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长变化》一.科学概念: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2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种子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3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7.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9.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10.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11.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二、填空题: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直至()的过程。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等各不相同。
3.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4.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5.植物的养料是由绿色的()依靠()提供的能量,利用()和()制成的。
6.植物的茎具有()及()的作用。
7.凤仙花的身体由()、()、()、()、()、()六个部分构成。
8.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和()等。
9.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10.种子萌发先长()、再长()、();植物的根总是向()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
11.有些植物可以用()、()、()来繁殖后代,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12.种植了凤仙花,我们可以用()、()和照片等方式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13.凤仙花植株包括()、()、()、()、()、()六大器官。
14.种子由()、()组成,种子里有()、()、()等。
15.种子的萌发需要()和(),大多植物在()播种。
6.植物的叶大多()、( )生长,以便于()。
7.()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8.植物的绿叶依靠()提供的能量,利用()和()制成()和()。
9.光合作用用简单文字图表示为()10.植物的茎能从()向()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向()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11.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和()。
12.我们可以用()、()和()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13.凤仙花栽培的土质以()而()良好的()土为好,以()、( ),()、()、()等条件好的地方最适宜栽种。
14.凤仙花的茎是()茎,牵牛花的茎是()茎,红薯的茎是()茎,冬瓜的茎是()茎。
15.()是茎最本质的特征,看不到节可找()。
16. ( )发育成主根,( )发育成茎、叶,()发育成第一对叶。
17.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种子等器官。
植物的()能给它自己制造“食物”。
三、简答题1.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2.植物的茎有什么作用?3.光合作用对我们人有什么作用?《动物的生命周期》一、学概念.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二、填空题1.写出蚕的成长过程的名称:()、()、()、()。
2.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
这叫()。
3.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是从一种形态变成另外一种形态。
这种变化叫做()。
4.蚕蛾有()只触角,()只脚,()对翅膀。
5.蚕宝宝吐丝后变成了(),蚕茧是由()组成的。
6.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
7.蚕宝宝是蚕的(),蚕蛾是蚕的()。
8.蝗虫、蟋蟀、蜻蜓、蝉、蚜虫等都是()变态。
9.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天。
10.完全变态的昆虫有()、()、()、()等。
11.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一副()。
牙齿的生长过程可分为()阶段;()阶段;()阶段。
12.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生长发育、()、死亡四个阶段。
13.蚕的一生会经历()、幼虫、()、成虫四种形态的变化,这一过程称为()。
14.蚕胸部和腹部的两侧长有小黑点,是蚕的()。
三、简答题1.你认为影响蚕的生命和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在我们的一生中,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把你的看法写下来?人的一生首先要经过婴儿、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人时期,在这些时期中身体逐渐长大、发育完善。
第一时期:发育期发育期0-20岁,这个时期身体的男女性特征逐渐发育成熟。
第二时期:成熟期20-40岁,这个时期男女性特征明显,心理和生理性发育成熟,20岁以后开始有异性相吸的正常心理反应。
第三时期:渐衰期40-60岁,这个时期逐渐面部逐渐出现皱纹,开始显现衰老的特征,走路、工作等速度逐渐显慢。
第四时期:衰老期60岁以后,这个时期老年特征逐渐明显,头发逐渐变白,皱纹遍布面部,筋骨脆弱,走路缓慢,老年病接踵而来。
3.蚕宝宝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那是它的“气门”,用来呼吸用的,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是蚕宝宝的鼻子。
《温度与水的变化》一、科学概念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
2.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3.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4.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气态三中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5.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二、填空题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常用单位是()。
水的温度可以用()进行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获得热量,温度()。
3.水在结冰过程,要向周围放出()。
4.冰在融化过程中,要向周为吸收(),()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5.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
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
7.水在自然界同时以()、()、()存在。
8..测量物体的温度我们可以用()。
9.温度计是根据()的道理制成的,零下6摄氏度可以写成()。
10.物体的冷热程度叫(),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11.常用的温度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是(),我们常用()测量物体的温度。
12.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变干就是()现象;早晨草叶上出现露水是()现象。
三、简答题1.水在自然界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存在,请你说一说都有哪些形态。
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一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2.放在杯中的水,如果上面不加盖子,水会减少,是解释这种现象。
3. 自然界的水循环: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人海洋。
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
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先从河道、湖泊、海洋等地方作为起点,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分蒸发,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随着气流上升到大气层表面,形成云层,然后通过降雨降雪等降落到大地,在汇集成河流海洋,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循环《磁铁》一、科学概念1.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3.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铁有两个磁极。
4.磁铁能指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
5.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6.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7.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一起。
8.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铁。
9.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填空:1.磁铁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它能把一些东西( ),又能把一些东西( )。
2.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 )。
3.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 ),磁铁有( )个磁极。
4.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用()表示,把指南的磁极叫(),用()表示。
5.当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极相互吸引,()极相互排斥。
6.()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7.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叫(),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8.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
指北的一端叫(),用字母()表示;指南的一端叫(),用字母()表示。
9.两块磁铁磁极靠近时,()相吸,()相斥。
三、简答题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门的地方常常装有“门吸”,有了“门吸”,打开门时门会被吸住,这样门不容易被风吹得关上。
门吸里面有什么?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发挥作用的?2.小明捡到一块磁铁,但他不知道哪端是南极,哪端是北极,你有办法吗?请写出检验的方法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