银盘。
借代
(1)概念 • 借代是 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 的人或事物。
• 借代的种类
①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例如:花白胡子正坐在墙角吸着旱烟。
②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③形象代本体。
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 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借喻)
11、红领巾给老大爷让座。
(借代) 12、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脖子,张大嘴巴, 只要四五下就能吐满一车河沙。 (拟物)
13、古老的神州是一只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 定会横空出世。 (暗喻)
14、天边的云千变万化,像奔驰的骏马,像叠嶂 的山峰,像散落的羊群…… (博喻)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部分代本体
借代
• 借喻和借代有什么区别?
1、猫儿在雪地里踩下一串梅花。 (猫爪印)——梅花 2、一朵浮云遮住了空中的银盘。 (月亮)—— 银盘
借 喻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丝竹代音乐,案牍代公务)
借 代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鳞片代游鱼)
借喻和借代有什么区别?
•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 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L/O/G/O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
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 法。能力层级为D(表达应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
A、比喻 D、夸张 H、设问
B、比拟 E、对偶 G、反问
C、借代 F、排比
下列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 比喻 借代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比 喻
1、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拟物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比 拟
拟人
比喻和比拟有什么区别?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 摹写本体,重点在拟; 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 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 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④部分代整体。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⑤结果代原因。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捧腹”是“笑”的结果。)
⑥材料代本体。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 我为你自豪。”(《红旗飘飘》)
具体代抽象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具体代抽象
冲冠一怒为红颜。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巨浪,恶狠狠的 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 成尘雾和粉末。(高尔基《海燕》)
比喻 比拟
如影相随的比喻
1、概念: 性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 相似点 ,便用一事物来 的事物,彼此有 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 (作比喻 的事物)和 比喻词 (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 语)组成。
(借代)部分代整体
目标检测:
• 请说出下列句子分别使用了哪 一种修辞手法。
(暗喻) 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拟人) (明喻) 3、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拟人) 5、让子弹飞一会儿。 (拟物) 6、小心糖衣炮弹。 (借代) 7、我们手无寸铁,根本无法抵抗。 (借代) 8、低眉信手续续弹。 (借代) 9、在崇山峻岭之间,一条白色的丝带蜿蜒而出。 (借喻)
借喻和借代有什么区别?
(2)不同点: • ①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 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可以转换为明喻。
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 体,只代不喻。
借喻和借代有什么区别?
• ②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 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 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且借代常常 有一定的语境。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喻
暗喻 暗喻
愁——江水ຫໍສະໝຸດ (恰似)2、春天是刚出生的娃娃。
春天——娃娃 (是) 北京——心脏 (无)
3、北京——祖国的心脏。
比 喻
4、猫儿在雪地里踩下一串梅花。 5、一朵浮云遮住了天上的银盘。
6、天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了。
比拟
• 比拟是把甲事物 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 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拟人) 、把人当作物 来写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 几种形 (拟物) 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