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理念》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 )A、创新能力B、学习能力C、拼搏精神D、团结精神2、接受性教学与研究性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B、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教学理念。
C、是否具有标准答案。
D、是否具有计划性。
3、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A、家庭教育B、教师培训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4、解放初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苏联凯洛夫的(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教学与发展》D、《教育学》5、在中国教育史上,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A、杜威B、蔡元培C、王国维D、陶行知6、在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鹦鹉学舌、小僧念经”的原因最主要是:( )A、教学方法不当B、艺术教育观念不当C、教师艺术造诣不高D、都不是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于( )A、1993年B、1999年C、2001年D、2003年8、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其概念,到70年代便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教育观念( )A、素质教育B、大众教育C、网络教育D、终身教育9、人才成长相关性最高的因素是( )A、知识的积累B、人际关系C、创造性的社会适应能力D、上级领导的重视10、“修道之为教”是东方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其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老子C、庄子D、朱熹11、第一个明确提出应该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的教育家是( )A、孔子B、赫尔巴特C、柏拉图D、斯宾塞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美国的( )A、马斯洛B、萨特C、海德格尔D、布贝尔13、任何教育都是( )的结合。
A、功用性和理想性B、功利性和育人性C、协作性和教育性D、教育性和时代性14、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 )A、要形成教学意识B、要了解学生C、编写教材D、形成课程意识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系阐述正确的是( )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
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
D、问题意识与生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
2、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阐述正确的是:( )A、通过师生的互动研究,形成统一答案。
B、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
C、需要教师确立课程意识。
D、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3、教学走向综合的理论基础是:()A、世界是综合的。
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
D、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
4、下列关于美育的说法正确的是:()A、美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培育对美的境界的追求B、不是所有的美的活动都具有美育的价值C、只要有利于美的精神的培育,人的一切活动和交往都是美育的素材D、从美育的范围和途径来说,美育是以文学艺术教育为核心5、素质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它强调:()A、以学生为本位B、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位C、以学生的可发展性为本位D、以大众教育为本位6、知识经济把经济推向了一个新形态,它是()A、高科技经济B、道德经济C、创新经济D、全球化经济7、教育理想的种种思想包含()教育观。
A、人文主义B、科学主义C、社会理想主义D、浪漫主义8、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有几个教学步骤是()A、明了B、联想C、系统D、方法三、判断题1、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 )2、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 )3、研究性教学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因而是无计划的。
( )4、发展性是科学的本质。
( )5、科学的本质是发现,而数学的本质是发明,是主观建构。
( )6、本质上讲,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 )7、有运动不等于就有体育。
( )8、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 )9、只要课堂内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并不与升学矛盾。
( )10、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课程结构的改变。
( )四、简答1、为什么说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2、什么是课程意识,教师为何要确立课程意识?3、简述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对教育第三次飞跃的促进作用。
4、教育的价值观影响着教育的哪些方面?5、德国的赫尔巴特认为,一个好的教育过程,应该分为四个教学步骤,请表述其四个教学步骤。
6、谈谈你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五、论述题1、请结合你所教学科,谈谈你的学科教育观。
2、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是什么?《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序号填到题目中的括号里。
1、创造始于问题,这一至理名言是()提出来的。
A、杜威B、陶行知C、陈鹤琴D、布鲁纳2、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其内涵是()。
A、老师上课要尽可能多提问B、学生上课要提出问题C、重视问题解决D、学生带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3、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
A、客观性B、规定性C、不确定性D、永恒性4、循序渐进原则对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形成缜密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但对于()尽快接触到学科前沿却成为障碍。
A、实践能力B、分析能力C、综合能力D、创新思维5、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的发展。
A、特长突出B、富有个性C、均衡D、一致6、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A、人自身的B、经济的C、社会的D、科学的7、()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A、创新能力B、信息能力C、综合能力D、动手能力8、“和谐教育”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
A、昆体良B、苏格拉底C、孔子D、亚里士多德9、自我实现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的教育。
A、创造人格B、自尊C、品德D、知识10、罗杰斯提出了()教学法。
A、发现B、接受C、非指导性D、程序二、判断题(请将您的答案判断填入括号内,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1、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2、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我们可以把知识变成思想,也可以把思想变成知识,这全在于教育者的观念和实践。
()4、简而言之,课程意识就教什么的意识,教学意识就是怎么教的意识。
()5、课程教学中能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是素质教育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关键。
()6、实施素质教育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考试。
()7、社会理想主义的教育观强调人的个性化。
()8、杜威构建了完整的自然教育理想,把儿童中心的思想推到了极致。
()9、斯宾塞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10、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种系上创新。
()三、简答题1、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困境。
2、简述研究性教学的特点。
四、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比较马斯洛的教育思想与罗斯杰的教育思想的异同。
2、新课程改革中有人认为知识最重要,知识经济时代更不能忽略知识教学;有人认为能力培养最重要,因为当今时代“知识爆炸”,知识是学不完的,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请结合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谈谈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五、案例分析题(30分)材料:一天下午,前进中学办公室接到市教育局打来的电话。
下面是通话中的具体对话(市教育局简称市局,前进中学简称中学):市局:前进中学吗?中学:是啊。
市局:我是市教育局办公室。
明天上午市人大去你们学校检查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请作好准备。
中学:我们学校上午都在上课,检查素质教育请下午来吧,我们的活动都在下午。
请结合这则材料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教育新理念》模拟试题(三)一、正误判断题1、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2、科学知识具有相对确定性和稳定性,因此,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也应是一成不变的。
( )3、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能力等同于创造能力,因此,“中国制造”等同于“中国创造”()4、创造性并不神秘,它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人生下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
()5、小孩子的好奇心源自于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6、“去问题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实际上是“优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7、喜欢提问题的学生实际上是什么都不懂的差生。
()8、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应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
()9、“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
”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10、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
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
11、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不必要追究它的过程。
更不能持怀疑的态度()。
12、世界是综合的,知识也是综合的,人为地将知识割裂开来,将专业分得越细,越会造成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13、在各学科、在各行各业最活跃的人才是具有强烈综合知识能力的复合型的人才。
()14、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我们不应该提倡教师的专业化。
()15、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在高中阶段才能进行,不宜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倡。
()16、接受性教学是有标准的、预期答案的,而研究性教学没有甚至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
()17、研究性教学是有计划的,但却不是惟计划的。
()18、所谓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因此,教材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这样肯定能完成教学任务。
()19、知识结构是严谨的,容不得跳跃。
为了让学生形成缜密的思维,我们不得跳格。
()20、社会建设对人才需求是多元的,我们提倡学生学会有选择地学习知识,构建个性化的知识。
()21、网络时代的到来,将使教育从“学校选择适合教育的人”向“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
()22、散点教学不利于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
()23、“人生有限,学海无边。
”我们提倡直线教学。
()24、散点教学是选择部分重要的东西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之间的联系,补充他自己认为需要补充的知识。
()25、送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
()26、前沿性、跳跃式教学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增强主动参与的意识。
()27、在科学教学中应把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以掌握科学方法为目的。
()28、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就是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
()29、“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指的是美术课、音乐课。
()30、学科知识分得越细越有利于高级人才的培养。
()二、多项选择题1、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A、课堂教学B、活动课C、综合实践课D、体育课E、艺术课2、、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A、应试能力B、问题意识C、问题能力D、适应能力E、表达能力3、综合性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