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 第一章 推理与证明章末归纳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2-2
高中数学 第一章 推理与证明章末归纳总结课件 北师大版选修2-2
用P表示已知条件及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 所要证明的结论,则分析法可用框图表示为:
得到一个明显 Q⇐P1 P1⇐P2 P2⇐P3 … 成立的条件
综合法可用框图表示为: P⇒Q1 Q1⇒Q2 Q2⇒Q3 … Qn⇒Q
2.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 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 盾,从而否定与结论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 方法.反证法可以分为归谬反证法(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与穷 举反证法(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 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大体上分为:(1)反设; (2)归谬;(3)存真.
有f(x1+x2)-f(x1)-f(x2)=(x1+x2)2-x
2 1
-x
2 2
=2x1x2≥0,即
f(x1)+f(x2)≤f(x1+x2) ∴f(x)=x2(x∈[0,1])是理想函数.
对于f(x)= x,x∈[0,1],显然满足条件①②.
对任意的x1,x2∈[0,1],x1+x2≤1, 有f2(x1+x2)-[f(x1)+f(x2)]2=(x1+x2)-(x1+2 x1x2 +x2)= -2 x1x2≤0, 即f2(x1+x2)≤[f(x1)+f(x2)]2. ∴f(x1+x2)≤f(x1)+f(x2),不满足条件③.
不一定正确, 有待证明
在前提和推理形式都正 确的前提下,结论一定 正确
作 猜测和发现结论、探索和提供证 证明数学结论,建立数
用 明思路
学体系的重要思维过程
二、数学问题的证明 1.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和分析法是直接证明中的两种最基本的证明方法, 应用综合法证明问题时,必须首先想到从哪里开始起步,分析 法就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种困难.在实际证明问题时,应当把 分析法和综合法综合起来使用,转换解题思路,增加解题途 径。
c>0”,给出如下一种解法:
[解析] 由ax2+bx+c>0的解集为(-1,2),得a(-x)2+
b(-x)+c>0的解集为(-2,1),即关于x的不等式ax2-bx+c>0
的解集为(-2,1).
参考上述解法,若关于x的不等式
k x+a
+
x+b x+c
<0的解集为
(-1,-13)∪(12,1),则关于x的不等式axk+x 1+bcxx++11<0的解集
(1)若函数f(x)为理想函数,证明:f(0)=0; (2)试判断函数f(x)=2x(x∈[0,1]),f(x)=x2(x∈[0,1]),f(x)= (x∈[0,1])是否是理想函数.
[解析] (1)证明:取x1=x2=0,则x1+x2=0≤1, ∴f(0+0)≥f(0)+f(0),∴f(0)≤0, 又对任意的x∈[0,1],总有f(x)≥0, ∴f(0)≥0.于是f(0)=0. (2)对于f(x)=2x,x∈[0,1],f(1)=2不满足新定义中的条件 ②, ∴f(x)=2x(x∈[0,1])不是理想函数. 对于f(x)=x2,x∈[0,1],显然f(x)≥0,且f(1)=1.对任意的 x1,x2∈[0,1],x1+x2≤1.
3.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逻辑推理,它的第一步称为奠基步骤,是论 证的基础保证,即通过验证落实传递的起点,这个基础必须真 实可靠;它的第二步称为递推步骤,是命题具有后继传递性的 保证,两步合在一起为完全归纳步骤,这两步缺一不可,第二 步中证明“当n=k+1时结论正确”的过程中,必须用“归纳 假设”,否则就是错误的.
个数字,且每个数字与后一个数字相差1,则第n-1行的最后
一个数字再加3即为第n(n≥3)行的从左至右的第3个数.前n-
1行共有数字1+2+3…+(n-1)=nn2-1,则第n(n≥3)行的从
左至右的第3个数为nn2-1+3=n2-2n+6.
类比推理
(1)对于问题:“已知关于x的不
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1,2),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bx+
知识结构
专题研究
归纳推理
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 阵:
1 23 45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根据以上排列规律,数阵中第n(n≥3)行的从左至右的第3个 数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n2-n+6 2
第1行,第2行,第3行,…,分别有1,2,3,…,
为________.
[答案] (-3,-1)∪(1,2)
[解析] 由关于x的不等式x+k a+xx++bc<0的解集为(-1,-
1 3
)∪(
1 2
,1),得
k 1x+a
+
1x+b 1x+c
<0的解集为(-3,-1)∪(1,2),即
关于x的不等式axk+x 1+bcxx++11<0的解集为(-3,-1)∪(1,2).
成才之路 ·数学
北师大版 ·选修2-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推理与证明 第一章
章末归纳总结 第一章
1 知识梳理
3 专题研究
2 知识结构
4 限时训练
知识梳理
一、推理 推理的分类、过程和作用如下:
合情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
过 程
由部分到整体、 个别到一般
由特殊到特殊
由一般到特殊
结 不一定正确,有 论 待证明
(2)如图(1)有面积关系:
S△PA′B′ S△PAB
=
PA′·PB′ PA·PB
,则图(2)有
体积关系:VPV-PA-′ABB′CC′=________.
[答案]
PA′·PB′·PC′ PA·PB·PC
[解析] 把平面中三角形的知识类比到空间三棱锥中,得 VPV-PA-′ABB′CC′=PA′PA·P·PBB′·P·PCC′.
[点评] 在平时学习中,常以一两个对象为中心,把它们 的特征中有类比关系的特征归纳整理成图表.思维过程一般 为:具体问题→类比推理→联想→形成一般命题→ 结论猜想→ 证明预见.
用综合法证明
对于定义域为[0,1]的函数f(x),如 果同时满足①对任意的x∈[0,1],总有f(x)≥0;②f(1)=1;③若 x1≥0,x2≥0,x1+x2≤1,都有f(x1+x2)≥f(x1)+f(x2)成立,则称函 数f(x)为理想函数.
∴f(x)= x(x∈[0,1])不是理想函数. 综上,f(x)=x2(x∈[0,1])是理想函数,f(x)=2x(x∈[0,1])与 f(x)= x(x∈[0,1])不是理想函数.