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针对训练]1.(2018·高考北京卷)磷精矿湿法制备磷酸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磷精矿主要成分为Ca 5(PO 4)3(OH),还含有Ca 5(PO 4)3F 和有机碳等。
溶解度:Ca 5(PO 4)3(OH)<CaSO 4·0.5H 2O(1)上述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磷精矿粉酸浸时发生反应:2Ca 5(PO 4)3(OH)+3H 2O +10H 2SO 4=====△10CaSO 4·0.5H 2O +6H 3PO 4①该反应体现出酸性关系:H 3PO 4________H 2SO 4(填“>”或“<”)。
②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①中结论:P 和S 电子层数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浸时,磷精矿中Ca 5(PO 4)3F 所含氟转化为HF ,并进一步转化为SiF 4除去。
写出生成HF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 2O 2将粗磷酸中的有机碳氧化为CO 2脱除,同时自身也会发生分解。
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如图所示。
80 ℃后脱除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脱硫时,CaCO 3稍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SO 2-4残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加入BaCO 3可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取a g 所得精制磷酸,加适量水稀释,以百里香酚酞做指示剂,用b mol ·L -1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Na 2HPO 4,消耗NaOH 溶液c mL 。
精制磷酸中H 3PO 4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已知:H 3PO 4摩尔质量为98 g·mol -1)解析:(1)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将磷精矿研磨,酸浸时进行加热。
(2)①该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弱酸”的规律。
②比较硫酸与磷酸的酸性强弱,可以比较S 与P 的非金属性强弱。
结合元素周期律可以比较S 、P 的原子半径、核电荷数。
(3)根据元素守恒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有机碳的脱除率受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一方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在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内,有机碳的脱除率越高;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可使较多的H 2O 2分解,氧化剂的量减少,使得有机碳的脱除率降低。
80 ℃后,H 2O 2分解对有机碳脱除率的影响超过了温度升高的影响,导致脱除率逐渐降低。
(5)脱硫是用CaCO 3除去剩余的硫酸,由于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所以即使CaCO 3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SO 2-4残留。
加入BaCO 3可使CaSO 4转化为更难溶的BaSO 4,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
(6)H 3PO 4 + 2NaOH===Na 2HPO 4+2H 2O98 g 2 molm (H 3PO 4) 10-3bc molm (H 3PO 4)=4.9×10-2bc g ,则精制磷酸中H 3PO 4的质量分数为4.9×10-2bc g a g ×100%=4.9bc a %=0.049bc a。
答案:(1)研磨、加热(2)①< ②核电荷数P<S ,原子半径P>S ,得电子能力P<S ,非金属性P<S(3)2Ca 5(PO 4)3F +10H 2SO 4+5H 2O=====△10CaSO 4·0.5H 2O +6H 3PO 4+2HF(4)80 ℃后,H 2O 2分解速率大,浓度显著降低(5)CaSO 4微溶 BaCO 3+SO 2-4+2H 3PO 4===BaSO 4+CO 2↑+H 2O +2H 2PO -4(6)0.049bc a2.(2017·高考全国卷Ⅰ,T27,14分)Li 4Ti 5O 12和LiFePO 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还含有少量MgO 、SiO 2等杂质)来制备。
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 2-4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iO 2·x H 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40 22。
(4)Li 2Ti 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c (Mg 2+)=0.02 mol·L -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 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 (Fe 3+)=1.0×10-5 mol ·L -1,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FePO 4、Mg 3(PO 4)2的K sp 分别为1.3×10-22、1.0×10-24。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 4制备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图像直接可以看出,铁的浸出率为70%时对应的温度、时间,符合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填空题可能有多个合理答案。
(2)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
难点为生成物还有什么,钛酸亚铁中钛为+4价,铁为+2价,产物有氯化亚铁,比较FeTiO 3和TiOCl 2-4知,产物中一定有H 2O 。
值得注意的是钛酸亚铁与盐酸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3)联系化学反应速率、双氧水和氨水性质分析转化率。
这类问题要从两个角度分析,即低于40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高于40 ℃时,氨水挥发速率加快、双氧水分解速率加快,导致反应物浓度降低,结果转化率降低。
(4)考查化学式与元素化合价关系。
锂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1),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过氧键中氧显-1价,类似双氧水、过氧化钠。
如果能求出-1价氧原子个数,就能求出过氧键数目,即过氧键数目等于-1价氧原子个数的一半。
设Li 2Ti 5O 15中-2价、-1价氧原子个数分别为x 、y 。
有⎩⎪⎨⎪⎧x +y =152x +y =22,解得x =7,y =8。
所以,过氧键数目为82=4。
(5)考查溶度积计算以及判断沉淀是否形成。
分两步计算:①计算铁离子完全沉淀时磷酸根离子浓度。
c (Fe 3+)·c (PO 3-4)=K sp (FePO 4),c (PO 3-4)=1.3×10-221.0×10-5 mol ·L -1=1.3×10-17 mol ·L -1。
②混合后,溶液中镁离子浓度为c (Mg 2+)=0.01 mol·L -1,c 3(Mg 2+)·c 2(PO 3-4)=0.013×(1.3×10-17)2=1.7×10-40<K sp [Mg 3(PO 4)2],没有磷酸镁沉淀生成。
(6)草酸中碳为+3价,高温煅烧过程中铁的化合价降低,碳的化合价升高,有CO 2生成。
答案:(1)100 ℃、2 h ,90 ℃、5 h(2)FeTiO 3+4H ++4Cl -===Fe 2++TiOCl 2-4+2H 2O(3)低于40 ℃,TiO 2·x H 2O 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 ℃,双氧水分解与氨逸出导致TiO 2·x H 2O 转化反应速率下降(4)4(5)Fe 3+恰好沉淀完全时,c (PO 3-4)=1.3×10-221.0×10-5 mol ·L -1=1.3×10-17mol ·L -1,c 3(Mg 2+)·c 2(PO 3-4)=0.013×(1.3×10-17)2=1.7×10-40<K sp [Mg 3(PO 4)2],因此不会生成Mg 3(PO 4)2沉淀(6)2FePO 4+Li 2CO 3+H 2C 2O 4=====高温2LiFePO 4+3CO 2↑+H 2O ↑3.最新研究表明As 2O 3在医药领域有重要应用。
某小组从工业废料中提取As 2O 3,设计流程如下:已知:H 3AsO 3为弱酸,热稳定性差。
(1)写出一条“碱浸”时提高浸取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浸”中H 3AsO 3转化成Na 3AsO 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时向混合液中通入O 2时对体系加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砷”过程中有如下反应:①Ca(OH)2(s)Ca 2+(aq)+2OH -(aq) ΔH <0 ②5Ca 2++OH -+3AsO 3-4Ca 5(OH)(AsO 4)3↓ ΔH >0沉砷率与温度关系如图。
沉砷最佳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于85 ℃时,沉砷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还原”过程中获得H3As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A”为________、过滤;滤液Ⅱ的主要溶质是________。
(5)若每步均完全反应,“氧化”和“还原”时消耗相同条件下O2和SO2的体积分别为x L、y L,则废水中n(H3AsO3)∶n(H3AsO4)=________(写出含x、y的计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