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现金和证券业务
(二)证券投资的风险
一般来说,证券投资风险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对市场上所有证券带来风险的可能性 非系统风险是某种特定因素对某一类证券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利率风险
是由于利率水平变化引起投资收益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不确定性。
购买力风险
是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物价上涨使得投资的本金及投资收益所代表的
超额准备金调节的渠道和方式
同业拆借 短期证券 总行与分支行之间的资金调度 通过中央银行融通资金 出售其他资产
第三节
证券投资业务
一、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目的
获取收益 分散风险 增强流动性 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二、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对象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对象主要包括 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两大类。
波动的主要因素)
长期流动性需求(长期,由银行服务的社区或产 业的经济发展决定)
周期流动性需求(长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引发)
临时流动性需求 (临时,难以预测的不寻常事件引发)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供给
供给的渠道
库存现金 存放于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短期证券 证券回购协议 从中央银行借入资金 向其他商业银行拆借资金 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国外借款 其他形式的负债
证券收益率的种类
票面收益率
是发行证券时,证券发行人同意支付的协定利率。
当期收益率
是购买证券可得的年收入对其当期市场价值的比率。
到期收益率
是使证券的购买价格等于其预期的年净现金流的现值
的比率。 持有期收益率 是对到期收益率的修正,这种衡量标准适合于投资者 只持有证券的一段时间并在资产的到期日前把它卖出 的情况。 持有期收益率是使证券的市场价格等于从该证券的购 买日到卖出日的全部净现金流现值的折现率 如果证券被持有到期,持有期收益率就等于到其收益 率
一是库存现金的周转时间(银行营业网点的分布和距
离;交通运输工具;进出库制度、银行管理层次等等) 二是周转期内的现金支出水平(即考虑历史上同期的 现金支出水平,也要考虑一些季节性和临时性因素的 影响) 即期现金支出水平=前期平均现金支出水平*保险系数 *历史同期平均发展速度 库存现金需要量=即期现金支出水平*库存现金周转时 间,再加减一些其他因素。
国外银行证券投资的种类
背景
放松管制 综合经营 金融创新
可投资种类
货币市场工具(国库券、CD、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
欧洲美元等) 资本市场工具(债券、股票、基金) 新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证券化资产等)
投资重点 国债、州和地方政府债券
证券种类 美国国债 州和地方 政府债券 资产支持 证券 其他国内 债务
实际购买力的下降,从而对商业银行的实际收入带来的损害。
经营风险
是由公司经营引起的收人现金流的不确定性。
财务风险
是企业收入不足以支付自身债务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
是指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到期时不能向投资者偿还本金的可能性。
前两种属于系统风险,后三种却是非系统风险的主要因素。
(三)证券投资风险的测量
(三)加强库存现金管理
把各营业网点的现金库存状况与其切身经济利益 挂钩,使其有在保持流动性前提下尽量压低现金 库存的动力。 通过具体措施使对公出纳业务现金收支尽可能规 范化。 摸清储蓄所现金收支的规律。 解决好压低库存现金的有关技术问题
四、同业存款的管理
(一)存放同业存款的目的
存放同业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存放于其他金融机构 的活期银行存款。 目的在于方便同业之间的结算收付和支付代理业 务的手续费。
案例:北岩银行的流动性危机
第二节 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所有资产中 最富有流动性的部分,是商业银行随时可 用来支付客户现金需要的资产。 各国商业银行都把现金资产作为支付客户 提存、满足贷款需求、以及支付各种营业 费用的一级准备。
一、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构成
库存现金
是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纸币)和硬币。应付客户提现
及其他的日常零星开支。
在中央银行存款
是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
存款准备金。满足金融监管当局的要求,满足各种债务的清偿 与结算需要
存放同业存款
是商业银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取得代理行提供的
客户从其存款中提取现金; 商业银行为了留住老客户,同意对已到期贷款展期或
对已承诺的贷款履行承诺; 商业银行为了争取新客户,满足新客户的贷款需求; 偿还其他商业银行的借款; 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 支付营业费用及税金; 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等。
类型 季节性流动性需求(短期,季节性因素是影响其
供给方式的选择
流动性需求的不同种类 商业银行的管理哲学 筹资的成本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计划 外部环境的变化
说明 --在任意时点上,ຫໍສະໝຸດ 行的流动性供给与需求的对比状况决定了
这一时刻银行的净流动性头寸,反映了银行的流动性余缺 --流动性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是银行日常经营的常态,银行必须 不停地解决其流动性问题。
四、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程序
确定证券投资政策
投资政策主要涉及投资目标和确定投资资金数量。
进行投资分析
就是通过市场信息和投资分析方法考察证券价格形成
机制和影响证券价格波动的因素,发现那些价格偏离 价值的证券,并预测价格走势。
投资组合的选择
这一步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据证券组合理论组建
标准差法
概念:将证券已得收益与预期收益作比较,计算出偏
差幅度。
(X
i 1
n
i
X )2
N
越小,表明收益率偏离的幅度越小,证券的收益率越 稳定,风险越小; 越大,表明收益率偏离的幅度越 大,证券的收益越不稳定,风险越大。
系数法
概念:衡量某种证券相对于整个证券市场收益水平的收
益变化情况。
重点,包括季节性、周期性和长期性资金需求变动三个方面 的内容。这种方法的基本操作程序是: 1、预测计划期(如1年)存贷款数额,通常是按月或按周计 算存贷额的预测值 2、根据同一时期存贷增减额变动的估计,测算出流动性是 短缺或盈余 3、适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资金结构法
概念:根据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的高低,相应提取不同比 例的流动性准备,同时根据银企关系,确定新增合理贷款 数额,这两项合计构成一定时期内银行总的流动性需求。 方法: 负债流动性准备 = 95%×(游资负债一法定准备) +30%×(易变负债一法定准备) +15%×(稳定资金一法定准备) 银行总的流动性需求=负债流动性准备+新增贷款的流动性 需求
某种证券的预期收益-该期收益中的非风险部分 整个市场的证券组合预期收益 该期收益中的非风险部分
大于1,表明该证券风险水平大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水 小于1,表明该证券风险水平小于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水平
标准差衡量证券或证券组合在不同时期收益率变动程度;
衡量证券或证券组合相对于同一时期市场平均收益的 变动程度。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预测
概念:商业银行预测内部流动性供给和流动性需求 来源,估算可能出现的流动性余缺,据以平衡流动
性供求的管理手段。
一、资金来源与运用法
概念:通过预测资金来源与运用数量来预测流动性需要量, 进而组织资金来源,满足流动性需求的一种方法。 方法:将计划期内存款和贷款的数量变化作为分析、测算的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保持充足的流动性,避免流动性危机,确
保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避免出现大量多余的流动性头寸,提高 银行的盈利水平。
一、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
概念: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客户需要、往来银行清 算及监管当局规定而必须立即兑现的流动性资产 需求。 来源:
投资组合,二是选择最优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的调整
投资组合调整主要取决于交易成本和调整组合后的投
资业绩前景。
投资业绩评估
是通过一系列量化指标来考察投资业绩。
五、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策略
(一)传统证券投资策略
服务
在途资金 也称托收未达款或托收中的现金。它是指本行通过对方银行向外 地付款单位或个人收取的票据款项。
补充:
关于资金头寸:在银行的资金营运中,我国银行习惯性地 将银行直接、自主运用的资金称为资金头寸。 可用头寸:扣除了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后的所有现金资产。 基础头寸:库存现金+超额存款准备金,不仅可以随时动用, 而且还是银行一切资金清算的最终支付手段。库存现金和 超额存款准备金可以相互转化。 可贷头寸:商业银行在某一时期内可直接用于贷款发放和 投资的资金,是形成银行盈利性资产的基础。主要是超额 准备当中超出资金清算需求的部分。
三、概率分析法
概念:借助概率论的有关方法分析流动性状况。 方法: 流动性需求 = 出现A情况可能性×在A情况下流动性缺口 +出现B情况可能性×在B情况下流动性缺口 +出现C情况可能性×在C情况下流动性缺口 +……
案例:大陆伊利诺银行的流动性危机
问题:
1.大陆伊利诺银行为什么会出现流动性危机? 2.说明危机中大陆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的运用,相应的危机救 助机制有没有发挥作用? 3.从该案例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二)同业存款需要量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