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设计,是适应教师创造性劳动的需要。
教师上课是一种独立支配的运动过程,所以,它必然受下列因素的制约:如:教师性格气质、教师思维意识、教师实践体验、教师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这些因素会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久而久之,一个班学生便都感染上了教师的个性特征。
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启蒙阶段是显而易见的。
乌申斯基告诉我们:“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能力、才干的问题,没有教师的个性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现代课堂呼唤有个性的教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对一个教师来说,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重要。
”我认为,当前我们一直在强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在看来,教师专业化的最好效果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
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的有益个性。
那么作为教师,作为个性的尊重者、引导者,首先要有自己的个性风采,包括独特的上课风格、自己的立场观点、自己的审美品位、自己的文化关注和文本解读。
教师的个性风采会感染学生,只有拥有个性的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
三、实现个性化教学设计的条件
教师要想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 .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
每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都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因此,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是实现个性化教学设计的前提。
我们要不断学习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等等,我们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武装教学实践,以构建一个适应教育发展和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为什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呢?因为教师对教育思想的认识加深了,教育理论水平提高了,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教育,更有效地实施教学行为。
因此,我们
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加强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自己认识教育、理解教育、探索教育的能力,用先进的思想来指导教学实践。
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应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要想成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必须在教育思想上有很深造诣。
我们要有专家的思维、要有名家的行为——要带着脑袋走路。
我们学习教育理论的作用是:( 1 )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识别自己的教育实践;( 2 )可以帮助我们冲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不断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的特征:根深蒂固、自我感觉良好,没有改变的必要;)( 3 )可以帮助我们把思想始终定位在社会情境之中。
( 4 )有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可以设计出与众不同有个性的教学设计。
2 .要有丰厚的学科知识。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内容包含了科学、地理、历史等知识,那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具备丰厚的、广博的相关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勤奋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改正自己的缺点,做到文
理相通,使自己的知识成为“金字塔”结构,既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又有顶端精尖的专业知识。
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象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如果老师的知识面狭窄,讲课就会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有的老师可能还会出现知识性错误。
现代教育,面对的是思想活跃的学生,他们信息来源广泛,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宽广的胸怀,还必须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否则就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会影响教育效果。
如果教师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教学的实效性就会顺利的达成。
正如下面我们要看的这位秦老师,围绕前秦诸子百家中的孔子的教学内容,教师收集了大量的资源,走访了北京的孔庙和国子监,还将学科知识录制成了百家讲坛,我们来一起听听秦老师的百家讲坛,我相信您一定和我有相同的感受,这样有丰富学科知识积淀的老师一定能够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