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箱重力式码头课程教学设计计算书

沉箱重力式码头课程教学设计计算书

目录第一章设计资料------------------------------------- 3第二章码头标准断面设计------------------------ 5第三章沉箱设计------------------------------------- 11第四章作用标准值分类及计算----------------- 15第五章码头标准断面各项稳定性验算------- 44第一章设计资料(一)自然条件1.潮位:极端高水位:+6.5m;设计高水位:+5.3m;极端低水位:-1.1m;设计低水位:+1.2m;施工水位:+2.5m。

2.波浪:拟建码头所在水域有掩护,码头前波高小于1米(不考虑波浪力作用)。

3.气象条件:码头所在地区常风主要为北向,其次为东南向;强风向(7级以上大风)主要为北~北北西向,其次为南南东~东南向。

4.地震资料:本地的地震设计烈度为7度。

5.地形地质条件:码头位置处海底地势平缓,底坡平均为1/200,海底标高为-4.0~-5.0m 。

根据勘探资料,码头所在地的地址资料见图1。

图一 地质资料(二)码头前沿设计高程:对于有掩护码头的顶标高,按照两种标准计算:基本标准:码头顶标高=设计高水位+超高值(1.0~1.5m )=5.30+(1.0~1.5)=6.30~6.80m 复核标准:码头顶标高=极端高水位+超高值(0~0.5m )=6.50+(0~0.5)=6.50~7.00m(三) 码头结构安全等级及用途:码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件杂货码头。

(四) 材料指标:拟建码头所需部分材料及其重度、内摩擦角的标准值可按表1选用。

表1(五)使用荷载:1.堆货荷载:前沿q1=20kpa;前方堆场q2=30kpa。

2.门机荷载:按《港口工程荷载规范》附录C荷载代号Mh-10 -25 设计。

3.铁路荷载:港口通过机车类型为干线机车,按《港口工程荷载规范》表7.0.3-2中的铁路竖向线荷载标准值设计。

4.船舶系缆力:按普通系缆力计算,设计风速22m/s。

(六)设计船型:万吨级杂货船总长L×型宽B×型深H×满载吃水T:146×22×13.1×8.7m第二章码头标准断面设计第一节码头各部分标高(一)码头(胸墙)顶标高对于有掩护码头的顶标高,按照两种标准计算:基本标准:码头顶标高=设计高水位+超高值(1.0~1.5m)=5.30+(1.0~1.5)=6.30~6.80m 复核标准:码头顶标高=极端高水位+超高值(0~0.5m)=6.50+(0~0.5)=6.50~7.00m 码头顶标高取6.60m。

(二)沉箱顶标高沉箱顶标高=施工水位+(0.3~0.5m)=2.50+(0.3~0.5)=2.80~3.00m根据大连地区施工水位,沉箱顶标高取2.90m。

(三)胸墙底标高胸墙底标高=沉箱顶标高-(0.3~0.5m)=2.90-(0.3~0.5m)=2.40~2.60m胸墙底标高取2.50m。

(四)码头(沉箱)底标高码头前沿设计水深D=T+Z1+Z2+Z3+Z4其中:T——设计船型满载吃水(m),T=8.7m;Z1——龙骨下最小富余水深(m),与海底质有关,对重力式码头应按岩石土考虑,取Z1=0.6m;Z2——波浪富余深度(m),Z2=KH4%-Z1=0.5×1.0-0.6=﹣0.1<0,取Z2=0;Z3——船舶因配载不均匀而增加的尾吃水(m),对杂货船取Z3=0;Z4——备淤深度(m),取Z4=0.4m。

则:码头前沿设计水深D=T+Z1+Z2+Z3+Z4=8.7+0.6+0+0+0.4=9.7m码头底标高=设计低水位-码头前沿设计水深=1.20-9.7=﹣8.5m码头底标高取﹣8.50m。

(五)抛石基床底标高取抛石基床厚度为1.5m,则基床底标高=﹣8.50-1.50=﹣10.0m(六)抛石棱体顶标高抛石棱体顶标高=沉箱顶标高+(<0.5m)=2.90+(<0.5)=(<3.40m)抛石棱体顶标高取3.40m。

(七)二片石顶标高抛石棱体顶面和坡面的表层应抛设0.5~0.8m厚的二片石,取其厚度为0.5m,其上再设置倒滤层。

二片石顶标高=3.40+0.5=3.90m。

(八)倒滤层顶标高倒滤层采用碎石倒滤层,且不分层,采用级配较好的混合石料石渣,其厚度不得小于0.8m,取其厚度为0.8m。

倒滤层顶标高=3.90+0.8=4.70m第二节沉箱尺度的确定(一)外形尺度1.泊位长度设计泊位为顺岸式码头连续多个泊位的中间泊位,泊位长度L b=L+2d(设计船长+富裕长度),其中L=146m,d=12~15m,取d=15m,L b=L+2d=146+30=176m。

泊位采用11个沉箱平接,沉箱长度取16.00m,沉箱安装缝采用50mm,则泊位的实际长度为11×16.00+10×0.05=176.50m。

2.沉箱长度沉箱长度取16.00m。

3.沉箱高度沉箱高度=沉箱顶标高-沉箱底标高=2.90-(﹣8.50)=11.40m4.沉箱宽度根据经验取(0.6~0.7)倍码头高度(胸墙顶到沉箱底),即(0.6~0.7)×[6.60-(﹣8.50)]=9.06~10.57m,则沉箱宽度取10.50m。

(二)细部尺寸1.隔墙厚度隔墙厚度取隔墙间距的1/25~1/20,且不得小于0.2m,隔墙厚度取0.2m。

2.外壁厚度外壁厚度由计算确定,且不得小于250mm,在本设计中外壁厚度分0.3m、0.35m、0.4m 三级,外壁厚度取0.3m。

3.底板厚度底板厚度由计算确定,且不宜小于壁厚,在本设计中底板厚度分0.4m、0.45m、0.5m、0.55m 四级,底板厚度取0.4m。

4.箱内隔墙布置箱内隔墙采用对称布置,隔墙间距分别取4.10m、3.70m。

5.加强角宽度加强角宽度一般为150~200mm,取200mm。

沉箱的其他细部尺寸见附图1。

(三)沉箱体积和重量计算沉箱重量时,钢筋混凝土重度标准值采用25.0kN/m3。

沉箱材料体积和重量计算见下表2:表2沉箱重量=840.26t,小于沉箱预制场大平台可制作沉箱的最大重量2000t,满足预制场的预制能力。

第三节上部结构设计(一)胸墙断面设计1.胸墙顶宽胸墙采用L型,顶宽取3.00m。

2.胸墙底宽胸墙底宽由胸墙稳定性要求确定,根据经验应大于1/2沉箱顶宽度,即大于0.5×9.00=4.50m ,底宽取5.00m 。

3. 胸墙高度胸墙高度=胸墙顶标高-胸墙底标高=6.60-2.50=4.10m 。

(二) 系船的选择计算船舶系缆力:F xw =73.6×10-5A xw v x 2ζ1ζ2 F yw =49.0×10-5A yw v y 2ζ1ζ2 按75%保证率、压载或空载状况,取A xw =1570m 2,A yw =382m 2 设计风速v x =22m/s, v y =0m/s查表取得ζ1x =0.8,ζ1y =1.0,ζ2=1.3(按船舶水面以上建筑高度15米取,),故: F xw = 581.64 KN F yw =0 KN系船柱结合码头按25m 等间距布置,共计布置7个,实际受力系船柱为3个 N=⎥⎥⎦⎤⎢⎢⎣⎡+∑∑βαβαcos cos cos sin y x F F nKα=30°,β=15°,n=3,K=1.3 N=521.87 KN 取N=522 KN(三) 门机布置门机的轨距、跨距均为10.5m ,门机前轨距码头前沿2m ,布置在胸墙上,后轨布置在单独设置的轨道梁上,距货场外边线之间的安全净距取2m 。

(四) 铁路布置门机下对称布置两条铁路线,每条铁路线的铁路标准轨距为1435mm ,轨枕宽度为2500mm 。

两条铁路线的中心线距离为4.5m ,两条铁路线的中心线距近侧门机轨道的距离为3m 。

钢轨上的线荷载标准值按干线机车为140KN/m 。

(五) 管沟设计管沟用于放置为船舶供水和供电而铺设的水管和电缆,设在胸墙内,管沟中心线距码头前沿1.3m ,要求管沟底面高程应高于平均高潮位,故采用小管沟,尺寸(宽×高)为0.4m ×0.6m 。

(六) 护舷设计1. 护舷类型和规格的选择1有效撞击能量20m 2nV E ρ=其中,ρ取0.8,m 查规范得1万吨级杂货船满载排水量m=14800t ,n V =0.15m/s ,所以210=E ×0.8×14800×0.152=133.2KJ 查橡胶护舷性能表,选择低反力型鼓型护舷H1000,反力R=360KN ,吸能量E=136.0KJ 。

2. 护舷的布置橡胶护舷间断布置,在每个沉箱的中心位置布置一个护舷,即每16米布置一个,每个泊位共11个。

船舶挤靠力标准值KN nFK F xjj 74.681164.5813.1''=⨯==∑为了使船舶在不同水位和不同吃水深度时都能用船体干舷部分接触护舷,兼顾小船靠泊及防止船舶摇摆对码头产生碰撞,在3.5m 高程处悬挂低反力型鼓型护舷,在5.5m 高程处沿前沿线悬挂D300水平护舷。

第四节 其他设计问题(一) 抛石棱体1. 作用设置抛石棱体是为了防止回填土的流失,并且减少墙后回填土对沉箱和胸墙产生的土压力。

2. 材料抛石棱体采用10~100kg 块石。

3. 顶宽回填土(渣石):内摩擦角φ=29°,破裂角θ1=32.7°(假设α、β均为0,δ=31φ); 块石:内摩擦角φ=45°,破裂角θ2=23.9°(假设α、β均为0,δ=31φ)。

二者总厚度H=h 1+h 2=15.10m ,破裂面与水平面夹角Hh h 2211θθθ+=,且满足4.35.83d 2.3h 232.3tan 121+-+-=-+-=)(h d h θ,试算得θ=25.8°,h 1=3.26m ,h 2=11.84m ,抛石棱体顶宽d=8.65m 。

4. 坡度抛石棱体坡度采用1:1。

(二) 二片石抛石棱体顶面和坡面的表层抛设0.5m 厚的二片石,坡度为1:1。

(三) 倒滤层设置倒滤层是为了防止墙后回填土流失。

倒滤层采用碎石倒滤层,且不分层,采用级配较好的混合石料石渣,取其厚度为0.8m,碎石层坡度采用1:1.5。

(四)抛石基床1.作用将墙身传来的外力扩散到较大范围的地基上,以减少地基应力和建筑物的沉降;保护地基免受波浪和水流的淘刷;整平基面,便于墙身的砌筑和安装。

2.型式因原泥面水深小于码头前设计水深,故采用暗基床的型式。

3.材料采用10~100kg块石且有一定级配。

4.厚度抛石基床厚度取1.5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